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麦克阿瑟传
1667000000002

第2章 军号声声(2)

此次行动堪称众多军事行动中最艰巨的行动之一。在军事行动中,大规模侦查行动常常分派给战斗经验丰富的机动性强的部队担任。实施成功的侦查靠的不仅是运气,还要求其领导者坚毅果敢、判断正确。麦克阿瑟的此次行动意在侦获在向亚特兰大推进的中途的肯纳索山有南军的重兵布防。此次侦查活动在战争结束后被一部最有影响力的军事教材引为军史上此类行动的典范。“该团士兵[第24步兵团]以50码高的树为掩护,不断向敌人靠近,在向前推进3/4的距离后他们抵达了目的地,以仅牺牲2人,伤11人的微小代价,成功实施了对敌侦察,”

然而,麦克阿瑟提供的情报却被谢尔曼白白浪费了。很奇怪,因为这完全不符合他的性格。他命令部队进攻南军的坚固据点,威斯康辛州24志愿步兵团也投入了战斗。短短两个小时,北军3,000兵士阵亡却几无所获。19岁的小亚瑟·麦克阿瑟少校也受了伤,多亏身上揣的一沓书信和胸前放的小本圣经他才死里逃生。

他很快康复。这年夏天的某日,在佐治亚州州琼斯伯勒,他率队发起冲锋,穿过一块开阔地,将南军从邻近的树林驱离。9月2日,谢尔曼大军攻克亚特兰大。此后,他率兵东进,适值南军在独臂独腿的约翰·贝尔胡德率领下进犯田纳西州。34,000人的北军,包括威斯康辛州第24志愿步兵团被派往去攻打富兰克林。11月30日,胡德率南军发起攻击,战斗持续5个小时。北方联邦军被逼入绝境,阵亡数千人,南军自身也伤亡惨重。

南军战线不断收缩,其它步兵团退往纳什维尔,威斯康辛州第24志愿步兵团展开了英勇的反击。麦克阿瑟少校率领24志愿步兵团奋力抗击,从敌人手中重新夺回8枚大炮,缴获逃窜的步兵团的一面军旗。他胸部、腿部负重伤,被从战场上抬下来。此一役,北军阵亡2,500人,击毙胡德的南军6,000人。

1865年4月战争结束。此时,麦克阿瑟仍在田纳西州蓝泉附近追寻南部邦联军的游击行动。数周后,麦克阿瑟升为中校。他太年轻了,还不到投票的年龄就指挥着一个团,并将其安全地带回了驻地。他很快又被晋升为上校。7月4日独立日那天,麦克阿瑟上校率领威斯康辛州第24志愿步兵团,经由密尔沃基到华盛顿参加独立日大阅兵。由于在富兰克林腿部受伤,落下了残腿。不久,他退役。在这场捍卫领土完整的内战中,威斯康辛州第24志愿步兵团1150名官兵只有400人幸存了下来。

北方盟军150万名幸存下来并且腿部没有落下残疾的士兵重新回归到战前的生活状态,他们再次扛起了耙犁,走进了工厂、钢铁厂,重新回到了柜台前,之前的枪林弹雨,已在身后。曾经的军旅生涯让他们实现了那些他们年轻时爱国热情和英雄幻想所激起的梦想,他们再没有遗憾。他们中的大部分久经沙场。在未来的五十年里,他们将通过像“共和国的伟大军队”这样的组织来主导我们的生活。他们一遍遍讲诉自己的战斗经历,虽然令亲人厌烦。他们将珍藏对将军的所有回忆,耄耋之年,他们重游故战地,和曾经的敌人,如今也是年过花甲的敌人拥抱在一起。曾经的敌人也和他们一样,还保留着那褪色的军装。清瘦的他们戴着大黑帽,留着山羊胡,年逾古稀却身姿矫健。在他们的脑海中,身着联邦的蓝色军服和身着南部邦联的白色军服的士兵的一幕幕伤感地浮现。

