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16810600000046

第46章 假设性事件(5)

一般的人通常都把不幸视为人生的逆境,认为是命运的不公。可是,如果我们稍稍留意一下那些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杰出脚印的人们,我们便惊奇地发现,所有那些有着卓越建树的人们,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从幼小的时候就遇到了人生的各种磨难。给人类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不朽作品的伟大的俄国作家托尔斯泰,3岁丧母,10岁丧父。曾经被英国女王授予“荣誉侍从”称号的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刚出生不久父母就相继去世了。著名的法国哲学家萨特也是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在外祖父的家里长大。而我们所熟知的伟大的苏联作家高尔基就有着更为不幸的童年了。他幼年丧父,11岁开始自己就到“人间”谋生。伟大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因为父母经济拮据,出生不久就把他送到乡村寄养,童年几乎没有得到读书的机会。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些取得了杰出成就的人们,正是因为他们丰富多变的人生经历,才迫使他们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他们的成功,就在于他们痛饮了人生的满杯啊!

心灵感悟

顺利、坎坷,成功、失败,什么上帝不给放在我们人生的杯子里啊!上帝的意思是要我们酸甜苦辣成都尝尝,获得人生全部的滋味呢。上帝知道,如果不给我们放上坎坷原料,我们也就不会尝出顺利的甜美滋味;如果不给我们放上失败原料,我们也就不会尝出成功的欢乐滋味。理解上帝的苦心吧,我们就能最终踏上坦途,走向成功!

你有什么资格说尊严

赵守玉

直到18岁那年,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尊严。我出生在农村,家庭条件很不好,母亲在我考上大学的前一年去世了。

大学第一年学费总算对付过去了,第二年快开学时,父亲东奔西跑十多天,也没借到几个钱。最后,父亲长叹一声,对我说:“现在只有去求张云田这一条道了。”

张云田是我们那儿远近闻名的首富,几个月前才搬到我们村,虽然和父亲也都算熟络,彼此间却从来没有办过任何事儿。而且大家都说张云田非常有性格,行为处事与常人有些不同。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父亲低着头回来了:“孩子,他叫你亲自去见他。”“爹,你告诉我,他到底说了啥?”父亲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淌了下来:“孩子,张云田跟我说:‘你那么大岁数了,把钱借给你要是你死了呢,我这钱朝谁要去?’我说我把家里的房子押给他,他又说:‘你那两间破房子,还不如我的仓房值钱呢!’我一再求他,他最后才同意见见你,根据你的情况再决定是不是借给我们钱。”

“这个混蛋!”我浑身的血一下子全冲到了头项,狠狠地一拳砸在了桌子上,“有钱就牛呀?有钱人就可以不顾穷人的尊严吗?我这就找他算账去!这个大学我宁可不上了!”

“啪!”父亲狠狠地给了我一耳光,“不上了?这也是你说的话?你妈死的时候闭不上眼为的哈?爹省吃俭用又是为的啥?只要你有出息,爹不要什么尊严!你立马给我去张云田家,好好跟人家说,必须把钱借来,你必须给我念完大学!”

看着从来没有这样愤怒过的父亲,眼泪顺着我的腮边流了下来,最后我还是硬着头皮怀着满心的愤恨去了张家。

一进张家,我强忍着愤怒,向张云田问好后坐在了椅子上。

张云田看看我说:“我的那些话你应该知道了,能看出来,是你爹逼着你来的。可怎么才能:让我把钱借给你呢?就凭你是大学生?现在大学生可是多如牛毛,还不如我养的奶牛值钱呢。”

我“腾”地站了起来:“请你说话放尊重点儿。我穷,不假,可我也有尊严!你再多的钱,我不借!”我说完拉着刚进门的父亲就往外走。

“啪!”张云田狠狠一巴掌拍在了桌上:“你给我站住!尊严,你有什么尊严?你多大了?你19了,不是小孩儿了。你爹多大岁数了?60多了,身体又不好,可为了你,他吃糠咽莱,还像牛一样干活儿,是拿命给你挣钱!可你呢,你体谅你爹吗?他起早贪黑四处求人,他听过多少难听的话,受过多少受不了的气,他就没有尊严?”

