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外星球大揭秘
16583200000014

第14章 月球的传奇(3)

月球再次震撼了,用地震学上的术语说,就是“月震实测持续3个小时”,月震深度达22~25英里(35.4~40.2千米),月震直到3小时20分钟后才逐渐结束。如果用“月球-宇宙飞船”假说来解释这种月钟长鸣就很自然,完全在预料之中。月球是一个表面覆盖着坚硬外壳的中空球体,如果撞击那个金属质的球壳,当然会发生这种形式的振动:

几次人为的月震试验和根据月震记录分析,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月球内部并不是冷却的坚硬熔岩。

科学家们认为,尽管不能得出月球这种奇怪的“震颤”意味着月球内部是完全中空的结论,但可知月球内部至少存在着某些空洞。

月球上有固态水吗1996年,美国的一些科学家在分析1994年发射的“克莱门汀1号”探测器所拍摄的月面照片时,突然有了新发现:月球南极有冰湖!

这是令人难以相信的事实。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先后发射了6艘“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船和其他数十个无人月球探测器,都没有发现过月球上有固态水存在过的痕迹。

再说,这次“克莱门汀1号”所拍摄的1500张月球南极照片中,只有1张被认为是月球冰湖的照片。

因此有人怀疑,金属含量较高的岩石也有可能产生与水的反射图像相同的雷达照片。

于是,1998年1月6日,美国又派出“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专门去寻找月球的水资源。探测器携带了更加先进的找水仪器,叫“中子光谱仪”。它对氢原子非常敏感,可以探测到月面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仪器的灵敏度相当于可以在一立方米的月球土壤中探测出一杯水的含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对月球表面进行了7个星期的扫描后发现,月球南北两极陨石坑(也称盆地)底部的土质很松,里面含有大量的氢,并且在土的上下均有冰碴,而北极的冰相当于南极的两倍。

经过研究分析后,在当年3月5日,美国航天局向全球发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美国发射的“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发现月球两极存在大量固态水,其储量为0.1亿~3亿吨,分布在月球北极近5万平方千米和南极近2万平方千米的区域内。

为了求证月球是否有水,美国科学家高德斯坦提出了用月球勘探者“暴力寻冰”的建议。因此,美国宇航局选择在1999年7月31日,“月球勘探者号”

寿命走到尽头的这一天,用它来撞击月球南极的一个陨石坑。当重达160千克的探测器以每小时6000多千米的速度撞进3.2千米深的月球陨石坑时,如果冰层确实被压在冰土里,撞击力足以释放出一团水蒸气。

但遗憾的是,探测器准确击中目标之后,并没有探测到任何预期可见的水蒸气云雾。据说美国科学家还在利用哈勃望远镜等仪器进行详细观测,分析结果还需等待一些时日。

水是生命之泉。月球上发现了水,人们就会问:月球上会不会有生命存在呢?

1967年4月,一架名叫“勘探者3号”的无人驾驶飞船在月球表面着陆了,它是为即将登月的宇航员们探路的。完成任务之后,电源也用完了,它就成为一件“历史文物”,默默地以3条腿的姿态站立在月球上。

三年之后的1970年11月19日,一个登月舱降落在离它183米的地方。舱内走出第二批登月的宇航员康拉德和比恩,他们登月的任务之一就是拜访这个寂寞的“勘探者3号”。于是,他们剪断电缆,拆下了“勘探者3号”上的摄像机,还取走了另外3个零部件,将它们一起带回了地球。

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

那具摄像机被带回休斯敦几个月后,一位微生物学家从垫在摄像机电路系统内的一小块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中成功地培养出了一批细菌。这批细菌和在人类气管中找到的微生物属于同一类型,所以它们并不是一种陌生的生物。因为摄像机的外壳隔开了宇航员,他们不可能沾染到这块泡沫塑料。

因此,科学家认为,细菌是在地球上滋生的,在一个本来不利的环境里,由于摄像机的保护,竟能生存一千多天。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摄像机的金属外壳保护了这些细菌,那么一块陨石就更能保护它内部的小生命体了。所以某种微生物穿过星际空间来到地球或另外的星球是完全可能的。

月球上到底有没有生命?或者过去是否存在过生命?现在还没人能确切回答这个问题。

月亮是否正在远离地球

月亮离地球有38万千米之遥。科学家在研究地球上一种罕见的“玻璃体”

