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震防范与自救
16583100000013

第13章 防震和震前躲避(3)

为了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定期对房屋进行加固是必要的。在房屋加固过程中,应视房屋的不同结构、不同材料、不同破坏部位等具体情况而定。对于构件加固一般有扩大截面法、外包钢法、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耗能框架减震法、锚杆静压桩加固法、压密注浆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等。用于补墙的一般有灌浆补缝、碳纤维补墙、植筋补墙等。

拆砌或增设抗震墙,是指对强度过低的原墙体拆除重砌,重砌和增设抗震墙的材料可采用砖或砌块,也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修补和灌浆,是指对已开裂的墙体采用压力灌浆修补,对砌筑砂浆饱满度差或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偏低的墙体用满墙灌浆加固。修补后墙体的刚度和抗震能力可按原砌筑砂浆强度等级计算,满墙灌浆加固后的墙体可按原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提高一级计算。

面层或板墙加固,是指在墙体的一侧或两侧采用水泥砂浆面层、钢筋网砂浆面层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

外加柱加固,是指在墙体交接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固,柱应与圈梁、拉杆连成整体,或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可靠连接。

包角或镶边加固,是指在柱、墙角或门窗洞边用型钢或钢筋混凝土包角或镶边,柱、墙垛还可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套加固。

支撑或支架加固,是指对刚度差的房屋增设型钢或钢筋混凝土的支撑或支架加固。通过埋设锚杆固定压桩架,用千斤顶将桩段逐节压入土中,再将桩与基础承台浇筑在一起,以达到防震的要求。

做好室内的防震准备

1.家具物品摆放要安全

防止倾倒或掉落伤物、伤人,堵塞通道;有利于形成三角空间,便于地震发生时藏身避险;组合家具要连接,固定在地上或墙上;高大家具要固定,把悬挂的物品固定住或拿下来,顶上不要放重物;阳台护墙要清理,把杂物、花盆等拿下来;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地震时可以藏身避难;屋门口和走廊不要堆放杂物。

2.卧室的防震措施最重要

地震有时可能发生在夜晚,人在睡觉时警觉力比较差,当被地震惊醒从卧室逃往室外路线长的话,会很危险。因此,按防震要求布置卧室非常重要;床的位置要避开房梁、外墙、窗口,安放在室内坚固的内墙边;床要牢固,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加个抗震架;床要远离易倒易碎物或悬挂物。

3.仔细放置好家中的危险品

清理家里的危险品:

(1)易燃物,如汽油、煤油、油漆、酒精、稀料等。

(2)易爆品,如氧气瓶、煤气罐等。

(3)易腐蚀的化学物品,如盐酸、硫酸等。

(4)有毒物品,如杀虫剂等。

把用不着的以上物品尽早清理掉,必须留下的要存放好。

要做到防破碎,防撞击;防泄漏,防翻倒;防爆炸,防燃烧。

防震物品的准备

地震常常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时候到来,而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很可能得不到外界的救助,所以,在你经常活动的生活场所,比如说家里、办公室、车里,准备一个“防震包”是很有必要的。防震包必须结实,必须放置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一旦发生地震,外部救援尚未到达的情况下,防震包里的物品应该可以帮助受灾者度过这一关键时刻。防震包里应该准备以下物品。

1.饮用水

建议你购买一些瓶装水,并要注意保质期。如果你准备用自己的容器装水,你应该从军用品或者野营用品专门店购买那种不漏气的、专门储存食品的盛水容器。在装水之前,要用餐具专用洗涤剂和水清洗容器,并用水冲净,以免洗涤剂残留。容器内的水必须定期更换。除了水之外,还需要一些净化用的药片,比如哈拉宗、高碘甘氨酸,但在使用这些药片之前,一定要先看看瓶子上的标签并向专业人士或医护人员咨询上述药品的使用方法。

2.食品

准备足够72小时之用的听装食品或脱水食品以及听装饮料。干麦片、水果和无盐干果是很好的营养源。请注意以下几点:不要选择那些让你容易口渴的食品,选择无盐饼干、全麦麦片和富含流质的罐装食品;只储备无需冷藏、烹饪或特殊处理的食品;如果家里有婴儿或有特殊饮食需要者,也应该为他们准备好相应的食品;应该准备一些厨房用具和炊具,尤其是手动开罐器。

