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人说话术
1704700000034

第34章 说话忌术(1)

说话是一门艺术,说话要讲究技巧,好听的话能让人如沐春风,不中听的话使人心情烦闷,难于进行沟通。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言逆耳”也要看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氛围进行。这就是说话禁忌的要点,本篇将指导你在一定场合下,哪些话可说,哪些话则不可说,哪些话万万不能说!

(一)说话应克服哪些缺点

良好的谈吐可以助人成功,蹩脚的谈吐可以令人万劫不复。在日常生活中,你看罱的人,有的口若悬河;有的期期艾艾,不知所云;有的谈吐隽永,满座生风;有的语言平瘪,意兴阑珊;有的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有的反应迟钝,言不及意……

只有把握好口才的使用,才能使说话的艺术在现实中永放光芒。

1.切忌表现得垂头丧气

一个人只会说话是不够的,提高自己飞扬跋扈的语言能力,才是成功的关键,概括地讲,说的能力包括说、写、听、读,由于四者的关系密切,因而需要进行综合的提高。

(1)说的技巧。说话能力和技巧的培养通常不是在学校里能学到的,而要靠自身的努力,在实践中磨炼。如果一个人缺乏说话技巧,那么他就有许多不利处,如果你不能把自己的情况说清楚,你就会被认为是一个发牢骚的人。由于说一些不相干或很愚蠢的事情,使自己看起来像个庸才。如果不能提机智的问题,你就得不到重要的信息。如果你不会表达自己的情况,就要失去重要的争辩机会。你会被认为是让人讨厌的人。正式的说话行为具有公开性,如演说、作报告、会议发言都要面对公众,但大多数人在公众面前说话会感到害羞和紧张,这些传播障碍可以通过练习加以排除。

(2)写的技巧。说的技巧固然重要,但写的传播技巧,也能影响到说,写作需要一套完整的技巧,语言思维能力、语言修辞水平、表达能力、书法等对写作都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写好必须勤于动笔,经过艰苦、长期的磨炼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3)听的技巧。要听得多说得少,听是说的开始,要会说就要更加有效地听,需要一些语言的技巧。

(4)读的技巧。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式各样的出版物、书刊以不同语言出版发行、数量迅猛增长,信息要靠书面形式才不缺乏技巧。如边读边做笔记,对重点、有用的内容可做出摘录,以备查阅。边读边记忆,有些人看过的内容很快会忘记,这可能与他阅读时,没有开脑筋来记忆有关。重读重点先读目录、摘要、前言有利于找出重点、划出重点;对于重点的内容,再读一遍,跳过不重要的内容。精读与泛读结合。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注意阅读姿势、一般说来坐直阅读容易使思想集中,卧读易困,走读易分散精力。掌握阅读环境,一般在图书馆、教室和书房里阅读比在寝室里好。

2.日常说话几大忌

人在日常的说话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克服和改正这些毛病是你作为说话高手的必备条件。

(1)言词纠缠不清

善于辩论的人,单单抓住事物的本质驳斥对方并阐述本义。这种人办事机敏,头脑清晰,洞察力强,能正确分析形势,随形势而灵活变化。不善于辩论的人往往舍本逐末,在细枝末节上纠缠而看不到主题和大方向。

(2)言语多为意气之争

善于争论的人往往巧妙避过对方的锐气,而抓住对方的主要弱点,逐条批论,让对方输得无言以对,心服口服。不善争论的人缺乏论辩技巧,不善迂回,抓住对方的失误就不放手,企图一举击倒对方。这种硬碰硬的方面,为兵家大忌,结果是双方互不服气,成为意气之争,未达到应有的目的,甚至把可处理好的问题也给弄糟了,造成双方对立之势。在处理对立情绪的两方人事时,不宜派后一种人做代表,一旦在交涉中意气用事,克制不住自己,就会把好事做成坏事。这种情况,有深浅之别,浅者不欢而散,深者造成彼此敌对情绪,轻者恶语伤人,重者拔刀相向。

(3)强迫性说教

有的人经过长时间思考、探索才得出的结论,企图让别人马上就要接受领会。当对方不能立即领悟时,就认为对方笨,不可教化,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理论。这种人不适合做教育工作,可以独善其身,一时之间难以辅助他人。

(4)不察彼意就责备对方

人们在讲话时,对方也许正在琢磨上一句话或其他什么事,而不清楚讲话人当前的内容。如果讲话人不分青红皂白,就责难对方“不专心”、“不尊重人”、“胡涂”,往往会激怒对方。这种人容易冲动,往往在没弄清事实真相前就妄下结论,做事凭感觉而少理解分析,往往会无风起浪。

3.切勿说话口齿不清断断续续

说话不仅是一个人的内在形象,更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

那些讲话磕磕绊绊的人很少能够打动我们,这样的人几乎说不出什么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东西。只有意志蓬勃而刚毅的人,才会有活跃的思维。

当然,恰当的停顿不属于不流利,因为我们经常利用停顿展开新的思路,或者从一个要点过渡到另一个要点,或者重复某个词以期给听众留下更深一层的印象。

磕绊的次数是可以数出来的,这也是熬过听那些令人生厌的讲话的有趣方法。在大多无味的讲话中都会磕绊。在你自己的讲话中,请别人灵敏一下你发生磕绊的次数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平均每分钟磕绊次数15次就表明不合格,2、3次表明优秀。

很少有人能够在即兴讲话中不出现磕绊情况。我们发现最多达到每分钟30处,有许多的教授也有20处之多。

如何提高流利水平呢?