我和父亲全愣在了那儿。张云田眼里含着泪继续说:“要说有尊严,你爹才是最有尊严的人。他虽然穷,可他穷是因为给你妈治病,为了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为了供你上大学。他是爷们儿,他的所作所为让人尊敬。我告诉你,人,只有对自己对生活负责,才有尊严!”张云田说着一把拉住父亲的手,“老哥,我刚才的做法都是为了让他来,让他真正体谅父亲,让他明白他必须要自立。我为刚才的话向你道歉。钱我借给你们,他大学4年需要多少我就借多少。实在还不上我就不要了。你们父子俩让我想起了我爹和我,当年我们家的处境和你们现在差不多,当时也是别人帮了我们。”

后来,在张云田的帮助下,我读完了大学。大学期间,我做了许多兼职,最后已经能够完全养活自己,因为张云田的那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生命中:人,只有对生活和自己负责,才有尊严。

心灵感悟

尊严是什么?尊严不是面子,不是金钱,不是权力,不是高高在上的地位,而是一种面对困难的勇气,是一种战胜挫折的自信,是一种对自己对生活的责任。“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间。”惊天动地的壮举,我们做不到;千古留名的伟业,我们做不到。但我们都有面对困难、承担责任的勇气,即使我们不能战胜,我们同样也会活得有尊严,同样也会让他人尊敬我们。当每一个人都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了,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飞翔的空间

邓笛

几年前,我在纽约遇到一件事情,觉得这件事情值得说给更多的人听一听。

那是一次画展,我对一幅中国画情有独钟、流连忘返。那幅画画的是一棵树,此树枝疏叶稀,一只小鸟站在树枝上,而这根树枝与其他树枝之间有一大片空白。简洁的画面,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我很想买下这幅画,只是觉得画面上空白的地方似乎多了一点。于是,我就问这幅画的作者能不能在画上添一些树枝和叶子。画家答道:“不行,夫人,我不能这样做,因为如果这样,不只会影响到画的质量,而且鸟儿也就没有飞翔的空间了。”

现在,我想把我从画家的话里领悟到的深意送给更多的人:你的生活里有飞翔的空间吗?

如今,我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我们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身心容易疲惫,思绪容易乱,我们需要放松一下自己,飞出自己的生活小圈子,给自己一个心灵的空间、放松的空间、发现的空间、创新的空间,让生活变得更加自由、更加浪漫、更加诗情画意。

心灵感悟

你给自己的生活留下飞翔的空间了吗?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变快,可能有很多的人每天疲于应对应接不暇的工作,对于这样的问题,没有闲暇考虑它,可现实也确实需要我们给自己一个心灵飞翔的空间,给自己一个让身心休息的空间。工作是每天做也做不完的,与其这样搞得身心俱疲,倒不如给自己一个心灵放松的空间,飞出自己的生活小圈子,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和浪漫,去发现生活中的诗情画意,从而重新认识自己,欣赏自己,提高自己。

前后座怎么坐

思云

我每天上下班都要坐公交车,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座位足够的情况下,一类乘客即所谓的老、弱、病、残、孕等,上车都坐在靠前面的位子。不在上述5种情形之内的乘客,上车往往坐在靠后面的位子。

“经济人”假设认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是追求约束条件下自身效用的最大化。非老、弱、病、残、孕的人,如果前面有空位,选择坐前面的座位是最佳选择,因为:其一,坐在前面,车的颠簸程度轻,坐起来比较舒服。其二,可以少走几步路。成本是一旦后来有第一类乘客上来,他若让座,就可能站着,为此他要有较大的体力支出。他选择坐在后面,收益可能比坐在前面稍小一点,成本是多在车上走几步,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人来说,其付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第二类乘客往往选择向后坐,而且是下车点越远的越往后坐。这样,在车的前面坐的不是第一类乘客就是很快就要下车或上车较晚而别无选择的第二类乘客了。其根源可能就在于,对大多数第二类乘客来说,宁可在车上多走几步并坐得颠簸一些,也不愿意坐在前面因让座而较长时间站着,或不让座而被别人认为缺乏爱心。

心灵感悟

连坐公交车这样的日常小事情都需要这样的思维,不能不说明我们社会进步了。当今的社会确实是个经济社会,经济社会的概念就是要求人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考虑效率的最大化。其实,如果社会上人人都遵守这样的潜规则,我想公交车的秩序就会井然有序而不至于拥挤不堪了。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就能很好地打理我们的生活,使生活轻松地驶向快车道了。

