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感动中学生的256个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5260000000045

第45章 一生的信任与友谊(2)

“没有。不过我们单身的时候住在一块儿。以后我们结了婚,有一段时间我们还不断行走。但很长时间我们主要只是寄圣诞卡片。当然,圣诞卡上总会加上些寒暄语——像孩子们在做什么事儿啥的——但从来没写过一封正经八百的信。这儿,这一段写得不错,“默多克说,”上面说,这些年来你的友谊对于我意味深远,远于我的言辞——因为我不大会说那种话。”默多克不自觉地点头表示赞同,”这肯定会使您感觉好受些,不是吗司机嘟嚷了一句默多克摸不着头脑的话。

默多克接着说:“我知道,我很想收到我的老朋友寄来的那样的信。”

他们快到目的地了,于是默多克跳到最后一段——“我想你会知道我在思念着你。”结尾的落款是:“你的老朋友,汤姆。”

他们在我下榻的旅馆停下车,默多克把信递还给他。”非常高兴和您交谈。”把手提箱提出汽车时,默多克说,心底却突然有了点疑惑。

“我以为您朋友的名字是爱德,”默多克说,“他为什么在落款处写的却是’汤姆‘呢?”

“这封信不是爱德写给我的,”他解释说,“我叫汤姆。这封信是在我得知他的死讯前写的。我没能发出去……我想我该早点儿写才对。”

到了旅馆,默多克没有立刻打开行李。首先,他得写封信——并立刻发出去。

加强和别人的联络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尽量挤出一些时间来吧,不要以“太忙”粉饰自己的“懒惰”。

有下就有上一天,布什在房顶上晒麦子。邻居站在院子里喊道:“布什,您在哪儿?”

“我在这儿,有什么事?”布什边干自己的事边回答说。

“请下来一下,我有话要说。”邻居又喊道。

布什好不容易从房顶上下来,来到邻居跟前。

“布什,请您借给我一碗牛奶好吗?”邻居说。

“好吧,请跟我来!”布什说完,把邻居带到了房顶。然后说道:“今天我们家母牛的奶,全让小牛犊吃光了,真对不起。”

“喂,布什,如果是这样为何不在下边说,为什么非把我领到房顶上说呢?”邻居生气地说道。

“那么,您为什么不站在院里说这话,非把我从房顶请下来说呢?这叫有下就有上。”布什回答说。

与人交往,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不要给对方找麻烦。否则,对方“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倒霉的还是你。

外出晚餐他为她拉开了门,很礼貌地让她先进入,然后自己才跟着进去。带位小姐把他们带到靠墙边的一个半月形卡座上。室内灯光幽暗,音乐柔和,大多是一对对年轻情侣在用餐。她觉得恰如他所告诉她的,这家餐厅的气氛的确不错。

他殷勤地帮她脱下外套。坐定后,她不禁又看了他一眼,发觉他也正情深款款地看着她,并对她微笑。她想,这该就是故事中所说的“白马王子”了。他大约二十五六岁,身材挺拔,面貌英俊,碧眼、卷发,说得贴切点,就像个电影明星。

她来美国才不过半年,自己从未想到过一来美国就会交到男朋友,尤其不会想到交的是美国男朋友。她和他认识刚好一个月,曾经约会过几次,但都是在校园和图书馆见面,这回他第一次约她外出晚餐。

侍者送来菜单,他仍礼貌地让她先点。她接过菜单看了看,心想,第一次和他一起吃饭,不能点太贵的东西。牛排的价钱比鸡稍贵,但比龙虾便宜得多,于是她点了一客腓力牛排,并点了一杯红酒,因为她想,在这种场合下,一杯酒更能增添罗曼蒂克的情调。

令她非常意外的是,轮到他点时,他点的却是几乎最廉价的鱿鱼三明治和炸薯条。她心想,这种东西在任何一家速食店都吃得到,为什么要到这种餐馆来吃?更使她惊奇的是,当侍者问他要用什么饮料时,他手指着已被侍者放在桌上的那杯冰水说:“水就行了。”

