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16575100000014

第14章 梦想是你激发潜能的杠杆(1)

梦想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梦想可以扭转命运的方向,梦想推动我们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殿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受梦想支配,我们有没有能力做出巨大成绩,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的梦想。

人生就是要立大志

如果人生没有目标,就好比在黑暗中远征。伟大的志向构成伟大的心灵,伟大的志向产生伟大的动力,伟大的志向成就伟大的人物。

二十世纪初,美国有个叫富兰克林的年轻人,他确立的人生志向是当美国总统。1910年,他当选为纽约的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助理部长;1920年他出任了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1921年在他39岁时突染重病,他成了一个双腿不能活动的残废人。但是富兰克林并没有因此放弃当总统的目标。

他制定了一个旁人看来十分笨拙的身体康复计划——从练习爬行开始。为了激励自己的意志,每次练爬的时候他都把家人、佣人叫到大厅来看。他说:“我不需要掩盖自己的丑态”。他虽然用尽全力爬得汗如雨下,却还赶不上刚会走的小儿子。他的妻子后来回忆说:“见他这样就像有千把尖刀刺在我的心上,可是他从来不听劝阻,坚持到底。”将近七年的坚持苦练终于使他从爬能够站立起来,虽然仅仅能够站立一小时。1928年他竞选纽约州州长成功,1933年3月4日就任了美国第32任总统,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并于1936年、1940年、1944年破例地三次连任,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长达12年伟大的美国总统。是他实行新政先将美国从经济的大萧条中解脱出来;之后又带领美国向法西斯宣战,同全世界一起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目标使他的生命力出现了超乎寻常的奇迹,他的成功就是追求志向的胜利。

其实,成功者必须怀有远大的理想,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便怎样对你。罗斯福就是从一个脆弱胆小,回答问题总是含糊不清的男孩,而最终成为美国总统的。我们应该相信,只要有远大的志向,有积极的心态,就有可能创造奇迹,也就有可能改变世界的力量。

人生就是要立大志:如果你还因为人生犹豫不决的选择而苦恼,那么,基于使命的选择就是你最正确的选择。这是伟大人物告诉我们的秘密。成功从做小事开始:天才人物并不是天生的强者,他们的竞争意识与自我创新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的奋斗逐渐形成。远离人生的泥沼:来回摇摆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成功。目标要单一,做事要专注,复杂的事可以分阶段去完成,只要你专心致志,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心有多大,你的成功就有多大

研究那些成功人士后发现,他们成功之前,往往都有自己的理想,然后追逐自己的理想。的确,一个没有理想与抱负的人,便没有未来。所以,一个人要有抱负,有理想。有了理想之后,工作就不会觉得辛苦,吃点亏也不会去计较,成功中也会增加很多力量。

约翰的父亲在马戏团工作,所以,约翰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演出。由于经常四处奔波,约翰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

中学时,有次老师叫全班同学写作文,题目是“最幸福的事”。那晚,约翰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他想象中的最幸福的人生,那就是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农场。他为此还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马厩、跑道等的位置也标得一清二楚,在这一大片农场的中央,他还设计了一栋豪华别墅。

约翰花了很多时间把作文完成后交给了老师。两天后,他拿回了自己的作文,看见上面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老师在旁边还写了一行字:抽空来见见我。

下课后,约翰带着作文去找老师:“为什么我的作文不及格呢?”

老师回答道:“你年纪这么小就做白日梦。你看,你不仅没钱,家庭也没什么背景,可是盖座农场是需要很多钱的。小孩子别太好高骛远了,我想你如果重新写一篇,理想是切实可行的,我也许会考虑重新给你打分。”

约翰闷闷不乐地回家,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就去征询父亲的意见。

父亲告诉他道:“孩子,这是非常重要的事,你要自己拿主意。”

最后,约翰决定一个字都不改,还是交回原稿。他对老师说:“即使不及格,我也不愿放弃对自己幸福的设计。”

