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到爱的距离(影视小说版)
1628100000131

第131章

几个大夫都站在病床边。

肾内科大夫:“输了2000的血,暂时稳定。”

侯宁:“现在从b超可见,部分肠段,包括阑尾,水肿发炎,希望抗生素能发挥作用,不会坏死。”

林念初眉头紧皱,满脸担忧:“部分患者dic渡过之后发生急腹症,这也是当时那场出血热的典型症状。手术的话,病人全身症状很差,不敢冒险,但是不手术,迅速发生中毒性休克死亡……”

传染科主任急步赶过来,有些紧张地开口:“刚刚联系上孩子爸爸的单位,得知孩子爸爸已于7小时前,在中心医院猝死。他单位的人正赶过去,情况也还不太了解,我们努力联系中心医院,但因为是死亡病例,他们很紧张谨慎,现在只有管行政的办公室主任跟我们打官腔,联系不上接诊的住院医。”

手术室。

李睿完成了缝合。他用纱布一点点为孩子清洁被血液沾污了的肢体,当擦干净最后一片血迹时,他站住,望着孩子:“对不起,我没能帮到你。”

他的眼罩,瞬间被泪雾模糊。

小会议室。

程副院长、血库主任、传染科主任、林念初围坐在一起。

传染科主任:“现在虽然还没能得到死亡患儿父亲的病因,但同种病的可能很高。一家人3人中已经死亡两人,一人病危,病死率如此高的传染病,我们是不是要启动紧急措施?”

程副院长:“现在咱们已经按规定上报流行病所了,也送标本去病毒所检验了,传染科的同事还主动去联系家属寻找传染源,这些做得都很及时很正确,但关键是病情还没确定,要等上级指示。”

林念初急道:“程副院长,病毒分析结果一时半会儿是出不来的,流行所那边也还没有反应,我建议咱们自己先采取防护措施。一线接触患者的同事,要上全防护措施,隔离衣面罩,一线的同事和其他同事也应有不同层次的隔离;我们需要立刻跟传染病院交流,甚至请专家来指导;在门急诊、病房重新安排流程,专门接诊这种出血热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病房的隔离、消毒措施;还有用血的问题,如果确实是类似我在非洲经历过的那种出血热,那么,严重的出血与dic,需要医院大量的血储备。”

程副院长:“咱们得召开一下全体院务会,讨论讨论。”

传染科主任手机响,他接起来,对方是值班医生:“主任,刚刚联系上了孩子幼儿园的老师,孩子所在的5岁班,一共23人,现在有8人病假没去上学,小刘正在跟她要所有这些孩子家长的联系方式。”

传染科主任放下电话,刚要说话。

程副院长道:“你们把新情况跟流行病所再报一下。”

传染科主任:“副主任已经在报,但是现在……”

林念初急得站了起来:“按常规程序,指示回来我怕来不及啊,这个病进程快得可怕,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啊!”

手术室。

李睿一动不动地看着孩子的尸体,门口朱建华和祁宇宙急得走来走去。

观察室。

郁宁馨大声道:“王东,你给我拿隔离衣来,还有口罩、面罩,我一定要去找他!”

儿科,一家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拥着往急诊室跑,爸爸抱着孩子,儿科主治匆匆赶来,患儿的母亲抓着大夫:“孩子昨天早上就打蔫,下午2点多开始发烧,给了退烧药下去了,结果半夜突然又到40度,还哭闹肚子疼!来的路上孩子烧得都有点糊涂了!”

会议室里气氛依然紧张。

程副院长冲传染科主任和林念初道:“我们医院该做的已经做到,如果确诊是出血热,是要转传染病院。”

传染科主任:“但患儿所在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是附近居民,老百姓又大多对传染病院避之不及,大部分会首先选择选择来我院就诊,我们肯定是首诊医院,防护上必须到位。”

林念初:“而且这个病发展快症状重,表现复杂,很快进展到dic和脏器衰竭的阶段,还有可能需要紧急手术,那么在抢救上,我们在医疗条件上反而会比传染病院有更多的优势。”

程副院长烦恼地挠头:“事情要一件件办,常规在那里,现在你们跟我说这是非常规疾病,又暂时拿不出确切的证据。”

林念初:“现在一家三口二死一病危,孩子的幼儿园里,已经发现有大批感染可能!”

