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感动中学生的300个心灵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5259600000029

第29章 抓住机遇展现才能(7)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2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罗素刚写完他的巨著《幸福论》,他希望以自己的思想教化引导中国人摆脱苦难。当时正值夏天,四川的天气非常闷热。罗素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上峨眉山。山路非常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此情此景,使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的罗素没有了心情观赏峨眉山的景观,而是思考起几位轿夫的心情来。他想,轿夫们一定痛恨他们几位坐轿的人,这样热的天气,还要他们抬着上山。甚至他们或许正在思考,为什么自己是拾轿的人而不是坐轿的人罗素思考着的时候,到了山腰的一个平台,陪同的人让轿夫停下来休息。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他看到轿夫们坐成行,拿出烟斗,又说又笑,讲着很开心的事情,丝毫没有怪怨天气和坐轿人的意思,也丝毫没有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悲苦的意思。他们还饶有趣味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很好奇地问罗素一些外国的事情。他们在交谈中不时发出高兴的笑声。

罗素在他的《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讲到了这个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生观点: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

莎士比亚在谈到人生的处境时曾经有过一个很经典的比喻。他说:我们的身心就是一个园圃,而我们的主观意志就是园圃的园丁。不论我们是种植奇花异草还是单独培植一种树木,还是任其荒疏,那权力都在我们自己。也就是说,你假如愿意自己是快乐幸福的,你就可以做到,权利都在你自己的手里——一切都在我们个人的主观意志之中。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喜悦。我们也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也就是说,不论我们处于什么境地,我们都可以把它当作自己的福地。成功的时候,尽情地享受成功;逆境的时候,为未来的希望快乐。

坐轿子的人未必是幸福的,抬轿子的人未必不是幸福的。

快乐是什么?快乐不是腰缠万贯的富有,不是珠光宝气的靓丽,也不是功成名就的潇洒。快乐是一种心境,快乐是一种态度。它不会因为你高贵就垂青你,也不会因为你贫贱而远离你。当你看到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一对老夫妻坐在一桌简单的饭菜前,你一箸、我一筷地相互谦让,就着几样普通的青白小菜频频举杯时,你怎能不认为他们是快乐的呢要想拥有快乐,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快乐的眼睛,并拥有乐观的思想态度。赚了快乐最重要有一对夫妻感情很好,生活优裕,聪明可爱的儿子在外地的重点大学读书。丈夫在外面开了一家公司,生意红火,没日没夜地忙碌,很少在家,儿子每逢寒暑假才回家,妻子一个人在家,终日无所事事,日子过得并不快乐。

丈夫回到家看到妻子整天闷闷不乐的样子,想想自己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妻子,想让她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就对她说:“你去亲戚朋友家串串门吧,跟她们聊聊天打打麻将,你会开心的,不要整天呆在家里,会很闷的。以前的生活是围着孩子转,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现在好了,有时间了,好好利用。”

于是,她便去亲戚朋友邻居家里串门,聊天,打麻将。果然开心了一段时间。但是话题聊完了,麻将打腻了,她又变得不开心了。

在家的这几天,妻子想了好多,她觉得丈夫说得很对,现在要好好规划一下,充分地享受生活,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下去了,要为自己而生活。

于是,丈夫回来后她对他说:“我想开间花店。这里还没有人开,一定能赚钱。而且我一直很喜欢花,以前就有过这样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去做。既能赚钱又感兴趣,一定会做得非常好的。”丈夫说:“这主意不错。只要是你喜欢就放手去做吧,我支持你!”

花店很快就开张了。妻子每天去花店做生意,她变得忙碌起来了。来买花的人很多,妻子干得很开心,还认识了不少人。看着她开心的样子,他也很开心。可是过了几个月,丈夫算了下账,发现妻子根本不是经商的料。

她经营的花店不但不赚钱,倒赔进去不少。

后来有人问他:“你老婆的那家花店还开吗?”他说:“还开。”

“是赚是赔?”他说:“赚。”“赚多少?”他神秘地一笑。经再三追问,他才悄悄告诉我:“钱是一分没赚到,赚的是快乐。”

赚了快乐,也就赚了整个生命。因为,快乐无价。把烦恼丢远一点经常烦恼的人,衰老就会过早光临。懂得简单生活的人,青春赶也赶不跑。

今天,有无数的人受着烦恼的压迫,烦恼和焦虑已成了人们难以驱逐的精神阴影。为了摆脱这个使人心灵沉重、压力重重的恶魔,许多人竟然成了醉汉和烟鬼,甚至出卖了他们的生命。

