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麦克阿瑟传
1667000000081

第81章 收复马尼拉(3)

他回到吉普车上,驶向圣托马斯集中营,那里的情况比比利比德监狱好些。但同样是令人悲痛的情景。这里的囚徒不过仅仅有足够的力气穿上衣服,在他的胸前哭泣,跪下来亲吻他的手,狂喜地用瘦弱的手臂拥抱他。“要做个拯救生命的人,”他暗暗说道,“而不要做夺去生命的人!”

在圣托马斯集中营一个小时后,麦克阿瑟继续向前,来到海湾和马尼拉旅馆。他的其中一位参谋,安德烈斯·索里亚诺上校召集了圣米盖尔啤酒厂的所有人。麦克阿瑟一行人的吉普车慢慢地停在了这著名的啤酒厂前。这是在他们抵达前的大概一小时前才占领的。不到几分钟,兴高采烈的部队官兵、啤酒厂的菲律宾工人和索里亚诺就拿出酒瓶和酒杯来庆祝马尼拉的解放。

麦克阿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但他几乎没有碰那只向人群举起的酒杯。当他颤抖的右手拿着冒着气泡的圣米盖尔啤酒杯,透过他的雷班斯墨镜注视着马尼拉市中心被洗劫一空的熟悉景象时,让他动容的不是那种振奋的喜悦,更多的是哀悼的情怀。

他继续向前,来到了马拉卡南宫,这里已经被占领,还完整无缺。他那辆老式的“凯迪拉克”汽车又回到了他的手中。这车曾被占领马尼拉的日军指挥官用过,车况仍不错。

他还想继续向前,再次来到马尼拉旅馆的顶楼,想亲自看一看那个关于日本人的谣言是否属实。传说日本皇帝给他父亲一个大花瓶让日军生畏,就在入口处站着,把麦克阿瑟的屋子看做是不可侵犯的地方。他沿着巴石河沿岸继续他的行程,直到他到达了前线部队所在地,然后才从吉普车中健步走下。

他完全不理会周围全是日军,竟开始走向马尼拉海湾。走了还不到一两个街区,狙击手的子弹在人行道上弹过,或掠过他的头顶,就像复仇的黄蜂。然而,他坚持继续步行,直到机枪在不远处突然猛烈扫射方才停步。

麦克阿瑟走进门口。怎么回事呢?山下奉文真的不打算为马尼拉再战?如果那是他的目标,他不会撤走几乎所有的军队,让他们待在山上。不出所料,美国巡逻队越是靠近因特腊木罗斯老城和俯视马尼拉海湾的卢内他公园,炮火就越多。城郊北部炮火轰鸣,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第11空降师在过去三天一直与固守在尼科尔斯飞机场的强大防守力量对抗。有人想拼到底,这座城市难免要遭殃了。

1月29日,麦克阿瑟发动攻势,要收复巴丹岛半岛。这场战役将为收回科雷吉多尔岛岛铺平道路。他命令艾克尔伯格率领第38师在巴丹岛北部几英里的吕宋西海岸登陆,由第34团战斗群支援。在接下来的三个星期里,这些部队从巴丹半岛的根部切断了该岛与吕宋本岛的联系,然后向南进军。为了支援他主力部队前进,另一个团战斗群在巴丹岛西南海岸登陆,对半岛中心地带防守的日军发动进攻。

麦克阿瑟等不及夺回巴丹岛。2月16日,两位将军、几位副官和十几名持枪步兵乘坐6辆吉普车,深入半岛,做了一次指挥员侦察。“我已经很久没有带着侦察兵进入前线地带了。,”他对埃格伯格说道,“这让你有点激动,是不是?”

他们遇到正在侦察日军战线情况的两个侦察兵,便询问敌人在哪里。侦察兵汇报说,日军就在前面的丛林里。麦克阿瑟命令他的副官准备好卡宾枪。然后,车队只减少到两辆吉普车,他又向前驶了4到5英里。吉普车突然在空地停了下来。他们看到饭锅里的米饭还热着,还有一挺在慌乱中被丢弃的机枪,这让埃格伯格背脊发凉。即使现在这样,麦克阿瑟还是不会往回走。他继续向前,希望能向南开到足够远的地方,以便看到空降兵按计划于那天降落在科雷吉多尔。吉普车又向前开了一英里左右,直到面前又宽又深的河流挡住了去路,河上的桥梁已被炸毁。

这时,为即将来的C-47运输机提供空中掩护的P-38飞机编队低空俯冲,飞到吉普车上空,通过无线电请求上级允许袭击“敌军吉普车队”。麦克阿瑟从吉普车里走出,失望地踱着步,考虑着怎么办。幸运的是,地面部队的将军对空军请求给予了否决。他知道那天早晨,麦克阿瑟就在巴丹岛的某处。