小亚瑟·麦克阿瑟21岁了。然而,此前的军事生涯并未能满足他在军事上有所作为的冲动。服役依然是他生活中最吸引人的目标。他在密尔沃基定居下来,在那里他学习了半年的法律。但是他的心并不属于这既枯燥又神秘的民事侵权行为、禁止翻供和权利让渡等法律事务。他希望再次穿上陆军的蓝军装,蹬上厚重的军靴,重新回到军事指挥员的岗位。事实上早在返回密尔沃基之前,他就已经申请加入正规军。

他希望能授正规军上尉。但是,他还要一步一步地来。1866年2月23日,他于驻扎在风景如画的戴维岛军营的第17步兵团军中被擢升为少尉,次日便又晋升为中尉。然而他还是认为自己在战斗中的表现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并因此苦恼不已。为争取更高的军衔儿,他决定去游说。他对荣誉的追求,以及对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的敏感也被自己的小儿子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很好地继承下来。游说工作奏了效,1866年9月,他于第36步兵团军中晋升为上尉。彼时联合太平洋公司正在内布拉斯加的卡尼堡修筑西向的铁路,第36步兵团受命执行保护任务。

随着铁路的延伸第36步兵团也不断推进。1867年,麦克阿瑟随军来到怀俄明地界。他所在的连队负责境线上矿区治安,铁路线巡逻及保护到俄勒冈小道定居的移民安全的任务。麦克阿瑟上尉勤勉干练,却一直为自己过低的军衔耿耿于怀。像他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很多在战争中提升很快的但是已经退役的正规军军官,在和平的年代不得不从事无趣的工作,很少有人会喜欢这样的工作。麦克阿瑟认为自己理应被提为上校,却只能做个上尉,继续为过低的军衔与陆军部激烈交涉。

虽然他因未提升职务便厚颜无耻一心上位的行为使人感到既同情又好笑,但是在当时,暗地里游说却是一个步兵军官能够获得提升的唯一途径。像他这样的军官并不少见。这样做也不仅是关乎地位高低的问题。军官们的薪水在南北战争后已被大幅消减,收入被国会降低到了1860年的水平。

1869年,联合太平洋公司建设的西去的铁路线和中央太平洋公司建设的东区的铁路线在犹他州的普罗蒙托里合拢。随着这项庞大的铁路建设项目的完工,国会消减了给军队的拨款。麦克阿瑟依然是上尉,却无任务可做了。这年夏,陆军部讨论委派他什么任务时,他回家休假。

尽管小亚瑟·麦克阿瑟的前途仍扑朔迷离,身为大法官的父亲此时却正春风得意。妻子在内战时去世后,亚瑟便于1868年1月再婚。当年晚些时候他率领美国代表团参加了巴黎世博会。回国不久,他离开了密尔沃基,前往华盛顿去接受哥伦比亚特区最高法院联邦大法官的职务。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回过密尔沃基。不幸的是,时隔不久他第2任妻子也去世了。亚瑟·麦克阿瑟领得了新任务,被派到曼哈顿南部的鲍威利区的骑兵招募点工作。他自然不喜欢招募工作,这在当时正规军被很多人讥讽为一无是处的人的合法的避难所,纪律涣散、出勤率不高。他的工作就是负责将鲍威利大街上的亡命之徒招募起来,登记在册,再把他们送上船。曾经在前场上指挥作战,现在这样的工作实在无法与他之前的工作相提并论。

1869年9月,他离开纽约,被派往犹他州罗林斯堡第13步兵团做野战勤务。在那里他经历了一个十九世纪最寒冷的冬天。寒气几乎冰封了这个高原。步兵团团长菲利普R·de·特罗布里恩上校可是个传奇人物。特罗布吕恩的父亲曾在拿破仑的“光荣军”中担任旅长。他本人年轻时曾在巴黎学习法律,但他从未做过于此相关的工作,而是入了记者这个行当。内战前他在纽约一家法文报社任编辑。战争期间,他加入美国籍,并被晋升为名誉上校。战后,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一部他的经典著作《波托马克军团战斗的4年》,并并被任命为正规军上校一职。在犹他州,他和印第安人作战,并试图和摩门教信徒理论,然而这些人却不相信他说的华盛顿政治家的运作方式。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的步兵团生活,一如很多野战勤务——长期的枯燥生活点缀着为数不多的狂热行动。他们定期实施的小规模军事行动充其量不过是警察部队任务的加强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了。