时,没想到竟然在月亮上找到了答案;而当科学家在研究生活在太平洋中的鹦鹉螺时,却又发现月亮正悄悄地离地球而去。

1787年以来,在中国、美国、菲律宾、象牙海岸和澳大利亚等地,先后发现了一种细小的“玻璃体”,有淡绿色的,也有棕黄色的,一般像胡桃大小,最小的像米粒,最大的像柚子。它们的形状也多种多样,有的呈球形,有的呈扁圆形,而且含水量比任何岩石都低。

这种自然玻璃体在地球上是罕见的,它们是从哪儿来的呢?许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它的来源,但始终是个谜团,无法找到答案。有人说,这些玻璃体是陨石从地球外面进入大气层时重新熔化后形成的,所以叫它“玻璃陨石”;也有人说,大陨石撞击月面时产生的高温和高压引起爆炸,使岩石粉末和石块抛向四面八方,形成了辐射纹,其中一部分飞离月亮,落到了地球上。

1961年,“阿波罗11号”登上月亮以后,人类的足迹在月亮上出现。在月亮上,人们发现这种玻璃体到处都有,俯拾即是。“阿波罗11号”取回的月尘样品中,玻璃体占了1/2;“阿波罗12号”取回的月尘样品中,玻璃体有着不同的形态,有球形、椭球形、拉长状、不规则哑铃状,表面还有着许多大小不等的空洞,这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玻璃体来自月亮。

1978年10月,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地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的卡姆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普姆庇对鹦鹉螺进行了研究,解剖了千百只鹦鹉螺后,发现它们是一种奇妙的“时钟”,外壁上的生长纹默默地记载着月亮在地质年代中的变化历程。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生活在太平洋南部水域里的一种鹦鹉螺,是地球上的“活化石”。它是一种奇异的软体动物,身上背着一个大贝壳,外貌同蜗牛有点相似,外壳呈灰白色,腹部洁白,背部有棕黄色的横条纹。壳内由隔膜分隔成许多“小室”,最外的一个小室最大,是它居住的地方,叫“住室”。

以后的其他小室,体积较小,可贮存空气,叫做“气室”。隔板中央有细管连通气室和肉体。鹦鹉螺依靠调节气室里空气的数量,使自身在海中沉浮,夜间来到洋面吸取氧气,白天就转移到海洋深处,改为厌氧呼吸。鹦鹉螺在吸取氧气的时候,要分泌出一种碳酸钙,并在它的贝壳出口处储存起来。白天,在厌氧呼吸过程中,碳酸钙会慢慢地溶解,并留下一条条小槽——生长纹。

有趣的是,鹦鹉螺的壳很大,由许多弧形隔板分成许多个小室,每个气室之间的生长纹约30条,同现代的朔望月十分接近。生长纹每天长一圈,气室一个月长一隔。

两位美国学者还考察研究了新生代、中生代和古生代的鹦鹉螺化石,发现同一地质年代化石生长纹相同,不同地质年代化石的生长纹就不同:新生代渐新世的螺壳上是26条;中生代白垩纪的螺壳上是22条;侏罗纪的螺壳上是18条;吉生代石炭纪的螺壳上是15条;奥陶纪的螺壳上是9条。由此,人们可以设想到,在4亿多年前,月亮绕地球一周是9天,而随着时间的变迁,月亮的公转周期,逐渐变成15天、18天、22天、26天,而现在则是29天多。

他们还作了进一步推算,所得的结果是:4亿年前,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只等于现在的43%左右,7000年来,月亮以每年94.5厘米的速度在离地球远去。

月亮是地球的天然伴侣,从它开始围绕地球旋转第一圈的时候起,就已经存在着离开地球的可能了,只是因为它被地球强大的吸引力给“挽留”住,所以没能很快离开,那么,今后会怎样呢?另一些科学家通过对日食的观察,根据3000年间的天文记录的计算,发现月亮正在以每年5.8厘米的平均速度,慢慢地离地球远去。

科学家得出的月亮脱离地球的速度虽然不同,但一致的是,月亮正在缓慢地离地球而去,长此下去,月亮在千百万年、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以后会飞离地球,逃之夭夭。到那时,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也许有可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来挽留这颗美丽的星球。

走进我们的卫星——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