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常见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治
16694100000006

第6章 高血压性脑出血(1)

―、病理和病理生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曾称脑溢血,是由高血压病引发脑部出血的一种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ousintracerebralhemorrhage),它有别于外伤引起者,与其他脑血管病、血液病、脑肿瘤卒中、代谢性疾病等自发性脑出血也不同。

HICH的主要病理基础,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多数学者认为,由于动脉硬化,动脉的内膜增厚、形成粥样斑块,使管腔相对狭窄,初期尚有代偿空间。在细动脉如终末支、穿通枝等,中层弹力层的纤维化、玻璃样变及断裂,使管壁脆性增加。而脑动脉系统的外膜先天不发达,缺外弹力层,中层肌细胞少,管壁较薄。再如基底节区的豆纹动脉等直接发自中动脉系统,且呈直角,一直处于高压力冲击状态。当在血压剧烈波动时,一部分病损血管的缺陷就无法实现血管良好的自动调节,被高压的血流冲破即出血,或在最薄弱处形成微小动脉瘤,长期多次的作用最终仍导致出血。

较为公认的是,颅内血肿常在发病后30分钟内形成,6小时后由于血肿的占位效应及血液的分解产物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损害,使血肿周围的正常脑组织由近及远地发生变性、坏死、血管周围出血和水肿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使血肿继续扩大,颅内压进一步增高。如果首次出血量较大,患者的烦躁、呕吐等动作会增加颅内出血量。

HICH的发生有几个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其中尤以高血压的相关性最密切,危险性最大,是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据研究,有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性较正常血压者高12~24倍,不论是收缩压升高还是舒张压升高,都与疾病的发生危险性呈正相关关系。据上海宝山区农村居民血压9年随访发现,收缩压在19.95kPa(150mmHg)以上者是19.95kPa以下者发生率的28.8倍;舒张压在11.97kPa(90mmHg)以上者是11.97kPa以下者的1.9倍;临界高血压者的危险性是正常血压者的8.7倍;确诊为高血压者的危险性是正常者的31.9倍,可以看出对高血压者采用干预手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干预手段包括药物干预在内,控制高血压和软化血管,对延迟和降低HICH的发生和再次发作是有益的。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典型的HICH诊断并不困难。如年龄在50岁以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平时不系统服药,或虽服药血压仍控制不满意;多发生在冷天、活动时(从早上6点到晚9点居多);尤其有明显的精神刺激、情绪激动或体力疲劳;突然起病,有一过性的意识障碍;一侧肢体有活动障碍及感觉障碍,HICH当首先考虑。

HICH按其发生部位,出血速度不同可有不同临床表现。

(一)基底节出血

基底节是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包括内囊和外囊两个部位。单纯外囊(壳核)出血的临床症状较轻,一般出血量不大,稳定后恢复也较快。如累及内囊就出现对侧的面神经中枢性瘫痪;伸舌偏向患侧;病灶对侧上下肢肌张力降低或消失、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和各种感觉的迟钝或消失;腱反射降低,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凝视中枢受刺激,可表现双眼球向对侧凝视,一旦破坏则向同侧凝视。当血肿累及内囊后肢的视辐射时,则出现同向性偏盲,形成典型的“三偏”症状,如出血位于优势半球则有失语。因绝大多数患者处于昏迷或不合作状态,这些表现难于一一检出。出血量大时除昏迷外,常有一或双侧瞳孔散大,对侧或双侧病理征(+),甚至去脑强直、叹息样呼吸等脑疝表现。眼底动脉硬化,呈僵直的铜丝样与静脉交叉压迹明显,有时见到视网膜出血。

(二)皮质下出血

可发生在大脑半球的任何一叶。少量出血时,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或烦躁不安,常疑“脑瘤”而来诊。在不同的脑叶可有相应脑叶的神经缺失表现,癫痫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三)丘脑出血

丘脑的少量出血即易昏迷,常累及丘脑底部及影响中脑结构而出现眼部症状,累及内囊而引起偏瘫、偏感觉障碍。本处出血易穿破脑室,严重时可造成脑室系统铸型,引起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四)脑干出血

脑干以桥脑出血多见。少量出血即昏迷、高热、眼球固定、针尖样瞳孔,少数局限者可出现交叉性瘫痪(病侧颅神经损害和对侧上下肢软瘫),双眼球向病侧凝视等脑桥损害表现。

(五)小脑出血

可发生在一侧半球或蚓部。少数患者起病急,突然头痛、眩晕后四肢呈迟缓性瘫痪,常因出血破入第脑室而使病情急转直下。多数患者起病时有枕项部剧痛,眩晕,频繁呕吐,眼震和病肢的共济失调,而后意识障碍。另一部分呈亚急性起病者,临床表现为颅后凹占位表现。

