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1617200000019

第19章 “日心说”创立人——哥白尼

哥白尼,伟大的“日心说”创立者。1473年,他出生在波兰一个名叫托伦的小村里,10岁丧父,靠舅父抚养成人。18岁时,哥白尼进入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天文学,1499年任罗马大学天文学教授,三年后回波兰,曾任弗伦堡大教堂僧正。他利用教堂阁楼设置天文台,自制简陋仪器,从事天文学研究长达30余年。1843年,他在临死前出版了巨著《天体运行论》。这部书详尽论述了著名的“日心说”,在世界上产生强烈反响。毛泽东多次以其举例,称“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毛泽东评点哥白尼】

历史上新的正确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哥白尼关于太阳系的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曾经被看作是错误的东西,都曾经经历艰苦的斗争,我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这样的事例。

——摘自《毛泽东?

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事实,起初,真理不是在多数人手里,而是在少数人手里。马克思恩格斯手里有真理,可是他们在开始的时候是少数。列宁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也是少数。我们党内也有这样的经验,在陈独秀统治的时候,在“左”倾路线统治的时候,真理都不在领导机关的多数人手里,而是在少数人手里。历史上的自然科学家,例如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他们的学说曾经在一个长时间内不被多数人承认,反而被看作错误的东西,当时他们是少数。

——摘自《毛泽东著作选读》(下)第835页

【哥白尼小传】

在波兰的一个名叫托伦的偏僻小村里,有一个卷发男孩,经常喜欢观察太阳。早晨,他细看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他观察太阳从头顶掠过,傍晚,又依依不舍望着夕阳在西边的地平线上慢慢落下。到了夏天的晚上,他常常一个人躺在野外的草地上,凝视着漆黑的苍穹里那数不清的星光。

这小孩名叫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2月,他诞生在这个村庄里一个默默无闻的烤面包的家庭里,十岁丧父,由舅父瓦琴洛德抚养成人。他的舅父是一个主教,家里有很多藏书,舅父给了一些天文学方面的书,他如饥似渴地读着,然后又转到不断地观察天空的星宿变化这本开卷的“书”上。

18岁时,哥白尼进了克拉科夫大学,深受数学、天文学教授A·布鲁斯基的熏陶,并立志献身天文学研究。在克拉科夫大学,哥白尼还获得了医生证书,并学会了绘画,23岁时,哥白尼前往文艺复兴的摇篮意大利,先后在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和费拉拉大学学习教会法规、法律、医学和天文学。1499年,26岁的哥白尼应聘当了罗马大学的天文学教授。

在罗马大学,哥白尼一直按照“地球中心论”来教授天文学。“地心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提出来的。公元2世纪,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又加以推演论证,使之系统化。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日月星辰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点缀宇宙的装饰品。因此,托勒密的“地心说”被教会奉为经典,统治了欧洲1000多年。

哥白尼按照这种理论教了三年以后,越来越感到怀疑。在意大利求学期间,哥白尼曾师从天文学家D·M·诺瓦拉。诺瓦拉深通古希腊著作,很赞赏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和谐观念,这给哥白尼以深刻的影响。于是,他毅然放弃了罗马大学的教授席位,30岁回波兰在当时已任大主教的舅父身边当助手,39岁时,舅父去世,哥白尼在弗龙堡大教堂任僧正,但其主要精力放在天文学研究上。为了研究工作的方便,哥白尼选定教堂西北角一个小阁楼做宿舍,并在那里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天文台,用自制的简陋仪器,坚持观察天体达30余年,他所著的《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选用了27个观察事例,其中25个就是他在这个阁楼上亲自观察记录下来的。通过细心的观察,哥白尼发现,随着观测精度的提高,要使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预报的行星位置与实际天象相吻合,这一体系必须用80个左右的均轮和本轮,繁琐复杂。在古希腊一些学者的运动思想的启发下,他决心摒弃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而提出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科学宇宙体系。

1502年7月15日至1514年5月1日期间,哥白尼写了一篇《从天体结构导出的天体运行论要释》并在挚友中传阅。该文实际上是后来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的大纲。此后,他便着手写《天体运行论》,并用了四个九年的时间检验自己的学说,不断修改和完善这部长达六卷的巨著。由于教会的反对,他踌躇了很久,直到16世纪40年代初,在他的惟一学生G·J·雷蒂库斯和其他挚友的催促下,才将这部手稿送去出版。1543年,当样书送到哥白尼处,他已处于弥留之际,据说,他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与世长辞了。这时是1543年5月26日。

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创立了科学的哥白尼日心学说。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①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②地球不是宇宙中心,而是一颗沿圆轨道围绕太阳转动的普通行星。③太阳在地球上的周年运动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的反映,行星的逆行和顺行是地球和行星共同绕日运动的结果。④地球每天绕其自转轴旋转一周,天穹的周日旋转正是由此产生。⑤月球在圆轨道绕地球转动。⑥恒星都位于遥远的恒星天上,恒星天离太阳的距离远比太阳与地球距离大得多。这一学说否定了公元2世纪托勒密建立并在此后1000多年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地心说。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一学说也存在一些缺陷,它保留了托勒密地心体系中的恒星天概念,并把太阳视为整个宇宙的中心,它恪守了天体只能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旧观念,并搬用托勒密地心体系中的部分本轮、均轮来解释行星运动实际上存在的不均匀性。后来,一些后继者陆续纠正了这些缺陷,发展了哥白尼日心说体系。

《天体运行论》所揭示的真理震撼了整个世界,这部巨著被恩格斯誉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在书中创立的日心体系揭示了地球决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的一颗普通行星,正是这一点冲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教条,根本改变了人们的宇宙观念,引起了自然科学的一场大革命。天文学也因此率先跨进了近代科学的大门。

【作者点评】

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人们不相信这是事实,哥伦布走在大街上,孩子们向他扔石块,骂他是“疯子”,这便是人类新思想的先驱者在先前所得到的待遇。一个先进的思想家,要大声地讲出自己的观点,不仅需要进行艰巨的努力,有时甚至要耗尽毕生精力去从事科学研究,而且需要非凡的勇气。在当时,迎接他们的绝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责难、咒骂,乃至于迫害。因为是新的思想,它们便那样地不合时宜,因为是新的思想,它们便会和传统的观念相悖,叫统治者怎么看也不顺眼,惟恐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而会千方百计诋毁新思想,把他们扼杀在摇篮里。

中世纪以降的欧洲,思想是教会管的。天主教会为了思想的高度一致,曾经想禁绝一切异端,包括哥白尼的学说。哥白尼呕尽毕生心血写成的巨著《天体运行论》迟迟不能出版,主要是由于教会的反对,直到哥白尼身体瘫痪了,已是垂垂待死的69岁的老人时,这本书才得以出版问世。即使这样,教会并没有停止干涉,还是千方百计地阻止新思想的传播。据说在这本书出版后,上面刊有一篇署名“无名氏”的人写的序言。序言中竟写道,此书所提出的并不是一个科学事实,而只是一套闹着玩儿的幻想。当然,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停止向前,新的思想必将冲破旧的樊笼,开辟出自己前进的道路。

毛泽东是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论述第八个问题,即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谈到关于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的,其本意是用来论证我国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毛泽东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毛泽东告诫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不要再做教皇那样的蠢事,不要压抑新生力量,不要压抑合理的意见。相同的意见要听,不相同的意见也要听,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总之,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们不能做思想上的“暴君”,否则,是会受到历史唾骂的。

这便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及毛泽东关于哥白尼的评价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