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女人要懂一点交际心理学
16590000000014

第14章 人际关系没有空间限制,主动拓展你的人际关系(1)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缺少朋友,这是由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总采取消极的、被动的退缩方式。但,如果你总是不主动与人交往,就会失去很多交朋友的机会。因此,如果想拓宽你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主动去交往。

付出友爱才能收获友谊

对朋友付出其实是在做情感储蓄,也许你一辈子都不会动用它,但它却会使你的内心感到难以言喻的快乐和满足,同时也可以加深彼此的情谊。

友情的基础是互惠。不可否认,商人之间友情的基础,是利益上的互惠;挚友之间友情的基础,是心灵上的互惠。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错误地把友情的基础建立在利益的互惠上,这样的人交友时,总考虑对方能有什么利用价值,与之交往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当对方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为自己提供便利时,便与之形影不离,仿佛情深义重;而一旦对方没有了利用价值,或者遇到麻烦时,便推诿责任,退避三舍,甚至落井下石。这实在是一种自以为聪明的愚蠢。这样做的结果,无疑是在向别人表明:他是多么无情无义,又是多么无耻。以后当别人与之交往时,必然会小心提防,以免他故技重演。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且严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把友谊之情理解为知心的倾诉,情感的宣泄,温暖的安慰,愉悦的同享,希望的共勉,疑虑的消解和劝告的真诚,只有真正的朋友才能给予我们以情感的寄托。

我们给予朋友的,必须是友爱。我们对给予的结果必须负起责任,同时又要尊重对方。如果我们给予的方式,在有意无意中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给予就丧失了它的意义,结果也必然不愉快。比如,长辈为了晚辈好,才指出晚辈的错误,但如果过分,就会变为辱骂,得到的结果是敌意和反抗。朋友、同事也常因过激的言辞带来怒目相向,从而破坏了和谐的关系。

给予是没有条件的,有条件的给予是世故的,与真正的友谊无关。为了讨好别人而露出笑容,虽然你也在表达亲切,但因为缺乏真诚,而显得生硬、勉强,令人厌恶。同样地,心中有所要求,才给予对方好处,对于真正的友谊没有实质益处,甚至会因更多的渴求,而变成贪婪的操纵。

无论给予的内容是什么,不外乎使用语言、姿势、表情和行动为手段。给予的行为态度,会影响给予的内容和品质。古人尚且不食嗟来之食,不礼貌、不尊重的赏赐,对方即使接受,也不会感激。要注意平常的言行态度,因为它也是我们给予的一部分。

1.主动问一声:“需要我帮忙吗?”

当一些同事或朋友在工作和生活中遭遇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袖手旁观,主动上前问一声:“需要我帮忙吗?”然后,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在有些时候,你只是付出一句问候的话,也会令对方感动和信心倍增。

2.多赞美朋友

积极发现朋友的优点和长处,及时加以赞扬,就是一个崭新人际关系的开始。赞扬的要领是心里想到时就马上说出口,也就是要及时。你不必担心自己的赞扬会被朋友看成嘴甜、讨好朋友。

当然,你也没有必要强迫自己赞扬朋友。这里需要你发自内心地赞扬,真诚地表白,让对方知道你此时的心情。当你学会真诚而坦率地赞扬朋友时,你就会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3.在交往中要知道别人的需求

对朋友真诚地感兴趣,要留意朋友的需要,找出他需要什么,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这样,在你方便的时候,可以帮对方一点小忙。只要他感受到了你的热心,在你遇到困难时,他就会帮助你排忧解难。

你不妨记住:“你给别人需要的,他们也会给予你所需要的。”如果你没有付出了解的心,你就无法跟朋友愉快相处,无法跟朋友正常进行沟通,工作进展可能会变得缓慢。另外,你也无法和周围的人发展更深刻、更亲切的人际关系。

交际箴言

事实上,愿意为朋友付出时间和心力的人,一定会赢得朋友的尊重和信任。记住,当你向朋友付出的时候,不仅仅是帮助了朋友,同时也会提升你的价值。

准确找到交际的切入点

在交际中,一个好的切入口对交际的结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是否愿意成为朋友或什么时候能成为朋友,刚开始接触的4分钟至关重要。那么,在开始接触时,怎样成功地找到交际的切入点呢?

1.抓住交际的最初4分钟

当你新到一个地方,与素不相识的人见面,必定会给对方留下某种印象,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的由来主要是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姿态、仪表、服饰、语言、眼神等方面,进而在自己审美的基础上留下的零碎、肤浅,却非常重要的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先入为主的心理影响下,第一印象往往能对人的认知产生关键作用,而人的第一印象就形成于初次见面的最初4分钟。

2.努力寻求亲近和认同

一个人是否招人喜爱,要看他能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看他怎样恰到好处地适应别人的情感需求。

(1)关心他最亲近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亲近的人,如果从关心他最亲近的人入手,往往能事半功倍。

(2)在他心中建立“同胞”意识。“同胞”意识也就是亲情意识。人们对自己人都格外亲切和照顾。在《三国演义》里,刘备与关羽、张飞义结金兰,建立起了“同胞意识”,以致后来关、张二人对刘备忠贞不渝。在交际的开始阶段就与对方建立“同胞意识”,能使对方把你当自己人看待,你们的关系也能急剧升温。

(3)助他一臂之力。热心地帮助他人最能博得别人的好感。在他人有困难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这样被帮助的人会对你感激不尽,以后你有事时也一定能得到他的鼎力相助。

(4)温暖的对待他人。朋友或同事之间吵架了,谁也不理谁,这段时间是交际的冰点。假如有一方能首先打破僵局,向另一方表示歉意,就会使对方在惊愕和愧疚中认同他,从而化敌为友。交际的冰点就成了成功交际的切入点。

3.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

人们在交往中都有几种共性心理,如果能针对人们的心理采取适当的交际方针,对症下药,就能取得满意的交际效果。一般人们都有被赞扬心理、成功心理、炫耀心理、自信心理、年轻心理、共趣心理、尊敬心理、好胜心理等共性心理,而把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做为交际的切入点,是交际活动取得成功的捷径。

(1)赞扬法。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适当而真诚的赞美能激发人们积极的情绪,使人更愿意与欣赏自己的人交往。

(2)激励法。人人都希望自己努力完成的工作受到肯定,这种成就心理如果能得到激励,就能引发他的感激和报偿心理。因而在交往中,把握住这个人性特点,你能很快走进别人的心。

(3)求教法。人们对自己的能力或多或少地有一些自豪的感觉,那么采取向他们求教的方法是个很不错的交际切入点。

(4)欣赏法。人对于自己喜爱的事物或认定的事情往往抱着打死也不更改的心态,他们不愿意接受来自他人的指正。所以,如果你对他喜爱的事情表示赞赏,那么你就能很快与他打成一片。

(5)降岁法。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青春、有活力的一面。所以,在交际时采用降岁法能满足人们的年轻心理,从而打开交际的方便之门。

(6)投合法。人们都喜欢和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找到与他人的共同爱好,就容易找到交际的切入点。

(7)问候法。尊敬他人是一个人素质和教养的体现。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在交际中,主动问候他人就是最便捷、最简单地表达敬意的交际行为。

(8)退让法。适当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明智地做出退让,很好地满足了对方的好胜心理,从而也能让对方产生一种被尊重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