(六)脑室出血

单纯的脑室出血少见,大多由基底节、丘脑出血破入相近脑室,以致充满同侧或双侧侧脑室,甚至整个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呈脑室铸型。当小脑或桥脑出血时,可破入:脑室,经中脑导水管反流至第脑室及侧脑室。患者常有较剧的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可缺少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危重者甚至昏迷,四肢呈软瘫,一切反射消失或出现去脑强直。

(七)辅助检查

1.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CT是诊断HICH最安全可靠、准确和快速简单的手段,尤其是目前的多排螺旋CT,可谓“金标准”:可确定血肿的部位、类型、血肿量、形态,中线结构与脑室关系等情况,使诊断趋简单化,又为治疗选择方法,同时为治疗效果和转归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在CT图像上可见到不规则的高密度病灶,CT值约28~45Hu,边缘清晰即为血肿,其周可绕一层相对色淡的水肿区。如破入侧脑室,多沉淀在后角,形成色上淡下浓的影像。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密度会逐渐变淡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影。

2.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虽可与CT一样做到准确诊断,但由于成像时间长,费用高,MRI室缺少抢救条件,对急性期的危重患者不甚适宜。当进入恢复期后可从脑水肿及脑功能方面提供宝贵的信息。

3.电子计算机数字减影脑血管成像(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目前已舍弃脑血管造影(CAG)来确定血肿,只为排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瘤卒中等病时,仍有DSA检查的必要。

4.腰椎穿刺虽然腰穿方法简单易行,见均匀血性脑脊液表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即确立,但在高颅压情况下易诱发脑疝而加重病情,术前一般不主张施行。

(八)鉴别诊断

1.颅内动脉瘤一般年龄稍轻,平时无高血压,发病突然,往往有剧烈的头痛,意识渐昏迷,这是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的,也可以伴有动脉瘤压迫或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的另类症状。出血部位常与动脉瘤部位有关。动脉瘤好发于WILLIS(颅底)动脉环,蛛血常明显积聚在相应脑池。当血肿形成时,额及颞部的血肿常与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的动脉瘤有关。CT上动脉瘤被血肿掩盖不易显影。DSA可以明确动脉瘤的诊断。

2.脑血管畸形发病年龄更轻,30岁以前居多。颅内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大脑半球常见。出血、癫痫和头痛为AVM的主要症状,尤其伴有脑内血肿时尚需鉴别。因为畸形血管愈小-即隐匿型)愈容易发生出血,往往在血肿腔内可检得“异常纤维”组织或畸形血管。对发生在小脑的血肿除年龄外常在术前难与HICH鉴另lj。有时CT图像的血肿内,夹杂蚯蚓状的低密度影。DSA对诊断AVM是有帮助的,但无AVM的显影不能完全排除。

3.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栓形成的前驱症状较多,且时间较长,常在休息安静时发病。昏迷较为少见且浅,血压明显增高者少。无脑膜刺激征。CT可在24小时后发现低密度灶,而与HICH相鉴别。

脑血管被血中的固体、液体和气体作为栓子阻塞引起脑栓塞,起病急,年龄轻,昏迷少,可发现栓子来源如房颤、风心、心梗等。长骨骨折者有明显外伤有时尿中查得脂肪颗粒。CT是鉴别本病的方法。

4.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组脑血管病发生的出血,他除上面提到的动脉瘤、AVM常见原因外,还有动脉硬化症、烟雾病等。也包括颅内静脉系统炎症、栓塞、肿瘤、血液病引起的出血。有时需借助CT、DSA、MRI等一些检查来明确病因。

三、非手木治疗

HICH不需要或不具备外科手术时,非手术治疗就是挽救患者生命和降低病残程度的唯一方法。如全部I级和大部分n级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而康复。

(一)治疗原则

(1)全面的生命体征检测和维持生命功能。

(2)严密监测颅内压、血压、脑电、脑灌注压和神经影像学改变。

(3)及时合理使用药物,控制高颅压、高血压及脑水肿和脑缺血的发生。

(4)完善的护理措施和预防并发症。

(5)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和二级预防措施。

(二)非手术治疗的基本要点

(1)急诊处理时,通过初步的病史采集和简要的体检,对患者的GCS和HICH的分级做出评价。

(2)第一时间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供氧,保持头高偏位,吸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必要时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