首先应该尽量地熟悉主题。当我们的思考不发生任何迟疑不决的情况时,要说的话也自动地到了嘴边。充分的准备可以增加流利程序,因为这能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更坚信自己要讲的东西。另外,熟悉主题会使讲话者有更大激情,这种激情便会使讲话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其演说的境界之中。这样,流利也就不成其问题了。

准确的咬字是流利的第二种手段。发音含糊不清是犹豫的一个原因。如果讲话者连续几个地方都有迟疑不决的现象,他便会感到什么地方搞错了,于是他头脑中力图想出哪儿出了毛病,结果又更加影响流利。因此,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在流利方面做出一些努力,我们会收到很大成效;反之,如果我们在演说的其他方面下功夫,而认为到时候自然会流利起来,那你得到的将只有失望。

充满热情也是提高流利度的一种手段。我们注意到,人们激动时,声音变高,而语速变快,此时,语言似乎更加流利。所以,在演讲时,要用你的热情感染他人,要大声讲话!如果你的情绪已经紊乱不堪,如果当你站在听众前面怕得发抖,你就特别要大声地讲话。

除此之外,迅速地讲话也能提高流利程度。当你迅速讲话时,你的心理便能更快地发挥功能,如果你能集中力量快速阅读,那么,在你只用于读一本书的时间内,你就能读两本书,并且获得更透彻的理解。

4.不应“乱弹琴”

说话的艺术,就像琴弦一样有张力,像流水一样缓缓东流。口才出色的人,与他谈话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他们说话时引经据典,抑扬顿挫,诙谐幽默,引人入胜,就像一个出色的钢琴家,将语言的节奏当做钢琴的琴键而随意指挥,弹奏出一曲动人心弦的高山流水。他们对语言的节奏掌握得确实是随心所欲了。

下面六种语言节奏是口才高手们经常运用的,若能有效地掌握就能起到打动人心的效果。

(1)高亢型。高亢的节奏能产生威武雄壮的效果,声音偏高,起伏较大,语气昂扬,语势多上行。用于鼓动性强的演说、叙述一件重大的事件、宣传重要决定及使人激动的事。

(2)低沉型。这种节奏使人得到低缓、沉闷、声音偏暗的效果。语流偏慢,语气压抑,语势多下行。用于悲剧色彩的事件叙述,或慰问、怀念等。

(3)凝重型。这种节奏听来一字千钧,句句着力,而深意省人,蕴藉尽出。声音适中,语流适当,即不高亢,也不显得低沉,重点词语清晰沉稳,次要词语不滑不促。用于发表议论和某些语重心长的劝说,抒发感情等。

(4)轻快型。轻快型节奏是最常见的,听来不着力,而多扬多抑。日常性的对话,一般性的辩论,都可以使用这类型的节奏。

(5)紧张型。紧张型节奏,往往显示迫切、紧急的心情,声音不一定很高,但语流较快,句不延长停顿。用于重要情况的汇报,必须立即加以澄清的事实申辩等。

(6)舒缓型。舒缓型节奏,是一种稳重、舒展的表达方式。声音不高也不低,语流从容,既不急促,也不起大伏。说明性、解释性的叙述,学术探讨等宜用这种节奏。

以上这六种节奏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但又互相渗透,有主有辅,适当把握,才能显示出技巧的内在力量。

5.切忌语调内容脱节

无论你谈论什么样的话题都应保持说话的语调与所谈及的内容相配合。

(1)注重自己说话的语调——语调能反映出你说话时的内心世界,你的情感和态度。当你生气、惊愕、怀疑、激动时,你表现出的语调也一定不自然。从你的语调中,人们可以感到你是一个令人信服、幽默、可亲可近的人,还是一个呆板保守、具有挑衅性、好阿谀奉承或阴险狡猾的人。你的语调同样也能反映出你是一个优柔寡断、自卑、充满敌意的人,还是一个诚实、自信、坦率以及尊重他人的人。

(2)注意你的发音——我们所说出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由一个个最基本的语音单位组成,然后加上适当的重音和调整。只有清晰地发出每一个音节,才能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3)不要让发出的声音尖得刺耳——我们每个人的音域范围可塑性很大,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单纯,有的浑厚。说话时,你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态度。

有时,当我们想使自己的话题引起他人兴趣时,便会提高自己的音调。有时,为了获得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又会故意降低音调。但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在自身音调的上下限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平衡。

