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股权战争
1676500000041

第41章 土豆网:离婚蝶变效应(1)

王微与前妻杨蕾之间的一场婚姻财产诉讼,险些将自己一手创立的土豆网的IPO葬送了。它不仅使得土豆网的上市进程延后了超过半年时间,而且最终导致了土豆网被行业第一的优酷网收购。

一场婚变,不仅影响到一家企业的生死前途,而且还改写了一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可谓是“名垂青史”了。这场由婚变引发的企业财产纠葛,究竟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反思?

2011年8月11日,优势资本副总裁张甜在其微博中写下一条工作日志:“成功将控股股东夫妻感情不能出问题这一条款写到投资协议中,既要全面又要含蓄,真是个技术活儿。”

有人觉得很奇怪,创业者的夫妻感情投资人也能控制得了?张甜表示,需要控制的只是与之相关的股权结构及争议问题的解决,并非控制夫妻感情本身。

进入2011年以后,VC/PE向创业企业投资时,类似的条款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投资协议中,它们都有一个非正式的名字—“土豆条款”。土豆条款的诞生,源自土豆网赴美上市途中创始人前妻发起财产诉讼,VC开始意识到企业创始人婚变所带来的投资风险,于是开始酝酿相关控制条款,而给这个条款取名的正是土豆网创始人王微。

王微与前妻杨蕾之间的这场婚姻财产诉讼,险些将土豆网的IPO葬送了。它不仅使得土豆网的上市进程延后了超过半年时间,而且最终导致了土豆网被行业第一的优酷网收购。

一场婚变,不仅影响到一家企业的生死前途,而且还改写了一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可谓是“名垂青史”了。

那么,这场婚变引发的企业财产纠葛,究竟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反思?

创业在先,结婚在后

2005年1月,从贝塔斯曼辞职的王微以100万元的启动资金在上海租了一套三居室民房,四五个人在这里开始了创业,王微形容自己是在“播种土豆”。几个人捣鼓的是当时中国还未有过的视频网站,即使日后极负盛名的YouTube此时在美国也才刚刚诞生2个月,没有任何知名度可言。王微想把网站做成视频分享网站,苦于找不到借鉴对象,那时只能学习美国图片共享网站Flickr。

经过三个月的内测,土豆网在当年4月正式上线。

土豆网创立早期,有两件事对其知名度的打开带来莫大帮助。

其一是,在当时Web2.0概念刚刚兴起的背景下,土豆网的上线立刻引来了在国内极具影响力的互联网评论社区DoNews的关注。当时DoNews创办人刘韧及总编辑洪波对土豆网的评论,使土豆网在业界的知名度初步打开。

那时候,王微还不知道洪波是谁、DoNews是啥,只知道拉着几个兄弟闷声不响地做着土豆网,闷声不响地写着自己的Blog。

王微回忆道:“那天—土豆网推出来后的第三天或第四天的晚上,我坐在美罗城地下一层的大食代,拿了啤酒,等着最后一份的铁板烧,手机响了。是正做着Chinabbs的邓薇。刚一接,就听着她说,你快去看看,你写的那个blog被行里头最有名的洪波转了!我哦了一声,一头雾水。我写的blog?我好像已经很久没写blog了吧。给转了?洪波又是谁?哪个行里头?然后手机就断了。”之后,王微与洪波成为好友。

其二是,土豆网上线半年后的10月21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到访土豆网办公室,要与王微探讨Web2.0概念。

王微这样形容他当时的心情:“托马斯·弗里德曼,三次普利策奖的得主,中东问题最有影响力的非政府人士,《纽约时报》著名的外交事务专栏的作家,1989年他的《从耶路撒冷到贝鲁特》,就得过了非虚构类作品的最高奖,美国国家图书奖。更不用说,我已经跟读了他的专栏整整10年。可以这么说,我是他的粉丝。”

弗里德曼与王微的对话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并且这场访谈的内容第二天就以《中国人找到自己的声音》为题登上了《纽约时报》的专栏。在离别之前,弗里德曼以玩笑般的口吻对王微说:“你要做好准备啊,我经常一写谁,那个网站就要被挤瘫痪了。”

2005年12月,当时小有名气的土豆网拿到了来自IDG的A轮融资,不过金额只有50万美元。

关于王微获得IDG的投资,一个流传得很广的段子是:王微去见IDG合伙人章苏阳,后者见他第一面就拍板答应投资。章苏阳的理由是,王微当时打扮得非常随意,甚至脚上穿的还是拖鞋,这符合章苏阳心目中做Web2.0视频网站的形象,不循规蹈矩、有创造性、有活力,如果王微是西装革履面见章苏阳,他还未必会投。