她在想她点的东西是不是太贵了。她尤其后悔点了那杯酒,她并不擅饮,只是为了增加气氛和情调而已,也可以说是为他而点。

在极不相称的食物和饮料下,尽管他吃得非常自然,而她却感到很不自在。面对他的三明治,她每吃一口牛排,就觉得有一份让他多花了钱的不好意思;面对他的冰水,她的酒几乎连杯子都没有动过。这杯酒非但不能增加气氛和情调,简直是件煞风景到极点的东西。

好不容易吃了不到半块牛排,放下刀叉,对面的他已将三明治和薯条全部吃完,并已叫侍者加过两次冰水。

餐毕他们继续谈话,他的兴致仍浓,但她却完全失去了谈兴,牛排和红酒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15分钟后,她说她该回家了,他没有坚持,告诉侍者结账的同时,说了一声:“两张账单。”

她没在意,一时也没深想他这话的意思。

等到侍者拿了两张账单,在他们二人面前各放一张,他迅速拿起他的那张,一面读着上面的数字“7块零5分”,一面从后裤袋内掏出皮夹子,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5元,3张1元,递给侍者,同时说:“不用找了。”侍者接过他的钱,但还站在她的面前没有离去时,她才突然惊觉,赶紧拿起自己面前的那张账单。

灯光虽很昏暗,但她还是看得很清楚,17元25美分。她打开皮包,拿出一张20元的钞票递给侍者,也和他说的一样:“不用找了。”

读者看到这里,一定以为我以上所写的是一个“极短篇”吧,不是的,那是我们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一位年轻女性文友的亲身经历。事情发生至今已经一年多了,她仍心有余悸。她说那时她刚来美国不久,既无信用卡,也未带支票簿,幸好还带着点现款,否则就出丑了。

她说她不是不知道美国人之间一起吃饭是各付各的账,她也不否定美国人这种不讲面子、不虚伪的做法,但是她说像这种刻意邀约女朋友吃饭,并特别介绍去某家餐馆,到头来却是“两张账单”,她实在难以接受。她说虽然现在还只是个学生,不会赚钱,但是他请她吃一次饭,她回请一次,也还请得起。对一个东方女孩子来说,这才像是在谈恋爱,在被人追求呢她现在的朋友中仍有些美国人,但她尽量避免答应和他们一起吃饭。她说,如果非和他们一起吃饭不可,她会很注意地听这两个字:“TwoTickets,或是TwoBills。”

“入乡随俗”是最明智的做法。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对方所熟悉的游戏规则。

要量力而行胡海想不到自己的父亲会千里迢迢地从农村老家历尽周折赶到学校。他望着满头大汗的父亲埋怨说:“您要来就该先打个电报来嘛,我也好去接您呀。”

胡海的父亲说:“傻孩子,这你就不懂了,你去接我还不耽误上课读书吗?”

胡海将他父亲引到自己的寝室安顿下来。同寝室的同学们听说胡海的父亲来了,很高兴,就商量着合伙凑钱,在一家小饭馆里为胡海的父亲接风。

埋单时,一个领头的同学掏钱,胡海的父亲就说:“这哪成呢?咋会让你们付账呢?你们都是读书的学生,你们的父母哪有那么多钱拿给你们?这钱,我出!”

同学们就说:“这不成,我们这里有规矩的,不管哪个同学的亲人来了,同寝室的同学都要为他接风的。”

胡海也说:“爹,你就算了吧,您等会儿再出钱吧,饭钱他们出,等会儿我们去卡拉OK厅唱歌,您就付这个钱好了。”

胡海的父亲听大家这么一说,也就不再说什么了。随后,就随同学们去了一家卡拉0K厅。

胡海的父亲是第一次进卡拉OK厅,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陌生。灯光很暗,茶桌儿很小、摆了茶就没什么空处了,生怕碰翻茶杯,还有不敢抽叶子烟,地下铺了红地毯,怕烟灰抖到地上给人家整脏了。室内有空调,吹得人很舒服。音乐一响,同学们对着话筒摇头扭腰一吼,不顾别人听觉的就把歌儿吼出来了胡海的父亲觉着吼得最好听的就数他儿子,唱的什么“男儿当自强”,嗓门儿挺宏亮的,还吼了什么像外国词的歌。

