书城政治20世纪的中国对外关系卷
1711200000050

第50章 朝鲜战争时期的中国外交活动(1)

一、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

中国革命胜利后,美国并不甘心放弃敌视中国的侵略政策,反而加强和加紧了反华行为。美国这一时期在亚洲和太平洋战略的重点是以反华为中心,以日本为基地进行的。美国对华政策主要为:从政治和外交上对新中国施加各种压力,孤立新中国。军事上积极支持蒋介石集团盘踞台湾、骚扰大陆,在远东拼凑反华包围圈,企图进行军事冒险并进行间谍破坏活动。在国际组织中阻挠新中国实施合法权利。在经济上对中国大陆进行封锁、禁运。

1949年初至1950年初,美国确实就对华政策进行过激烈辩论,出现过一些不同以往的言论,如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说:“美国对中国其它领土从无掠夺的野心,美国政府也不拟对台湾的中国军队供给军事援助或提供意见。”但是,美国政府的这些言论既未落实到行动中,也未坚持下去,更未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主流。分析起来,除有内部争论推卸责任外还有诱使中国离开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中苏友好政策的目的。然而,美国想使中国放弃反帝政策,但它并没有放弃反华政策。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承认:“美国的坦克和飞机正在运往台湾,而且要由美国国会通过的给予蒋介石的12500万美元的‘援助’中拨款支付。”3月15日,他在关于亚洲政策的讲话中说:“中国不是应该从苏联而是应该从美国得到贷款援助,但中国必须不‘抱敌意’,中美关系要一如我们的祖先过去的所为。”也就是恢复美国在40年代下半期对中国的独占地位。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无法克服自己的经济困难,很可能为获得西方财政、技术上的援助而软化立场,重新承担旧中国同外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的义务。但是,美国的这种愿望是根本不能实现的。对这一点,美国政府内部也很快统一了意见。1950年4月,美国国务院聘请共和党人约翰·杜勒斯为高级顾问,正式确立了长期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从中国方面讲,早就考虑到美国直接出兵干涉中国革命的可能。1949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目前形势和党在1949年的任务》中指出:我们从来就把美国出兵计算在作战计划之内的,免得处于手足无措的境地。渡江战役前斯大林说:“过了江就会引起美国出兵。”害怕中国革命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用百万大军进行渡江作战,杀鸡用牛刀,其实主要是对付美国出兵。

5月10日,中央指示南京外事处处长黄华答复前美驻国民党政府大使司徒雷登:“任何外国不得干涉中国内政,美愿和中国建立关系,必须停止援蒋。”遭到美方拒绝。

5月23日,中央指示二野协助三野对付美国可能的干涉。

5月28日,军委指示20兵团留平、津加强扫清残敌活动,力争在美国出兵前结束大陆军事行动。四野于5月1日解放海南岛,速抽13兵团北上,从上海抽9兵团,以后又抽西北的19兵团、西南的3兵团北上作御敌准备。以后的事态发展表明,中共中央“料敌在先,赢得战争准备时间”。

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正义性

二战结束时,美、苏分别以北纬38度线为界,接受日军投降,实行军事占领。但美国为实行称霸亚洲的政策,扶植李承晚集团,在1948年3月成立所谓“大韩民国”,正式分裂朝鲜。1948年9月11日,经过朝鲜南北人民选举产生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同年12月26日苏军全部撤离北朝鲜。美国政府也于1949年6月30日声明全部撤离南朝鲜。但留下500人的军事顾问团,继续控制南朝鲜军。1950年1月美李签订《联防互助协定》,鼓励支持李承晚政府执行军事吞并北朝鲜的战争政策。6月19日,美国防部长詹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和国务院顾问杜勒斯亲临三八线,为南朝鲜军打气。19日,杜勒斯在南朝鲜国会发表演说,表示美国准备给予李承晚以一切“必要的、道义的和物质的支持”。正是在这种紧张的军事气氛下,6月25日,朝鲜战争发生了。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马上决定对中朝两国进行侵略。26日,美空军轰炸朝鲜。夜间,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把中国领土台湾置于美军事占领之下。美国还加强驻菲律宾美军,扩大给法国和越南保大集团的军事援助,干涉印度支那战争,完全暴露了以朝、台、越三条战线反华的部署。7月1日,美陆军部队开始抵达南朝鲜。但北朝鲜军队训练较好,部队装备有火炮和坦克,可做到连一级通讯联络。北朝鲜军的11个师中,7个师进行运动战,战争开始两天占领汉城,5个星期后压至大邱、釜山一线。但到8月初,美军不断增援,美军第25师、骑1师抵达,双方兵力均衡,北方战斗力量7万人,美4.7万人,南韩4.5万人。至9月,美军有10多万人参战。