其实,这仅仅是章苏阳避重就轻对外讲的“故事”而已,他知道怎么讲“投资故事”能吸引媒介的眼球以促进传播。实际情况是,2005年夏天,IDG的投资经理高翔就已经与王微开始联系,他们约在上海一间酒吧见面,从下午一点聊到凌晨零点,从个人经历聊到web2.0、互联网行业的未来。“当时美国的互联网视频也还没有起来,还没人听说Youtube,那时大家都用Flickr来做比喻。”高翔说道。

双方经过了前后半年时间的接洽,而且王微为了拿到50万美元的投资,居然同意出让高达30%的股权(如图13–1)。之后高翔带着王微去见合伙人章苏阳,面对如此优惠的条件,章苏阳没有理由拒绝,况且50万美元对于IDG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即使投资失败也不影响整个基金,所以跟王微面谈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DoNews总编辑洪波知道王微首轮融资即出让了30%股权时,惊讶地问他:“你不怕失去对这家公司的控制权吗?”王微回答:“把自己做的事情做成比任何事都重要。”似乎他对企业的控制权不是那么在意,或许他那时压根就不觉得自己真能把企业做成,又何必计较所谓的控制权呢?

在拿到第一轮融资后不久,王微结识了上海电视台主持人杨蕾。那是在一个由杨蕾大学同学举办的聚会上,杨蕾与王微同时出席那场聚会。那时,王微正在寻求结交一些传媒界的人士,混个脸熟以便日后给企业宣传带来些许便利。

两人似乎是一见钟情,认识不久双方感情便迅速升温。2006年5月他们结伴前往缅甸旅行,6月两人又一路从四川成都开始、途经香格里拉最后游玩到了云南丽江。

就在王微与杨蕾出行期间,土豆网获得了来自IDG、纪源资本(GGV)、集富亚洲(JAFCO)的850万美元B轮融资,其中IDG投入150万美元,纪源资本与集富亚洲各投350万美元。此时,土豆网团队也从当初的四五个人扩充到了20人。

短暂的婚姻蜜月期

那时的杨蕾虽然没有在土豆网正式出任什么职务,但也在为土豆网的发展尽着自己的一分力。比如,对于传媒界的一些不成文规定、甚至某些政策风险,杨蕾都做了不少把关工作;传统媒体圈的资源关系,大多也是杨蕾帮着搭建起来的;甚至后来出任土豆网独立董事的刘春(时任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也是杨蕾的大学师兄),也是杨蕾介绍给王微的。

土豆网的公关宣传活动中,也不时闪现杨蕾的身影。土豆网内部人士表示,杨蕾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算是土豆网的第一任公关总监。

王微是个文艺青年,平时甚是喜欢舞文弄墨。他甚至像一个刚做母亲的女人一样,在博客上记录着自己的“孩子”—土豆网成长的点点滴滴(IDG投资经理高翔也正是通过其博客关注土豆网的),这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是极为少见的现象。

2006年,《收获》杂志刊发了王微带有自传色彩的12万字长篇小说《等待夏天》,描述了主人公在大洋彼岸留学、生活的点滴。一年以后这部小说的单行本正式出版,在该单行本自序的最后一句中,王微写下了“ThisbookisforLei,forrecoveringapieceofmemory(这本书献给蕾,献给那一片重现的回忆)”,这是王微的可见文字中仅有的对杨蕾的感情表白。

2007年4月,土豆网获得C轮1900万美元融资,此轮融资由今日资本及GeneralCatalyst领投,两家各投600万美元,其余5家VC合计投入700万美元,前两轮的投资者IDG、纪源资本、集富亚洲也继续跟投。

在顺利完成了C轮融资后,酷爱旅行的王微和众驴友们又踏上了骑行西藏的路途。随后,在杨蕾的协助下,王微将整个西藏的骑行过程用DV拍摄了下来,并制作成一部完整的视频上传到土豆网。这部由土豆网当家人自制的原创短片,给网站带来不少好评,这也使得王微更加强调土豆网的UGC(用户原创内容)特征,正如王微给土豆网创作的那句知名广告语“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2007年8月,王微与杨蕾低调结婚。但是,这场婚姻仅维持了一年即出现裂痕。

离婚似乎是宿命

2008年8月,王微向杨蕾提出离婚。

说起离婚的原因,王微给出的理由是,杨蕾对土豆网“关心过度”。据说杨蕾甚至在土豆网办公区设立了一个蛋糕房,还经常对土豆网员工说“加油、上市”之类的话。这令王微感到非常压抑。

而杨蕾并不认同王微的说法:“我看到土豆网发展中有什么危险,指出来那有什么不对?我关心土豆网错了吗?不是为了土豆网好吗?”