胡海的父亲觉着儿子是出息了,考进大学脱离了农家院,连歌也唱得这么好,真是祖上积了德!胡海的父亲就由着儿子和同学们直吼得个脸红筋胀,嗓子发哑。

就这么着在OK厅里耍了两三个钟头,见同学们都说吼够了,胡海的父亲就摸出两张10元票,对着冲茶的姑娘就喊:“喂!收茶钱!”

那姑娘就应声往台子里一晃,一会儿就来告诉他:“先生,你们这单346元。”

胡海的父亲立时脑袋就大了:“你说啥?340多?有这么贵的茶吗?”

胡海脸一红,一下拉住父亲:“爹,你别出洋相了,除了茶还要出歌钱的。”

胡海的父亲一愣:“什么歌钱?你们出了这么大的力气给他们唱,还倒过来开钱?这就怪了!那些唱戏的,不都唱了收看戏的钱么?”

胡海和同学们就给胡海爹反复解释,最后胡海爹好像弄懂了一些,把钱包里的钱全部摸出来,一点,还差27元。胡海连忙摸出自己身上带的钱凑上,交了。

胡海的父亲不知是怎么走回儿子寝室的。

与人交往的时候,热情和好客是必要的。但是,消费前,一定要先了解价格和规则,还要量力而行。

要与人为善在苏格兰的南部,有20年没下雪了,突然有一晚下了大雪。克兰赛先生很想去滑雪,可是又苦于没有雪橇。他的妻子对他说:“你的朋友米立干不是有雪橇么?我相信他一定会借给你的。”“真是好主意!”于是,克兰赛就去找他的好朋友米立干。

路上很冷,他半路走进一间酒吧,去喝一杯酒。从酒吧出来的时候,他心里想:“我希望米立干能把雪橇借给我,不过也许他会怕我把他的雪橇弄坏了。”

走着走着,他又想:“要是他自己不用,又舍不得借给我,那他真是一个无聊的家伙。”

想着想着,他心里就有点闷,好像已经被米立干拒绝了。于是他走进了另一个酒吧,渴点酒来解闷。

等他出来的时候,他就对自己说:“要是那个家伙真的不肯借给我,我一辈子也不跟他讲话。”

他到了米立干的家,已经夜深了,米立于的窗子已经没了灯光。他心里气急了,拾起一块石子,把窗玻璃打得粉碎。一会儿,米立干穿着睡衣,出现在那破了的窗口上,向街上愤怒地叫喊:“是谁把我的窗打碎了?”

“是我,混蛋!”克立赛举着拳头向米立干挥舞:“你留着你的雪橇吧,看你老子要把它打个稀烂!”

对别人,不要胡乱想像,要本着与人为善的想法和别人交往。

认错人了有一家卖布丁的商店,每年到圣诞节的时候就将许多美味布丁摆放成一排。你可以选择最适合你口味的布丁,他们甚至还允许你先品尝,然后再作决定。

海特常常想,会不会有些根本不打算买布丁的人利用这个优惠的机会白吃呢?有一天,他向女店员提出了这个问题,才得知的确有这样的事情。

“有这样一位老先生,”她说,“他几乎每星期都来这儿尝一尝每一种布丁,尽管他从来不买什么,而且,我怀疑他永远也不会买。我从去年,甚至前年就记住他了。唉,如果他想来就让他来吧,我们也欢迎。而且,我希望有更多商店可让他去品尝布丁。他看上去好像确实需要这样,我想大家都不会在乎的。”

就在她正跟海特说着话的时候,一位上了年纪的先生一瘸一拐地来到柜台前,开始兴致勃勃地仔细打量起那一排布丁。

“哎,那就是我刚刚跟你说的那位先生,”女店员轻轻地对海特说,“现在你就看着他好了。”说完,又转身对老先生说:“您想尝尝这些布丁吗,先生?您就用这把调羹好了!”