人性暗箱

我们希望看到人性的一树繁花,实际上看到的只是卑微的小草。每个人都面容平静地走在路上,他们把猥琐和不安交给独自的暗夜。人性,像山岗上朝阳的岩石,有阳光下的熠熠闪光,亦有缝隙里的幽暗。

美国总统小布什,他的整个家族,一直跟一位牧师较亲近。布什自从下决心想当总统,就跟这位牧师往来频繁。小布什也懂得他人即地狱的道理,可是一般人信不过,牧师还信不过?于是,他把自己的暗箱里的东西一股脑都抛给了牧师。

孰料,后来牧师背叛了他。不知是为了出名还是为了赚钱,或者二者兼有之。总之,他把布什卖了,他写了一本书,在书中揭发布什年轻时抽大麻。眼看小布什就要栽了,不料峰回路转,美国人非但没有扔臭鸡蛋,而且对此事的反映是积极的、正面的,事件的方向,出人意料地朝着有利于提高布什支持率的方向发展。

在他们先入为主的印象里,人性都是有暗箱的,既然扒来扒去,扒粪者又是最亲近的人,就扒出“抽大麻”这么点事。从一个侧面证明这人是干净的,甚至还可以算得上“道德标兵”。而且,这点麻烦解决起来全民也都能出招今后别抽什么大麻啦,改抽古巴雪茄嘛!

我从这件事,解读出两层意思:一是暗箱不会永远处在暗中,只要存在都会曝光,连牧师都会背叛,你还有什么依据相信,自己的暗箱会在这个信息发达的世界被秘而不宣地隐藏?二是暗箱里所藏之事,是大恶还是小错,这是个实质性的问题。

大恶还是小错?这是我们每个人在暗夜中翻检自己的暗箱时,应该考虑的问题。需要问一下自己,暗箱所藏,是否大众可以宽容、自己亦可谅解?直面内心的冲突,找出“皮袍下的小”,目的是让自己人性的暗箱,在日后偶然曝光时,不至于自裹遮羞布,别人袭之臭鸡蛋。

心灵感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可以对他人求全责备的?要知道,一味要求他人是完人,我们是找不到知心朋友的。这是事情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拿人无完人来为自己宽心,因为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势必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样缺点错误自然会纷至沓来,我们又怎么会受得了?看来,对于正确理解“人无完人”,对于正确和人相处,对于个人成长,都是有好处的。

博客与鸟巢

查一路

在GOOGLE 和“百度”上搜索自己名字的时候,我吃了一惊。有人给我建了个博客,把我的简历和几篇文章罗列其上。我不知道这人是好心还是恶作剧,总之,我的名字是别人抢注了。对这件事是福是祸,我不去想。

思忖的是,时下波澜壮阔的博客之风,一流的作家学者名流开博,三教九流的百姓也开博。我老家开油漆店的查老三,也开了博,在博客上放了大大小小的油漆桶图片。我儿子在读初中,在他的博链上,有太多诸如“蓝色妖姬”“无敌小子”“会说话的石头”五花八门的博客。我跟他说,你老子都没有博客,你倒有了,到底是为什么?他解释说,一个人有时太寂寞,一群人上来踩你的博,多热闹。

现代人是孤独的,而博客往往能形成一个群落,在这个虚拟空间里,最方便扮演社会性群居角色。这里有一群需要相互倾听的听众,能满足彼此“发表”的欲望。正是通常所说的“孤中求群”。

然而,在纷攘的人群中,有人又需要寻找一份独属于自己的孤独。钟情一种远离人群的宁静和自在。与博客相反,这又是“群中求孤”。

无意翻看杂志,正好看见了这种索群寡居的“鸟巢”,而这“鸟巢”并不是北京奥运会的体育馆。

在荷兰鹿特丹维纳大厦13层的外墙上,艺术家Benjamin 进行了一次饶有意味的行为艺术创作。他花了6个月的时间,模仿鸟类筑巢的方式,用白桦树和柳木做框架,用黏合剂黏上草捆,就在这外墙筑成一个大大的鸟巢。巢筑好后,他住了进去,而且一住就是7天7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