1874年,麦克阿瑟和K连队投入到一次针对苏族人的远征行动,迫使大量印第安人同意迁往印第安人保留地。在西部,印第安人被迅速地圈进美国最贫瘠的地块。当1874年的行动结束后,第13步兵团得到新的任务,被派往路易斯安那。特罗布里恩(他的父亲曾经是波旁王朝和拿破仑帝国的男爵),这个讲着一口法语法语、有着法国贵族血统的指挥官对全团鼓舞很大。无论如何,路易斯安那在联邦政府的控制之下,由政府支持的华盛顿委任的一个很多人都极为不满的在内战后利用南方不定局势谋利的人担任州长的职位。此外,州立法院也被联邦政府的控制。1875年立法院议员试图反对州长免去他们职务时,第13步兵团阻止了他们进入州立法院。

1875年2月,对小亚瑟·麦克阿瑟来说,在路易斯安娜的生活中的最重要的时刻到来了。那天他参加了在新奥尔良举办的狂欢节舞会,在那里他遇见了身材高挑的,棕色皮肤,含情脉脉,个性十足的来自弗吉尼亚诺福克的22岁女孩玛丽·平克尼·哈代。

玛丽的父亲是弗吉尼亚旧股票交易一个成功的所代理商。南北战争期间,他们一家被迫从伊丽莎白河宽敞的家中搬到北方城市巴尔的摩。巴尔的摩对南方抱以同情。当时玛丽在巴尔的摩的天主教女校上学。他们全家都信奉圣公会,但是他们并不介意上流社会的圣公会和罗马教之间的区别。玛丽的家族姓氏的昵称是品基。她的生活是平淡如水,直到她来到新奥尔良,参加了那场狂欢节舞会,遇上了麦克阿瑟上尉。他们一见钟情。

然而好事多磨,品基的两个哥哥曾就读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并在南部邦联军中效力。他们全家对麦克阿瑟上尉都不怎么待见。没有证据显示麦克阿瑟和品基的家人曾友善地对待彼此过。

1875年5月,这对相恋不久的年轻人在诺福克喜结连理。婚后,上尉被派到华盛顿,在多个军事委员会担任参谋。1876年春,品基在诺福克生下了长子亚瑟三世。不久,麦克阿瑟上尉重返路易斯安那,复任第13步兵团K连连长。

1877年,第13步兵团在路易斯安那的使命结束,小亚瑟又被派往宾夕法尼亚州西部。内战后,随着工业化的急速发展,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对立不断激化。宾州西部已被罢工的铁路工人所控制。军队被派去干预,其中一些冲突被强行镇压。尽管第13步兵团在宾夕法尼亚州没放一枪一炮,但是职业军人如麦克阿瑟并不觉得这项任务令人厌恶。

1878年,麦克阿瑟一家到康涅狄格州与在那里度假的品基的父母团聚。在那里,品基为他生下次子马尔克姆。休假结束后,麦克阿瑟上尉携妻带子返回路易斯安那的第13步兵团。

1879年,第13步兵团被派到阿肯色州小石城军营的前政府兵工厂。这是一个相当舒适的工作,任务不重。尽管花在社交上的时间不多,他还是加入了互济会并成了一名热心会员,他受到位于小石城的阿肯色州互济总会热烈的欢迎,并被授予“技工”级非正式会员。

现在,他不仅要养活妻子,还要抚养两个孩子。此时的他对职务和薪水的要求比以往都来得迫切的多。他试图说服陆军部未果后要求参议员复审他在军中过低的职务这一问题。参谋部人事行政主管则对他进行了强硬指责,他也不甘示弱,威胁要辞职。

就在与陆军部的相互指责声中,他们的第三个孩子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降生了。道格拉斯出生在1880年1月26日小石城军营军械库一座很大的红砖瓦房,外面有两座高高的探照灯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