没有哪个人的智慧能够计算出由于烦恼而给个人与社会所造成的损失的总量。由于烦恼的缘故,致使一些人不堪重负,埋没了天才,过着极其平庸的日子。要说会引起失败、伤心和失望的东西,人世间莫过于烦恼了。工作不会累死人,但烦恼却能伤害好多人。做任何工作,做任何事情,不会使我们自己受到损害,但对工作的厌倦、恐惧,却使我们遭受了许多损害。一个把大量的精力和思考耗费在无谓的烦闷上的人,不可能全部地发挥他固有的能力,因此,他最终只能落得一副庸庸碌碌的境地。烦恼这个东西会泄漏一个人的精力,阻碍一个人的志向,减弱一个人真正的力量,并损害人们的健康。烦恼对一个人的工作质量会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在思想紊乱的时候,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上绝无出色的表现。因为思想紊乱,会使人失去清楚思考、合理规划的能力,脑细胞中一旦灌注了烦闷的“毒汁”以后,注意力也不再能够集中。

脑细胞常浸在血液中,从血液中吸收养料。而当血液中满载了恐惧、烦恼、愤怒、怨恨、妒忌的毒汁后,那些宝贵细胞的原形质就开始变得坚硬而易于损坏。许多孩子的母亲在孩子们身上因无谓的愤怒所耗的精力,要远远超过用在日常工作上的精力。每到晚上,她们是那么疲劳,但她们却从来没想到,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是浪费在不必要的烦恼中了。人整天处在烦恼之中,生命便消磨得很快。有些未到中年的人已经略显老相:有些年方30正当青春的女子们,脸上已布满了皱纹,这倒不是由于她们做了苦工,或者境遇的困难,而是因为日常的愤怒。这愤怒给予她们家庭的是不和谐和不快乐,给予她们自己的则是衰老。烦恼不但使人的面容衰老,还会使人的心灵衰老。有人说,烦恼好似一把凿子,在人的面孔上凿出无情的皱纹来。很多妇女为了除去面容上的皱纹,便去用按摩术、电疗法,运动和其他各种方法。但她们却不知道,对皱纹和衰老最好的补救办法、最好的万灵药却在一个人的思想里。最愚不可及的是,她们竟然为怎样消除面上的皱纹而不停地烦恼着——结果衰老越来越快。驱除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常常保持一种愉快的态度,而不要处处顾及到生活与工作的不幸方面。维持身体的健康,也是驱除烦恼的重要条件。良好的胃口、充足的睡眠和清爽的神智都能够消除许多烦恼。在病态的情况下,烦恼才最容易发生。那些身体强健的人,往往就没有烦恼侵入的缝隙,但在体质衰弱、健康不佳的人群中,烦恼最能生根滋长。如果你一察觉到恐惧、忧虑的思想要侵入你的心中,就立刻把勇敢、希望和自信放进自己的思想里,那么这些会在你的内心种植烦恼的思想种子,自然无法生长。

在烦恼的时候,你只要用希望来代替失望,用勇敢来代替沮丧,用乐观来代替悲观,用宁静来代替烦躁,用愉快来代替烦闷就够了。那样的话,烦恼在你的心灵中就无从生存了。不要轻易给自己下套子古时有一对新婚夫妇,非常相爱,邻居们都羡慕不已。

但有一天夫妻二人却相互反目,原来是丈夫让妻子从酒缸里帮自己打些酒来,妻子打开酒缸一看:只见里面有个漂亮女子的身影。她大吃一惊,于是酒也顾不得打了,便怒气冲冲地去找丈夫:“你这个不知羞耻的男人,怎么酒缸里还藏着别的女人?”

丈夫被妻子骂得摸不着头脑,于是他便亲自去看个究竟。他急忙来到后院。探头朝酒缸里一望:“这哪是什么女人?分明是个野男人嘛!”看到这些,他就气不打一处来:“明明是她偷了男人,却说是我养了女人。”于是,一场大战爆发了:她揪着他的耳朵,他拽着她的头发。两人打得不可开交,拍桌子砸板凳,锅碗瓢盆一起响,惊得左邻右舍都赶来看热闹。

其中有位邻居觉得十分奇怪,这对夫妻平时如胶似漆,恩恩爱爱,今天怎么突然大打出手?于是他进屋问清了原委。莫非酒缸里藏了两个人不成?他越发奇怪,就跑去看酒缸。嘿,里面确实藏着个男人。他出了屋门,把自己的所见全告诉了那些好奇的邻居。