程副院长:“那也要等那些孩子联系上,症状确定了……”

林念初:“我们会尽快,可是同时,防护措施后续措施,也要做好啊!”

儿科急诊,儿科医生快速给患儿检查,孩子口唇苍白干涩甲床苍白,儿科医生量血压脉搏,对旁边护士交代:“体温40度8,80/50,心跳110,脉搏浅快……轻度脱水,休克征。(触诊孩子腹部)叫普外会诊,患儿腹痛,腹肌紧张。”

普外科,普外护士台的护士接起电话,应了几句,喊杨建新:“杨大夫,儿科叫会诊,孩子有急腹症体征,轻度休克。”

杨建新正答应着去,王东和穿了全套隔离衣的郁宁馨正赶过来,郁宁馨停住,问护士:“是儿科又有高烧腹痛的患儿了?”

护士点头。

郁宁馨喊杨建新,并与他保持一定距离道:“杨老师,您小心,就怕这个也是传染病!”

杨建新有些紧张:“如果是这么重的……李主任那边?哎,我先去看看!”

会议室。

此时,林念初电话再响,她接起来,几秒后立刻答:“我立刻过来,你和所有接诊医生护士学生,注意防护,尤其要避免与患者的呕吐物、唾液、泪液和血液的接触。”

林念初放下电话,对在座的各位道:“儿科新来的高烧腹痛患儿,经简单问病史,跟死亡患儿是同一幼儿园的。我现在再次要求,至少给我们一线接诊医生上全防护措施,并隔离出疑似出血热患者的专门诊室、抢救室,保护医生,也防止感染其他就诊患者!”

程副院长:“让后勤主任把所有库存防护服先都调过来给儿科用。”

林念初:“谢谢。但是我怕后面供应不足,程副院长,能不能特批尽快再进一批?还有,分开诊室和抢救用具也是必须的啊!”

程副院长:“林大夫,你是临床医生,想得太容易,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很多,包括多部门合作,是否符合政策,还有资金的动用,这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做决定的。如果判断错误,牵扯太大影响了日常工作,是要犯错误的。尤其么,我们医院现在这个情况,刚刚出了很大的事情,连凌院长都受到上级严肃批评,记过处分。上级看着,媒体盯着,现在是流感季节,幼儿园孩子一个班一半孩子没来上学也不算太奇怪,如果死亡患儿和她妈妈只是个特殊情况,这只是普通出血热,因为个人体质特殊而进程快症状重,咱们却兴师动众,引起恐慌,那么这个责任,可就太大了!还是……照常规来。大家小心一些就是。”

林念初望着程福院长,半天,才一字字问:“但如果确实是罕见毒株的出血热,我们照常规来,错过最佳时机,到时候大批患者涌入,防护措施不足,医疗资源不足,手忙脚乱,造成抢救延误,不止是患者的损失,还有可能让瘟疫蔓延——在我们医护人员之间蔓延,这责任,大不大?!”

程副院长有些犹豫,皱眉道:“我刚才已经给凌院长发信电话,他都没接。”

林念初:“今天恰好是他的手术直播演示,怎么可能接电话?”

程副院长:“以往,这些重大决定都是凌院长亲自拍板,或者金副院长,现在凌院长不在,金副院长也不在……我脱离临床多年,既然凌院长说了,万一有紧急的重大临床决策,由副院长助理、普外主任李睿做决定,那我们就听李主任的。大家也知道,李主任虽然只是副院长助理,但是最近半年,各个重点项目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决策上,都是除了凌院长之外,最能做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