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16568100000071

第71章 附录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3)

(2)农药中毒

迅速把病人转移至有毒环境的上风方向通风处。

立即脱云被污染的衣物,用微温(忌用热水)的肥皂水、稀释碱水反复冲洗体表10分钟以上(******中毒用清水冲洗)。

眼部被污染的,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冲洗10分钟。

口服农药后神志清醒的中毒者,立即催吐、洗胃,越早越彻底越好。

昏迷的中毒者出现频繁呕吐时,救护者要将他的头放低,并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在现场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待恢复呼吸心跳后,再送医院治疗。

2.传染性疾病

(1)流行性感冒

有流感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切勿带病上班或上课,以免传染他人。

流感病人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

流感病人应与家人分开吃住。

流感病人的擤鼻涕纸和吐痰纸要包好,扔进加盖的垃圾桶或直接扔进抽水马桶用水冲走。

(2)病毒性肝炎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根据病情的需要进行隔离。

对肝炎病人用过的餐具要消毒,在开水中煮15分钟以上。不要与肝炎病人共用生活用品,对其接触过的公共物品和生活物品要在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如果与肝炎病人共用同一个厕所,要用漂白粉消毒便池。

不要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人及病毒携带者共用剃刀、牙具;与乙肝病人发生性关系时,要使用避孕套或提前接种乙肝疫苗。

食品加工和销售、水源管理、托幼保教等工作岗位,不得聘用肝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

(3)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患上红眼病应及时到医院治疗。病人所有生活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病人使用的毛巾,要用蒸煮15分钟的方法进行消毒。

病人尽量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商场、游泳池、公共浴池、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以免传染他人。

病人应少看电视,防止引起眼睛疲劳而加重病情。

(4)狂犬病

被宠物咬伤、抓伤后,首先要挤出污血,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伤口至少要20分钟。最后涂擦浓度75%的酒精(药店有售)或者2%-5%的碘酒(药店有售)。只要未大量出血,切记不要包扎伤口。

尽快到疾病防控制中心或各卫生院的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第1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24小时内。

如果一处或多处皮肤被咬穿,伤口被犬的唾液污染,必须立刻注射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

将攻击人的宠物暂时单独隔离,尽快带到附近的动物医院诊断,并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

五、社会安全事件篇

1.公共场所突发险情

(1)球场骚乱事件

遇到少数人起哄、煽动闹事时,不要盲目跟从。

周围人群处于混乱时,应选择安全地点停留(如待在自己的座位上),以保证自己不被挤伤。

不要在看台上来回跑动。要迅速、有序地向自己所在看台的安全出口疏散。

远离栏杆,以免栏杆被挤折而伤及自身。

不要在看台上拥挤或翻越栏杆,以免造成人员伤亡。

疏散时应注意礼让和保护老人、儿童、妇女等弱势群体。

(2)游乐设施事故

在游玩过程中感到身体不适或难以承受时,应立即大声告知工作人员停机。

出现险情时,千万不要乱动和自行解除安全装置,应保持镇静,听从工作人员指挥,等待救援。

出现意外伤亡情况时,切忌恐慌、拥挤,应及时疏散、撤离。

(3)公共场所险情

发生拥挤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应保持镇静,在相对安全地地点做短暂停留。

人群拥挤时,要用双手抱住胸口,防止内脏被挤压受伤。

在人群中不小心跌倒时,应立即收缩身体,紧抱着头,尽量减少伤害。

注意收听广播,服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尽快就近从安全出口有序疏散。

切勿逆着人流行进或抄近路。行走时尽量靠边,保护好自己。

(4)人防工程内发生火灾时,应用毛巾、衣物、手帕等捂住口鼻,低姿、快速有序地沿着地面或侧墙,朝有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疏散。

若被火灾困在人防工程内,应通过不断敲击水管方法发出呼救信号或拨打电话报警;在有采光窗井的地方,也可进入窗井并通过窗井向外界呼救。

发生险情后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快速有序撤离,切忌在工程出口拥堵,影响出逃速度。

当工程局部发生坍塌、漏毒等意外情况时,要就近、就地利用简易防护器材进行个人防护,有秩序地转移或进行隔绝防护工作。

2.非法侵害事件

(1)街头抢劫

在人员聚集的地区遭到抢劫时,被害人应大声呼救,并尽快报警。

在僻静的地方或无力抵抗时,应保持镇静,不要与歹徒纠缠,宁可失去财物,也要保全人身安全。待处于安全状态后,尽快报警。

应尽量记清歹徒的人数、容貌、声音等特征,及作案车辆车牌号码、车型、车辆颜色和逃跑方向,并尽量留住现场见证人。

发现歹徒尾随跟踪时,应快步向明亮的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或到最近的住户按铃求援;或乘公交车、出租车离开,摆脱歹徒;或尽快拨打110电话,报警求助。

(2)入室盗窃与抢劫

发现家中被盗,应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

夜间发现有人入室盗窃,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将其制服或报警求助。

不要一时冲动,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遇到入室抢劫,在无抵抗能力的情况下,切勿激怒歹徒,应尽量与歹徒周旋,寻找机会脱身。

记住歹徒的体貌特征、人数、口音、作案工具及作案用车辆车型、车牌号码和逃跑方向。

(3)绑架

被绑架时,人质应保持冷静,设法了解自己的位置。若被蒙住双眼,可通过计数的方法,估算车辆行驶的时间和路程距离,记住转弯的次数和大致的方向,尽量用耳听取沿途的声音变化和被扣押场所周围传来的各种声音(如音乐、工地噪音等),并记住这些情况。

千万不要与绑匪发生争执,以免激怒绑匪。若绑匪问家中电话、地址,须据实相告,让家人及警方知情后实施营救。

在确保自身不会受到更大伤害的情况下,尽可能与绑匪巧妙周旋。如设法利用绑匪同意让人质与亲属通话的时机,巧妙将自己的位置、现状、绑匪等情况告诉亲属。

记住绑匪的容貌、特征、使用的车型、车牌号码及绑匪的对话内容。

采取自救措施时,要抓住任何可逃生的机会,如借机要求上厕所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乘隙逃到附近人多的地方或其他安全地方。逃脱后,要立即报警,向警方提供绑匪的有关情况。

案发后,人质亲属应立即以隐蔽的方式向警方报案,提供人质的年龄、体貌特征、生活习惯、活动规律、手机号码、随身物品、近期照片,以及绑匪使用的电话号码等。案发前后的有关反常情况,如可疑的人、可疑电话及可疑车辆等。案发后绑匪要求人质亲属做什么,如什么时间联系、在何地点以何种方式交接赎金等。

3.恐怖袭击事件

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时,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同时拨打报警救助电话,等待救援人员救助。

地铁、轻轨等人员聚集场所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时,应迅速从危险区域脱身,服从救援人员引导或按照疏散标示有序疏散。暂时无法快速疏散的,应寻找相对安全地点暂避,同时利用一切方法迅速报警救助。

遇倒塌、烟火或刺激性气味气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衣物蒙住鼻子、遮盖裸露皮肤、匍匐前进等自救手段迅速撤离。

在撤离危险区域时,应尽量向明亮、空旷和上风方向区域疏散。在建筑物中疏散时,要选择楼梯通道,不要乘坐电梯,疏散中切忌拥堵,保持有序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