这位老先生衣着破旧,但很整洁。他接过调羹,开始急切地一个接一个地品尝布丁,只是偶尔停下来,用一块大大的手绢擦擦他发红的眼睛。

海特看到他的手绢已经完全破了。

“这种不错。”

“这种也很好,但稍稍油腻了一点。”

海特想:看起来,他真诚地相信自己最终会买下一个布丁。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是在欺骗商店。可怜的老头!也许他过去有钱来挑选自己最爱吃的布丁,如今他已家境破落,所能做到的也只是这样品尝品尝了。

海特突然动了同情心,走到老人跟前说:

“对不起,先生,能赏个脸吗?让我为您买一只布丁吧。这会让我深感欣慰的。”

听完海特的话,老先生好像被刺了一下似地往后一跳,热血冲上他那布满皱纹的脸。

“对不起,”他说,他的神态比海特根据其外表想像出的要高傲得多,“我想我跟您并不相识。您肯定是认错人了。”

说完,老先生当机立断,转身对女店员大声说道:“劳驾,把这只布丁替我包扎好,我要带走。”他指了指最大的也是最贵的一只布丁。

女店员从架子上取下布丁,开始打包。这时,他掏出一只破旧的黑色小皮夹子,开始数起他那些零散而少得可怜的钱来,然后便将它们放到柜台上。

在和陌生人交往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对方的面子。即使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方式,给对方留足面子。

收不回来了有一天一个人来找穆罕默德,倾吐他的悲伤和挫折,他因为愤怒地和朋友争论而深感自责,他对自己脱口而出的出言不逊感到很不安,问先知要怎么做才能弥补自己的过错。

穆罕默德要这个人绕着小镇走一圈,在家家户户门前的台阶上放羽毛,他叫这个人晚上把羽毛放上去,第二天早上再去一一收回来,然后把结果告诉他。

第二天这个人满脸愁容地来找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他哭丧着脸说,“昨天晚上我照你所说的话去放羽毛,可是当今天早上我回收羽毛的时候,却连一根都找不到了。”

“你所说的话也是如此,”穆罕默德解释,“一出口它们就飞了,再也收不回来了。”

说一些好听的话,取代原本恶意的批评或负面的字眼也许能够弥补伤害;然而,更聪明的做法是,随时留意我们所说的话,因为它们可能比我们想像中更具力量。

未经思考就脱口而出的话,会成为我们与人交往道路上的绊脚石。

别发脾气有一个男孩脾气很坏,劝也劝不过来,于是爸爸就决定启发他一下。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要他每次想要发脾气时,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木头篱笆上。

第一天,男孩钉了30多个钉子,代表他有30多次想发脾气。慢慢他钉的钉子减少了。也许是因为钉钉子会消耗掉一些怒气吧。

终有一天,他每天已经不想发脾气了,他就告诉爸爸,我的脾气已经变好了,不想再钉钉子了。

爸爸又交给他一个工作:如果这一天你觉得自己的脾气还不错,你就拔掉一个钉子。

拔钉子比钉钉子辛苦,过了好多天,男孩清除了所有的钉子。

“孩子,你做得很好,但看看这个木篱笆,它却留下了很多钉孔呢。发脾气就是这个样子,总会有一些疤痕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来。”

我们无须做到绝对不发脾气,而是要做到别乱发脾气,别像机关枪乱射一般伤及无辜。

交朋友

有只狐狸专门偷村里人的鸡吃,它认为这样比在森林里觅食容易多了。

有一天,这只狐狸悄悄溜进村里,遇见一只看门狗,就勾引它说:“你要是跟我到处去玩儿,就可以得到许多好吃的东西。”

狗听了,叹了口气说:“我这个主人待我十分不好,不仅饭不够吃,还整天踢我骂我的。我也受够了,跟你走吧。”

狗跟着狐狸离开了家。刚出村,狗问狐狸:“我们现在到哪儿去?”

这样,狐狸带着狗蹑手蹑脚地来到鸡舍跟前,狐狸打开门,低声对狗说:“跟我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