对美国的侵略行径,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表示中国人民同情被侵略者方面,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声明,斥责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号召世界人民制止美国的侵略。朝鲜战争开始前2个月,朝鲜人民军解放了南部90%以上的地区和92%的人口。但是朝鲜地形特殊,是个狭长地带,适宜登陆突袭作战,美军力占优,突袭时间、地点好掌握。北朝鲜兵力少,前2个月作战形势是:战线过长,后勤保障跟不上。9月15日,美军调集陆海空军共7万多人,300多艘军舰,500多架飞机在仁川登陆后,走上扩大侵略的道路。朝鲜人民军遭突击后溃败,已伤亡5万多人,占北朝鲜军队总兵力的40%。30日,美军占领汉城,10月4日,越过三八线,21日,占领平壤。

美国不仅扩大侵朝,并直接威胁中国。8月初,美远东总司令麦克阿瑟去台与蒋会谈,决定美蒋双方陆海空军由麦克阿瑟指挥,增美第13航空队控制台湾。8月4日,成立麦氏驻台考察团,9月,美蒋换文扩大对蒋军事援助初步计划。8月27日起,美飞机侵犯我领空,扫射、轰炸,杀伤安东等地平民24人。在公海袭击、拦截我渔船。10月15日,杜鲁门、麦克阿瑟在威克岛举行了关于侵朝战争升级的会议。10月21日,占领平壤后,美指挥官命令,以任何必需的兵力向中朝边境推进,感恩节前(11月23日)结束侵朝战争。朝鲜首都迁到了东北部的江界。当时美军一路到了丹东市对面的新义州东南,一路到了鸭绿江中段南岸的楚山镇江界,战火烧到了中国大门口。9月30日国庆招待会上,周总理讲话:“对美帝侵略朝鲜我们不能置之不理。”10月2日,周恩来深夜约见印度大使要其转告美国:“越过三八线,一定要管。”10月5日,毛泽东下决心出兵,指示将东北边防军改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进军朝鲜。10月8日,作出彭德怀任司令员的决定。12日,电告暂缓进兵,原因是苏联决定不出空军。但中共中央慎重考虑后,决定要援助处于危难之中的朝鲜人民。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在战火已经降临的情况下,中国人民迅速组成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志愿军,10月19日渡过鸭绿江,参加反对美国侵略的战争。中国人民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完全是正义的和必要的。

(1)中国人民参战完全是美国侵略逼出来的。当时新中国建国才一年,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境内有百万土匪尚未肃清,中美军队火炮的比例为1∶7或8,装备相差悬殊。如果不是美国占领台湾、侵略朝鲜和打到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世界头号强国的军队作战的。但是,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先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肩负起抗击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的重任,在当时震惊世界。

(2)美国侵略是为了侵华。朝鲜被侵占后,下一步就必然是侵华。我们不能存有美国不会侵华的幻想,侵略机器开动起来,是不会自动刹车的。如果寄希望于美国自动停止侵略是可悲的,也是不可能的,何况当时美国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对付中国。美军越过清川江后,即下达“你军各部迅速前进,目标鸭绿江与图门江”的命令。

(3)援朝抗美既是支持朝鲜人民,也是保卫中国自己。在反对美国侵略这一点上,中朝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唇亡齿寒、户破堂危形象地说明中朝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周恩来说:“我们自己胜利了,要援助各弱小民族,把英雄纪念碑立在国外,无尚光荣。”

(4)抗美援朝既是为了中朝人民,也是为了制止美国的战争行为和扩大侵略行径,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同时,中央决策也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正义在我们一边,美军万里来战,战略重点在欧洲,兵力不足,只有10多个陆战师可以调用。在朝战中用了8个师,国内仅4个师为正规师,中、美在战争中的装备消耗之比为1∶20,长期作战,胜负的天平会向中朝一方倾斜。我们已准备要完全、彻底消灭侵朝美军,我们准备可能出现战争疯子,打第三次世界大战,长期地打下去,甚至使用原子弹。我们用国家预算50~60%支持抗美援朝战争,下了决战到底的决心。坚强的决心,科学的决策,志愿军的英勇作战,中朝人民的大力支持决定我们能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三、在朝鲜战争期间的外交、军事斗争