麦克阿瑟很不情愿地总结道,不可能再走得更远了,就让吉普车返回了。他很失望,但同时也放松下来。“我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他对他的副官说,“今天对我来说很有意义。”

当总司令部开始计划占领科雷吉多尔岛,威洛比估计道,只有800到900的日军还在罗克。萨瑟兰看到人数这么少,心里不由想出一个主意。为什么不试试联合兵种作战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打击他们呢,也就是空降部队和水陆部队同时发动攻击呢?即使是热衷于这种大胆进攻的肯尼对这个想法也有所怀疑,他向麦克阿瑟建议不要这样做。因为他不太相信威洛比的实力,要是事实证明他的这种估计和其他人一样错误怎么办?然而,麦克阿瑟还是同意了萨瑟兰的提议。

但科雷吉多尔岛上并没有合适的空降场。第503伞降步兵要么在在岛东端相对平坦的陆地上降落,然后向马尼拉隧道前进;要么在托普锡德的阅兵场附近的双润高饵夫球场着陆。阅兵场和高尔夫球场周围都是悬崖。克鲁格决定在托普锡德降落,因为那里是日军绝对想不到空降兵会出现的地方。

2月16日,第503空降步兵团的大约2000士兵降落,与此同时,1000步兵在悬崖底部狭隘的海滩登陆。这次袭击完全出乎日军的意料之外,日军总共约有5000人。第二天,另外1000增援空降兵也安全着陆。夺回罗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役,第5航空队的重型轰炸机几乎用凝固汽油几乎炸平了让科雷吉多尔多的大部分地区,而岸边的海军驱逐舰在直射射程内从海上向岛山洞和堡垒入口处开火。

罗克之占是对装备完善、很好隐蔽在战壕中的敌人一次的残酷的近距离作战。2月21日晚,多达2000日军在马尼拉隧道自杀式引爆数百吨烈性炸药,然而战役还在继续。直到数星期后,有组织的抵抗才停止。科雷吉多尔岛战役的代价是美军1000人伤亡。

这场战役还在激烈进行。麦克阿瑟又对另一所监狱发动了突袭。在马尼拉南边有个很大的湖,名为拉古纳。在河的南岸是洛斯巴诺斯拘留营,那里关押着2000多美国人和菲律宾人,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传教士和修女。2月24日,第11空降师的几百名滑翔兵穿过湖水,展开水陆进攻。拘留营的日军守卫完全没有意料到,根本无法反抗,也来不及屠杀他们的囚徒。所有的囚徒都平安释放。

这次突击是整个事件闪光点,否则这里将是一幅悲剧性的场面。指挥马尼拉的日军海军上将岩渊山治手下有3.5万士兵。他拒绝了山下奉文保全马尼拉的政策,而是在这些无助的居民、历史建筑和不幸的士兵执行自己的无政府主义。将马尼拉转变成战地,是没有战略或策略上的优势的,对日本来说,没有荣誉可言。毁灭马尼拉不会延迟日军的失败。不管怎么样。这里防守有很多自动化武器,弹药库里充斥着军械。每个主要路口都设有路障,街道都埋有地雷,上千的建筑都设置了铒雷,马尼拉海湾的海军船舰被拆解了武装,船上的大炮被拖到岸上。就和征服其他地方一样,日军把无数民众围捕起来并屠杀了他们。这种暴行是没有任何借口,也开脱不了的。

麦克阿瑟发现自己不得不为这座城市而战,他知道这会毁灭这座城市。他尽力不伤害这里的人们。当肯尼建议轰炸“内城”的有城墙的市区,把它夷为平地,这样就不用牺牲步兵来消灭敌军。他拒绝了这个建议,“不,我不能让你这么做。”他告诉肯尼,“当然,你可能会歼灭日军,但那里还有数千名菲律宾人也会死。”所以,麦克阿瑟不让肯尼在马尼拉任何地方轰炸。轰炸的精度不能保证人口密集城市中无数无辜的生命免遭杀害。

起初,麦克阿瑟避免在这次战役中使用重型炮,但日军的枪火让他的部队损失惨重,他被迫放弃这些限制。美国大炮在那个时候是世界上最好的。这种大炮的协同动作与控制能力都很出色。麦克阿瑟意识到,一旦发射大炮,这就会摧毁人类建造的任何建筑。在马尼拉战役中,大部分建筑物是被美国的炮火毁坏的,而成千上万的苦难的菲律宾人大部分是日本人杀害的。