3.日常用品

应准备一两套替换衣服、手电筒、火柴、蜡烛、小刀、袖珍收音机、洗脸用具(香皂、肥皂、牙刷、牙膏、手巾、梳子等)、手纸(包括妇女卫生纸、有婴孩的还应准备好尿布)、个人常用防身药品(伤药、止痛药、胃药、感冒药等)、茶杯、饭盒、适量现金等。

4.其他可能用到的物品

你能想到的震时或震后可能用到的其他物品,比如塑料袋、雨衣或雨伞、绳索、口罩、手帕、急救卡片(注明姓名、地址、工作单位、电话号码、本人血型、联系人姓名等项内容以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等。

家庭应急防震准备

学习地震应急常识,制订家庭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品,准备好防震应急包,开展家庭紧急疏散、避险与撤离的演练活动。清理门口杂物,使庭院通道畅通,地震发生后便于人员撤离。将易燃、有毒、易爆物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了解地震避难场所,熟悉避难场所周围的环境,地震时沿指定路线及时疏散。

学会关闭电闸、水闸和煤气。在煤气阀的旁边放一把扳手备用,把灭火器放在便利的地方,输水皮管常安在水龙头上,用于应急灭火。

住平房的要检查房屋,拆掉高门脸、女儿墙和处理其他容易坠落的危险物体,必要的时候可以加固房屋;住楼房的要清理杂物,疏通楼道,保证地震时通道畅通无阻。手机或电话放在方便的地方,要牢记消防队、急救中心、派出所等应急单位的电话号码。

危险品,如有毒物品、可燃性液体要存放在不会被打破、不会倒的安全器具内;把各种存物架的重物移到下部;煤气灶台、烧水炉用皮带缠绕几圈安全地靠在墙边,炉灶底要固定在地板上。

事先约定好家庭成员在灾难发生时失散后的团聚地点和联络办法,避免地震后或者其他混乱情况下失去联系。

平时要了解学校和家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地震发生时可以迅速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做好日常的防震演习

日常的防震演习有助于人们在地震时快速正确地做出反应,汶川地震中,在被定为极重灾区的四川省绵阳市安县,县里的桑枣中学全校2200多名学生、100多名教师全部紧急撤离到学校的操场上,无一名师生伤亡,被人们称为“奇迹”。这是因为桑枣中学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全校师生紧急疏散演练。演练时每个班级的疏散路线都是划定好的,在每个班级内,前4排学生走教室前门、后4排学生走后门也是规定好的。防震演习在有的学生看来只是一件好玩的事情,甚至有的老师也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可是校长叶志平一直坚持疏散演练,所以才会出现大地震中的“奇迹”。

其他学校可以以桑枣中学为榜样,制订适合本校特点的紧急疏散方案,并开展演习,让每名师生都能通过这样的演练来增强脱险能力,能够在地震来临时临危不乱,并安全疏散。同时通过反复的训练,达到绷紧安全这根弦的目的。

提高师生紧急疏散、灾害救助、逃生自救及在灾难中生存的能力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家庭在平时也有必要进行防震演练,演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一分钟紧急避险

假设地震突然发生,在家里怎样避震?设定地震发生时全家人在干什么。

地震强度可设为一次破坏性地震。避震方式是室内避震,还是室外避震?根据每人平时正常生活环境,确定避震位置和方式。演习结束后计算一下时间,是否达到紧急避震的时间要求,总结经验,修改行动方案后再做演练。

2.震后紧急撤离

假设地震停止后,如何从家中撤离到安全地段,撤离时要带上防震包,青年人负责照顾老年人和孩子,要注意关上水、电、气和熄灭炉火。

3.紧急救护演习

掌握伤口消毒、止血、包扎等知识,学习人工呼吸等急救技术,了解骨折等受伤肢体的固定,以及某些特殊伤员的运送、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