(3)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除决定于呼吸频率和深度外,P02<8.0kPa(60mmHg)或PaC02>7.3kPa(55mmHg)可作为参考指标。为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反射性心律失常,先予小剂量阿托品实有必要。同时置鼻胃管以防误吸;如为持续性昏迷或肺部已有并发症时,以气管切开为佳。

(4)全面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意识、瞳孔、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等各项生理指标。其稳定程度反映了HICH的动态变化及对脑功能的影响,及时了解生命体征的变化,有助于了解病情的发展和演变,为采取相应措施争取时间,也是治疗措施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

以血压为例,血压的过高、过低对病情均不利,而最佳水平依据既往血压水平、年龄、出血时间和颅内压力等而定。一般来说24小时之内采用:①间隔5分钟测2次血压,如收缩压(SBP)均>30.kPa(230mmHg)、舒张压(DBP)均>18.6kPa(140mmHg)可考虑用硝普钠(0.5~1.0)g/(kg-min)治疗。②间隔20分钟测血压,如SBP在23.9~30.4kPa(180-230mmHg)或DBP在14.6~18.6kPa(105-14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17.3kPa(130mmHg)可静输拉贝络尔、艾司络尔或依那普利等药物。③SBP<23.9kPa,DBP<14.6kPa暂不予药物降压。一般认为二周以后才开始降压,至1~2月后血压降至正常为好。如有颅内压监测,应维持脑灌注压>

9.1kPa(70mmHg)为宜。

(三)降低颅内压

HICH后由于血肿的占位效应和继发性脑水肿肿胀均可使颅内压增高,而颅内压增高是导致脑疝、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控制ICP是抢救患者生命和减少后遗症的需要。一般认为,颅内压(ICP)应不大于2.kPa(20mmHg,脑灌注压大于9.3kPa。当然在ICP监测时,间隔5分钟测2次颅内压即可。对绝大多数未做ICP监测者,只能从神志、生命体征及CT影像上间接估计,当有意识水平下降、脉搏变慢,CT上见到脑室扩大或有脑积水时均提示颅压增高。

甘露醇仍是降低颅内压的最主要渗透性利尿药物,临床效果可靠。但由于其分子量小,易透过受损的血脑屏障(BBB)等,反复长期使用脱水效果变弱,有时还会加重局部水肿及影响到肾脏功能,因此有使用小剂量者(由1.0~

1.5g/kg改为0.25~0.5g/kg),或改用甘油果糖,同时加用利尿性脱水剂如呋塞米,以协同维持渗透梯度。

人体血浆白蛋白是另一种有效的胶体渗透性药物,推荐剂量每日100ml,使用3-5天。

有些颅内高压者,在应用巴比妥类药物后得到改善,其安全剂量10mg/-kg-d),可分次给予。

(四)完善护理措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完善的护理措施,既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一份合理的护理计划不光局限在基本生活护理、口腔、气切护理上,还包括水盐、维生素等的摄入和有充足的营养,保证大小便通畅;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痰液堵塞气道、泌尿系及深静脉穿刺的感染;监测血气、电解质、血糖和血黏度的改变等。

每日的补液量通常按尿量+500ml来粗算,当高热、多汗、呕吐、腹泻时需要适当增加补液量,注意预防低钠、低钾、低蛋白血症的发生。

通常无意识障碍及感染征象者不使用抗生素,但对老年有意识障碍、有尿潴留或留置导尿管、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癫痫发作及中枢性高热者,当根据痰或尿、血标本,选用敏感抗生素。

四、外科治疗

HICH的外科治疗历经变革。国外经历了初创期,以1903年Cushing为代表,这是人类对该疾病的开创性探索。Russel对1例HICH,开颅清除血肿,成为世界上第一例HICH手术治疗的成功病例。20世纪50年代,手术治疗的死亡率在50%左右,可认为开拓期;60年代进入研讨期;70年代,CT问世,开展传统的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及小骨窗显微手术清除血肿而成为完成期;80年代进入发展期。1978年Beklun,首先设计成功立体定向血肿排空器,又称阿基米德螺旋器,相继有超声体层诊断装置指导下(的血肿清除)和CT监测下灌注清除血肿等方法。1986年Grifith提出了微创一词后进入微创阶段。

(一)开颅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按不同部位血肿作相应部位的开颅。以基底节型血肿为例,简述如下:

(1)患者气管内插管全麻成功后侧卧位或平卧抬起病侧肩部,头偏向健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