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
15342800000032

第32章 公民政治(7)

第六节 结语

如果说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分别造就了大批的农民企业家,那么村民选举和村民自治则促进了大批草根政治家的产生。正是这些草根政治家的努力给了我们一幅基层民主化的妙趣图景。当然由于区域多样性的存在,村庄精英在选举中的作用及对待选举的态度会有相当大的不同,选举中农民的热情也不是均一地分布。

在农村地区,民主本质上意味着村庄精英赢得选举并治理村务,民主是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提供给村民参与政治并监督村民委员会工作的机会。精英的参与和竞争能促进村民选举的民主质量,因为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在于选民,而竞争的存在有助于监督。

在村庄精英中,村党支部书记因其在村权力结构中特殊的地位,他或她对选举进程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他们对村民选举的基本态度是应对的,其主要行为现为对选举的控制和影响。然而,作为农村中的核心领导阶层,村党支部的权威正在受到挑战。

作者认为,村庄精英必须同时肩负两个重担,即作为村民选举的实践者和作为政治参与机制的创建者。在过去的20年里,农村政治精英已经在农村民主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民主规则的创造上也是如此。在这些实践行为中,“海选”、竞争性选举、村民代会议也许是最突出的成就,农村竞选意味着选举的竞争性增强了,选举的政治味更浓了,而且在中国农村政治文化重塑过程中,也有助于培养农民的现代民主精神。从另一个方面讲,村民代大会暗示了村庄精英角色在基层民主政治中的重要性。因此村民代大会将会对农村社会稳定作出贡献,并有利于政治协调与和解。

更重要的是,村民选举在改变了政治精英的同时也改变了流行的政治文化。村民选举使得精英更愿意接受民主理念,强化在基层民主上的务实态度。随着政治参与程度的提高,村庄精英不断增强的能力有助于提升精英的创造能力并推动基层民主。简而言之,村庄政治精英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参与政治,从社会底层发展草根民主。

正如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所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赋予这些制度以真正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农村基层的民主化,其本质是村民的民主化。村民选举与村民自治实际上是一项涉及九亿中国农民的公民政治教育运动。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平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使他(她)们逐步熟悉民主的原则、规范和程序,积累民主经验,提高农民的民主参与技能,逐渐使农民尤其是村庄政治精英成为精通“四个民主”之道的“村庄政治家”,形成所谓真正现代意义的公民意识与公民文化。基于这样的理解,村庄精英创造基层民主的行为代了公民政治的一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