(4)不要用鼻音说话——当你用鼻腔说话时,发出的声音让听者十分难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姆……哼……嗯……”的发音,这就是鼻音。如果你使用鼻腔说话,第一次见面时绝对不可能引人倾慕。你让人听起来似在抱怨、毫无生气、十分消极。有些人将“哼嗯”这种鼻音视为一种时髦的说话方式,但如果你想让自己所说的话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如果你期望自己的语言更加富有魅力,就尽量少用或不用鼻音说话。

(5)控制说的音量——当你内心紧张时往往发出的声音又尖又高。

语言只是一个人交流的工具,声音的大小与语言的威慑是两回事。不要以为大喊大叫就一定能说服和压制他人。声音过大只能迫使他人不愿听你讲话而讨厌你说话的声音。与音调一样,我们每个人说话的声音大小也有其范围,试着发出各种音量大小不同的声音,并仔细听听,找到一种最为合适的声音。

(6)充满热情与活力——响亮而生机勃勃的声音给人以充满活力与生命力之感。当你向某人传递信息、劝说他人时,这一点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当你讲话时,你的情绪、表情同你说话的内容一样,会带动和感染你的听众。

(7)注意说话的节奏——节奏,即说话时由于不断发音与停顿而形成的强、弱有序和周期性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根本不考虑说话的节奏。而说话时不断改变节奏以避免单调乏味是相当重要的。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己独特的重音和语速。法语不同于德语,英语不同于西班牙语,汉语又不同于英语。人们容易认为,诗歌与散文的节奏有很大差别,其实两者的相对区别则在于一种规则与不规则的重读上。诗歌具有规则的可把握的重音,散文的形式则是不规则的。人们处于一种压力之下时,他们便不由自主地使用一种比散文更自由的节奏讲话。

(8)注意说话的速度——在语言交流中,讲话的快慢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你向他人传递信息。速度太快如同音调过高一样,给人以紧张和焦虑之感。结果你说话太快,以致于某些词语模糊不清,他人就无法听懂你所说的内容。

在人际的交往中,说话是很讲究的,如果速度快了,会给人一种浮躁的感觉,但如果太慢,又会给人一种迟钝,或过于谨慎。因此,保持恰当的说话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并在说话时不断地调整。当你想和别人交谈时,选择合适的速度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吞吞吐吐。如果这样,你除了被冠以“思维迟钝”之外,也许还会被认为是个傻瓜。偶尔的停顿无关紧要,但不要在停顿时加上“嗯”或紧张不安地清一下嗓子。

6.克服并不文雅的口头禅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口头禅,如:“是不是”、“对不对”、“这个这个”、“那个那个”、“嗯”、“啊”等口头禅。如何克服这些口头禅呢?下面介绍五种方法供你参考:

(1)默讲法。出现口头禅的原因之一,是对所讲的内容不熟悉,讲了上句,忘了下句,此时就要用口头禅来获得一点思考的时间,以便想起下句话。事前默讲几遍,对内容、措词十分熟悉,正式讲话时就能减少或不出现口头禅了。

(2)朗读法。口头禅的朗读法,就是将自己的口语,从不清楚变为清楚、流利的语言。如果内部语言流畅贯通,就不会出现口头禅。出声朗读老舍、叶圣陶等语言大师的作品,有助于用规范的语言来改善自己不规范的语言。

(3)耳听嘴跟法。广播员、演员的语言,一般都较规范,没有口头禅。平时听广播、看电影时,可边听边轻声跟着说。久而久之,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口语精练了,口头禅少了,连普通话水平也提高了。

(4)反馈法。听听自己的讲话录音,对自己讲话中的口头禅引起深恶痛绝之感。这样,往往能使自己讲话时十分警惕,力戒口头禅。

(5)放慢语速法。在一段时间内,尽量讲慢些,养成从容不迫地思维和说话的习惯,一句一句想,一句一句说。这样做很有助于克服口头禅。待口头禅克服后,再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适当加快语速。

用上述的方式,学着训练,可总结出一二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以便更彻底地克服口头禅。

7.说话切忌口罗嗦

在社会交往中,如果你的说话一味地口罗嗦,就会使人反感,这样就削弱了你在他人心中的地位。

心理学专家们为具有这种习惯的人列出7个特点:

(1)打断他人的谈话或抢接别人的话头,希望整个谈话以“我”为重点;

(2)由于自己注意力分散,一再要求别人重复说过的话题。或自己不记得已经说过了,一再重复;

(3)像倾泻炮弹一样连续表达自己的意见,使人觉得过分热心,以致难以应付;

(4)随便解释某种现象,轻率地下断语,借以表现自己是内行,然后滔滔不绝;

(5)说话不合逻辑,令人难以领会意图,并轻易地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有时自己也莫名其妙;

(6)不适当地强调某些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东拉西扯,制造大拼盘;

(7)觉得自己说的比别人说的要来得更有趣。

另外,这里还有几个具体步骤能提醒你在交谈时更注意技巧,要清晰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