十几年后,和约翰当初设计的一样,他真的拥有了200亩农场,农场中央有一栋豪华的别墅,别墅里面放着约翰念中学时写的那篇作文。

后来,那位老师带着学生来约翰的农场露营。在见到约翰时,老师说:“你读中学时,我曾泼过你的冷水。这些年来,我后悔对不少学生说过类似的话,幸亏你有信心坚持自己的梦想,能够大胆地规划幸福。”

心有多大,潜能就会有多大,成功就有多大。约翰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充分证明了梦想的伟大力量。美国总统威尔逊说:“我们因有梦想而伟大,所有的伟人都是梦想家。他们在春天的和风里,或是冬夜的炉火边做梦。有些人让自己的伟大梦想枯萎而凋谢,但也有人灌溉梦想,保护它们,在颠沛困顿的日子里细心培育它,直到有一天得见天日。这些是诚挚地希望自己的梦想能够实现的人,所以,请你不要放弃,相信自己,也要相信自己的梦想,不要在自己的心里轻易地否决它。”

微软的一位主管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主持面试的时候,同时有三个应征者脱颖而出。最后,主管问他们:“进微软以后,你们有什么打算?”

第一个人说:“能进这么伟大的企业工作是我的荣幸,我将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把分内的一切事情做到最好。”主管赞许地点了点头。

第二个人说:“不瞒您说,我感觉自己的压力很大,微软是一个优秀人才聚集的地方,如果我能有幸进入的话,我希望适应的这一段时期内不要犯什么错就好。”

第三个人则说:“每个人都希望有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而微软,正是一个发挥能力的好舞台,我希望能把任何一份工作都当成一个学习和积累的机会,最终成就一番大事业!”

比尔·盖茨笑着问:“那么,您所指的事业,是指什么呢?先生?”

那位应试者说:“和您一样,先生。”前两位面试者当中有一位是第三位面试者的朋友,他拼命地给第三个面试者使眼色。

没想到,比尔·盖茨说:“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既然你有雄心,我愿意为你提供这个表现自己的大舞台。”

会后,面试官不解地问比尔·盖茨:“那个人要么是个空想家,要么是个狂妄自大的家伙,即使他真的有才能,从他说的话来看,他将来即使是成功了,也不会再留在公司,为公司所用,为什么还要录取他呢?”

比尔·盖茨说:“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与他的志向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没有大志向的人,即使再有才能,也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因为他的人生已被他的鼠目寸光给羁绊住了。也许像你担心的那样,他将来有所成就的时候可能会离开微软,可是他为公司创造的利润将会比任何普通员工都大。这对我们而言,并没有失去什么。”

果然不出比尔·盖茨所料,微软在录取了这三个人之后,前两个工作都兢兢业业,成为了合格的员工,而最后一个人则工作出色,很快就进入了公司的管理层,为微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后来,离开微软后成为一家著名企业的主管。

志有多高,路就有多远!这就是一个成功者的至理名言。成功的人,都是从基层一步步走向成功金字塔的顶端的,他们的成功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秘诀,那就是,让自己拥有一颗高远的心,在广阔的舞台上点亮自己理想的明灯,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潜能,最终获得成功。

有希望和期盼,就可能发生奇迹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当旧的希望变成现实、或者消失了,就会有新的希望继续燃烧起来,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没有新陈代谢的希望存在,他的生命实际上也就失去任何意义了。”是的,只要心存希望,就会发生奇迹,就算希望茫茫无期,它也能让人的信念永存。

充满希望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这是成功力的源头。假如一个人心死了,他也就失去了搏取成功的动力。因为有了希望,凡事才有成功的可能;因为有了希望,你才会有拼搏的力量。一旦有了希望,你的人生才会有目标,你才可以在它的指引下,坚持不懈,直到获得自己的成功。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也就是给自己一个目标、一点信心、一点战胜自我的勇气。

亚历山大在远征波斯之前,将所有的财产分给了部下,其中有个大臣惊讶地问道:“陛下,您不带点什么吗?”