为了揭露美国侵占我国台湾省、发动侵朝战争的侵略政策,8月24日,周恩来外长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控诉和建议,要求制裁美国政府这一侵略行径。美国代表对此进行狡赖,重复“台湾的法律地位未定”的谎言,并阴谋用“关于台湾的控诉案”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关于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以及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说明”的措辞。最后,8月29日,安理会通过“控诉武装侵略台湾岛”的印度提案。苏联代表提出邀请中国政府代表以争端当事人资格出席安理会会议,美国则利用否决权阻挠这一提案获得通过。9月16日,周恩来电告安理会主席和联合国秘书长,坚决要求中国代表出席陈述意见和参加讨论。但由于美国为阻挠安理会讨论它对台湾的侵略,对中国的要求予以否决。

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政策有变化。因美军需要麻痹中国人民,以获得向朝中边界推进的时间,争取先在战场上取胜。所以让厄瓜多尔代表提出邀请中国代表参加安理会关于美国武装侵略台湾的讨论的提案,9月29日得以通过。但为了拖延时间,又借口苏联所提控诉美国侵略中国领土案已列入第五届联大议程,让安理会讨论推迟到11月15日以后。

10月2日,联合国秘书长赖伊致电周恩来外长,称安理会通过决议,邀请中国代表参加讨论武装侵略台湾案的会议。10月23日,中国政府任命伍修权为中国特派代表。11月24日,伍修权抵达纽约。同日,联大政治及安全委员会通过了邀请中国代表参加的议案。这时,朝鲜战场上第二次战役(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已经开始由美国发动所谓总攻势,美国想以外交战线上的某些诱骗姿态,麻痹中国人民。但中国人民不仅在战场上严阵以待,而且利用联大讲坛予美国以透彻的揭露。

1950年11月28日,安理会开始讨论中国政府控诉美国武装侵略台湾案,伍修权发言。他指出:“早在美国独立之前,台湾就已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这是美国政府所承诺遵守的国际义务。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50年1月5日也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台湾根本不存在什么地位问题,台湾只有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问题。伍修权还驳斥了美国所说的侵略台湾是为了使台湾“中立化”和太平洋安全的谬论。他说:“美国武装侵略台湾是它的长期侵略中国的政策的必然结果,是它加紧侵略、控制和奴役朝鲜、越南、菲律宾、日本等亚洲国家和人民的总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建议安理会:谴责并制裁美国侵略台湾和干涉朝鲜的罪行;采取措施使美国武装力量完全撤出台湾;采取措施使美国及其他外国军队撤出朝鲜,让朝鲜人民自己去解决自己的内政问题。

中国在联合国内对美国侵略罪行的控诉,向全世界人民揭露了美国的真面目,表达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坚强决心,有力地配合了中朝人民在战场上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斗争。

四、中、美在朝鲜停战协定谈判中的斗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自1950年10月19日参战后,共举行了五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建议,我方参战兵力一开始就出6个军18个师。以后,军委又加了华北1个军3个师的兵力,所以中国军队从开始在总兵力上就占上风。入朝前,毛泽东指示:“利用敌人完全没有料到的突击性。”渡江部队从黄昏开始,翌日4时停止。美国战史学家评论:“联合国军同他们接触以前,一直没有发现”,“中国军队的行军纪律和能力,可与古代最好的例子相媲美”。

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19日—11月5日)只进行了15天(10月25日在力来、温井击溃南朝鲜军1个团,这一天以后被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日),就消灭美李军1.5万多人,将已经进入鸭绿江、图门江一带的美李军队驱逐至清川江以南,使朝鲜战局迅速扭转。美国集中35万大军,企图于11月1日前推进至中朝边境,11月23日完成对整个朝鲜占领的狂妄计划彻底破灭。

美国的失败举世震撼,中国人民初战告捷,向全世界发出美国从称霸世界顶峰向下滑行的第一个信号。

11月21日,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为了反扑,发表特别公报,要进行一次结束战争的总攻势。他还亲自乘坐飞机到朝鲜北方上空来看中国军队的脚印,结果除了茫茫白雪什么也没看到,还自鸣得意认为中国人已撤回中国了。他调集20万大军在24日再度向中朝边境进攻,但仅3天即变成总溃退。到12月下旬结束的这第二次战役,朝中军队共歼灭美军2.1万人(总计3.67万人)。东线9兵团20、26、27三个军从华东赶来投入战斗。长白山下,天寒地冻,非战斗减员严重,但我军将士浴血奋战,把美第10军赶下海。中央为此发出嘉奖电。在这次战役美军溃逃中,美第8集团军军长瓦克12月23日撞车丧命。此役收复了平壤和朝鲜北部广大地区,把敌人赶到三八线以南,使朝鲜战局根本好转。

两次大捷出乎我们的预料。出国前,中央的计划是在平壤、元山公路以北地区构筑工事,半年后再谈攻击问题。结果,两个月就打到了三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