杨蕾认为导致他们婚姻破裂的原因,完全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了“第三者”。坊间传闻,王微与杨蕾离婚前一直与一位名为“谭元元”的舞蹈演员交往甚密。杨蕾知悉以后,一直极力试图挽回婚姻,因而始终不同意离婚。双方一直耗到2010年3月,才最终由法院判决离婚。

对比双方对于离婚原因的公开说法,杨蕾的说法明显更加接近真实情况。杨蕾曾说过她所理解的王微:“他爱一切美的东西,不过在征服之后,会继续寻找……”

杨蕾说的这个评论,似乎与王微的个性比较吻合。王微身上有着典型的追赶潮流的文艺青年气质,比如,他所撰写的小说《等待夏天》;比如,他在话剧《大院》中担当编剧的角色;再比如,芭蕾舞剧《Raku》也是由王微完成的脚本。以至于土豆网在王微的捣鼓之下,都带有其鲜明的个人标签,难怪总有人觉得土豆网与豆瓣网有几分相似,网站总是弥漫着一股文艺青年气质。

文艺青年,给人的感觉总是与“风花雪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如诗人徐志摩,一生都在追求诗化般的美,也在追逐着纯粹的爱情,爱的时候可以烈火干柴,一旦不爱了则毅然离开。所以徐志摩说他只忠于爱情,而非忠于某个女人。

在王微身上一样能找到徐志摩的某些影子,所以杨蕾与王微的结局似乎就成了一种宿命了。正如王微的自传体小说《等待夏天》所描述的结局那样:主人公喜欢旅行、冒险和各种新奇的追求,不安定也不知足,因而女友最终选择离开、嫁作他人妇。

在双方婚姻存续期间的2008年4月,土豆网获得D轮5680万美元融资,由新加坡的凯欣亚洲领投3000万美元,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旗下风险投资公司Venrock及其他5家VC共同投资2680美元,此前的IDG、纪源资本等也继续跟投。

虽然有D轮的巨额融资支持,但是土豆网却在2008年将行业头把交椅给丢失了。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土豆网以9.86%的市场占有率位居播客及视频分享领域第一位,优酷网以8.91%位居第二。但在2008年,在当时金融危机营收受阻的背景下,土豆网放缓了网络带宽投入,而优酷网则选择了趁势扩张。双方市场策略的迥异,带来的结果是优酷网在2008年超越土豆网,并且两者间的距离逐渐拉大。

诉讼险将IPO葬送

2010年7月,土豆网完成了E轮5000万美元融资,该轮由新加坡淡马锡(子公司SennettInvestments)领投3500万美元,而凯欣亚洲、IDG、纪源资本等5家VC合计追投1500万美元。

一个有意思的对比是:土豆网从创业伊始经过6轮融资,合计获得1.6亿美元(包括E轮之后2500万美元认股权证的发行),王微的持股比例也最终被稀释得仅剩12.7%(如图13–2);而优酷网上市前同样获得6轮融资,所得金额同样是1.6亿美元,但其创始人古永锵依然手握41.5%的股权,大大高于王微。王微的股权之所以被如此大幅稀释,与土豆网在第一轮融资时以50万美元出让30%股权给IDG有着莫大关系。

2010年11月9日,土豆网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上市申请,其最大竞争对手优酷网也紧随其后递交上市申请。这一对冤家不仅在市场上扭打在一起,在融资上相互较劲,就连上市进程也在相互争夺。

然而,就在土豆网递交上市申请之时,杨蕾上演了一场针对土豆网的“上市阻击战”。《财经》杂志驻上海记者杨海鹏在微博上爆料称:“周五(11月12日),因创始人CEO王微与前妻杨女士离婚析产纠纷,土豆网的相应股权,已被上海徐汇区法院诉讼保全。王微与前妻去年由徐汇法院判决离婚,王以公司和他都是‘负资产’名义,将妻子‘净身出户’。土豆网IPO在即,此事关系重大。”

此说法随即得到了杨蕾律师的证实。11月10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冻结了王微所持土豆网的核心运营平台“上海全土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王微在该公司中占股95%,这部分股份中,有76%涉及夫妻共有财产问题,王微前妻遂提起诉讼,对这部分股份的一半予以权利主张,冻结了该公司38%的股份进行保全。王微提出担保解除了第一次保全,但杨蕾又申请了第二次保全,法庭随后根据第二次财产保全申请,冻结了该公司38%的股份,禁止转让。

对于杨蕾在紧随土豆网提交上市申请之时突然发起的诉讼,土豆网方面认为有可能是竞争对手在从中作梗。土豆网内部人士表示:“杨蕾为什么不在土豆网上市之后提起财产分割诉讼呢,这样对她自己也更有利啊。我们认为这是一场阴谋。”

而杨蕾的律师则称,起诉早就已经开始,只不过因为之前“向法院提交的材料不齐”,后来补齐材料,法院才在11月1日正式受理诉讼请求。

无论杨蕾的诉讼目的是为了报复还是单纯的财产诉求,都在客观上导致了土豆网纳斯达克上市的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