马尼拉市中心被打得四分五裂,建筑物和建筑物,房间和房间之间分崩离析。这次战役中出现了历史上最血腥的本世纪里最为壮观的火葬场之一。“火焰有1000英尺高,然后喷出的大团黑烟则到达了2万英尺,”在飞机上看到战役早期阶段的一位被震撼的将军这样记录的。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将军聚在一起来出谋划策对马尼拉进行破坏,其结果也不会超过马尼拉的现在遭受的破坏更糟糕了。一些曾目睹过伦敦、华沙、鹿特丹、斯大林格勒等被毁灭的城市的战地记者,还是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几小时内,大炮将一切化为乌有,日军的饵雷在几秒内把建筑全部炸毁。“马尼拉危在旦夕,”一些战地记者在他们的战争报道中这样写道。麦克阿瑟生气地查阅着他们的文稿,命令他们不要用这样的措词。问题不是他们写的都不真实,而是这太露骨了,这样赤裸裸的让人不忍的真相,太令人痛苦。

2月22日,麦克阿瑟忍不住要加入骑兵一路沿杜威大道朝马尼拉旅馆进军。“突然,阁楼着火了。是他们放火烧的。我注视着,怀着难以言表的心情,我的军事图书馆被毁了,我的纪念品,我一生的私人物品,都被毁了。“军队攻入旅馆,在黄昏前占领了它。阁楼的火被扑灭了,麦克阿瑟上楼回到自己以前的家。门口仰躺着是日军上校的血渍斑斑的尸体。散落在他周围的是花瓶的碎片,日军保护文物的神话彻底破灭了。一个拿着卡宾枪的年轻军官看到麦克阿瑟站在那里,欢快地喊道,“干的好,长官!”他理所当然地认为占领了旅馆就是胜利。但对于麦克阿瑟来说,这就是个悲剧,又一个破坏的美梦。希望一再落空,结局总是比想的好很多,或是要糟糕得多。

就在美国军队进入马尼拉后不久,总司令部成员起草了胜利的游行计划,但战争迫使这一计划不断延迟,迟延,最终放弃。在收复马尼拉以前,整座城市只留下了4座完整的公共和商业建筑。这座被称为“东方明珠”的城市只剩下了堆起的破瓦。事实上,共歼灭日军3.5万人,麦克阿瑟的战争伤亡人数是6500人。

随着战火渐渐熄灭,麦克阿瑟履行了1942年2月在马尼拉隧道对奎松许下的承诺:“我会用刺刀尖把你送回马拉卡南宫。”1945年2月27日,在马拉卡南宫举行的典礼上,菲律宾政府光复了。奎松的密友和继承者奥斯梅纳做了简短的演讲。麦克阿瑟则回应了一则情感丰富的长篇演说。

“自从将军队及设施撤出这美丽的城市以后,三年多时间已经飞逝,那些苦难、挣扎和牺牲的三年也过去了。当年,这里门户敞开,没有设防,根据战争法,这里的教堂、纪念馆和文化中心医科免遭破坏……而我努力保护的这一切要不是敌人采取孤注一掷的行动,也不会遭到如此惨重、如此巨大和不必要的破坏……”

麦克阿瑟说得很慢,经常停顿,因为虽然战争胜利了,却是失败的,让他的情绪难于控制。“当时我们只不过是一支很小的力量,但我们努力战斗,阻拦敌军铺天盖地的不部队的前进……这些奋战不是徒劳的!上帝确实保佑着我们的士兵!美国无穷的力量,在联军的支持下,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我的国家是信守诺言的!”正在麦克阿瑟结束演讲时,他浑厚的声音颤抖了,失声了。他默默得注视着地板足足一分钟,难以开口。他努力继续讲下去,话说了一半,用力哽咽,然后提议大家和他一起背诵主祷文来结尾。

3月2日,他最终回到了科雷吉多尔岛。第503空降步兵团团长乔治·M·琼斯上校前来迎接他。上校向他敬礼并报告说,“长官,我现在把科雷吉多尔岛要塞交给您!”

麦克阿瑟对上校收复罗克的出色的作战表示祝贺,并授予他优异服务十字勋章。“我看到那古老的旗杆还伫立在那里,”麦克阿瑟用阅兵时讲话的音量的大声说道,“让你的部队把国旗升起来,不让任何敌人把它降下来。”美国“星条”旗在经过战争洗礼的50英尺的旗杆上升起时,麦克阿瑟战立着,举起颤抖着的右手敬礼,那可能是在解放马尼拉中让他真正快乐的唯一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