“我带了希望,我只带希望这个财宝。”亚历山大回答说,“是的,希望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在顺境中,他让你更有激情;在逆境中,他是你坚持下去的理由,人生因为有了希望而变得更有意义、更快乐。”

希望是引爆潜能的催化剂,是一种对未来的憧憬,是人生的活力之源。没有希望,人生就会像没有盐的饭菜一样,索然无味。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不是名利,也不是地位,而是那像火焰一般燃烧着的希望。”

有师徒两人都是盲人,以说书弹弦谋生。可是,年轻的徒弟整天唉声叹气,觉得自己是个盲人,一无是处,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以至于无法学好手艺。

后来,师傅生了一场重病。临终前,师傅对徒弟说:“有一张可以让盲眼复明的药方,我把它藏在你的琴槽中,只要你把第1000根琴弦弹断,你就能取出那个药方。但是千万要记住,你必须是尽心尽力地弹断每一根琴弦,否则,药方就会失去复明的效果。”说完,师傅就咽了气。

复明的药方?徒弟似乎看到了重见光明的那一天,他牢记师傅的遗言,一直带着复明的梦想,每天努力地弹弦。

就这样,30年过去了,徒弟在年近50岁之时,终于将第1000根琴弦弹断了,他哆哆嗦嗦地从琴槽中抠出药方,马上向城中的药铺赶去。当他满怀期望地等着取回复明的灵药时,掌柜告诉他,纸上什么也没有,那张药方只是一张白纸而已。

突然,徒弟明白了师傅的良苦用心,弹断1000根琴弦,他就学到了手艺,手艺就是药方,因为有了手艺他就有了生存的工具。

从此,徒弟更加努力地说书弹弦,成了知名艺人,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徒弟在开始的生活中,因为眼盲而对生活悲观失望,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勇气,是师傅给了他希望,给了他生活的勇气。可以说,正是这个希望才让他充实地过着每一天,也正是这个希望支撑着他学成了弹琴的手艺,最后终于活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很难说世上有什么做不了的事,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还可以是明天的现实。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希望,就像不能没有阳光、空气、水和食物一样。那么,希望到底是什么?希望是生活中某个幽暗角落里的耀眼阳光、是一直守候在你身边的人生信念,有了它,就有了生活的方向和动力,每向前一步就意味着又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确立人生航向,你才会一帆风顺

具有明确目标的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会受到他人的敬仰与关注,这是生活中的一个真理。如果一艘轮船在大海中失去了舵手,在海上打转,它很快就会耗尽燃料,无论如何也到达不了岸边。事实上,它所耗掉的燃料足以使它来往于海岸和海上好几次。

同样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明确目标而制定的确定计划,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会像一艘失去方向舵的轮船。辛勤的工作和一颗善良之心并不完全能使一个人获得成功,假使他并未在心中确定自己所希望的明确目标,他又怎能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成功呢?

如果我们将人生的成功比作一栋大厦的话,每栋高楼大厦耸立之前,一开始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可将一张张蓝图作为其明确的建筑计划。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盖房子时,事先毫无计划,想到什么就盖点什么,那将会是什么样子。所以,在你计划你的成功时,20岁时最需要做的是:明确自己人生之旅的航向。

以下是马登自述的一个故事:

多年前,有一位20岁的年轻人曾来找我商量。他表示,对于目前的工作甚不满意,希望能拥有更适合于他的终生事业,他想知道如何做才能改善他目前的情况。

“你想往何处去呢?”我这样问他。

“关于这一点,说实在的我并不清楚。”他犹豫了一会儿,继续回答道,“我根本没有思考过这件事,只是想着要到不同的地方去。”

“你做过最好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我接着问他,“你擅长什么?”

“不知道,”他回答,“这两件事,我也从来没有思索过。”

“假定现在你必须要自己做一番选择或决定,你想要做些什么呢?你最想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呢?”我追问道。

“我真的说不出来。”他相当茫然地回答,“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想做些什么。这些事情我从未思索过,虽然我也曾觉得应该好好盘算这些事才对……”

“现在我可以这样告诉你,”我这么说着,“现在你想改变目前处境,但是却不知该往何处,这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其实,你在转换工作之前应该把这些事情好好做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