这时正好有个尼姑来化斋,看到夫妻俩正在大吵大闹,她便进门相劝,问为何事这般吵闹。夫妻俩互相指责对方,女的说:“他偷野女人!”男的说:“她偷贼男子!”尼姑越听越糊涂,围观者便上前指点说:“他们家的酒缸里藏有人。”尼姑半信半疑,决定前去察看,果然发现酒缸里有个尼姑。于是,她转身就走,边走边念叨着:“罪过!罪过!”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个道士,他听说有这样的怪事,简直不可思议!于是,他也进屋走到酒缸旁,低头一看:哪有什么男人女人?不过是人在酒中的影子罢了!他感叹这帮人真是可悲至极。随后,他捡起一块石头,带领众人来到酒缸前,扬起石头砸碎了酒缸。原来,里面除了酒以外什么都没有。夫妇两人看到之后,悔恨不已。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为人处事不要给自己下套子,凡事都要三思而行,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轻易下结论,以免铸成大错,悔恨终生。让怒气自己偷偷溜走一个人因为一件小事和邻居争吵起来,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谁。最后,那人气呼呼地跑去找牧师,牧师是当地最有智慧、最公道的人。

“牧师,您来帮我们评评理吧!我那邻居简直是一堆狗屎!他竟然……”那个人怨气冲冲,一见到牧师就开始了他的抱怨和指责,正要大肆指责邻居的不对,就被牧师打断了。

牧师说:“对不起,正巧我现在有事,麻烦你先回去,明天再说吧。”

第二天一大早,那人又愤愤不平地来了,不过,显然没有昨天那么生气了。“今天,您一定要帮我评出个是非对错,那个人简直是……”他又开始数落起别人的劣行。

牧师不快不慢地说:“你的怒气还是没有消除,等你心平气和后再说吧!正好我的事情还没有办好。”

一连好几天,那个人都没有来找牧师了。牧师在前往布道的路上遇到了那个人,他正在农田里忙碌着,他的心情显然平静了许多。

牧师问道:“现在,你还需要我来评理吗?”说完,微笑地看着对方。

那个人羞愧地笑了笑,说:“我已经心平气和了!现在想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值得生气的。”

牧师仍然不快不慢地说:“这就对了,我不急于和你说这件事情就是想给你时间消消气啊!记住:不要在气头上说话或行动。”

怒气有时候会自己溜走,稍稍耐心地等一下,不必急着发作。否则会惹出更多的怒气,付出更大的代价。

面对事情,心平气和方能化解一切矛盾。人生路上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磕磕绊绊也少不了,是心平气和地去化解还是怒气冲天的去对待,往往一件小事就能决定今后的命运如何。承担责任在法国的一个城市,罗伯特的孩子小杰克在自家花园里玩足球,兴奋之下,把足球踢到邻居花园中,打烂了一盆玫瑰花。小杰克怯怯地告诉爸爸,叫爸爸去拾球,可罗伯特却要小杰克自己去,首先要道歉,还要拿上一盆同样的花作为赔偿。

小杰克不得已捧着花不情愿地一步一步走向邻居家。邻居是一位70岁的老汉卢克,卢克看着小杰克泪水盈盈的样子,非但没有责备孩子,没有留下花,还从屋里拿了一包巧克力送给小杰克。

罗伯特见儿子回到家里,小脸蛋泪水未干,可掩饰不住喜悦,又见儿子手里多了巧克力,知悉内情的罗伯特径直去找老卢克,对他说:“卢克先生,我儿子犯了错,我想教育他,请你配合,犯错的孩子不应得到奖励。”然后他又要儿子拿着巧克力和鲜花送给卢克爷爷。

一天之后,罗伯特才借着一次机会奖励巧克力给儿子。

罗伯特的做法似乎有点过火,但他是对的,对孩子明显的错误,明知故犯的错误,性质严重的错误,一定要严肃批评,井让其承担责任,直到他改正为止。有一种自卑叫自信一个人被公认为是全班最胆小最怯懦者,大学毕业时大家挥手告别,许多人预言十年后相聚他不会有什么大作为,普通的人,普通的生活,庸庸碌碌的一生。

十年一瞬而过,十年后的相聚如期举行。当年许多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同学如今被生活改变成了一言不发的旁观者,许多才华横溢认为一出校门即可拥有一切的同学因苦苦挣扎而终无意料之中的成功有些垂头丧气,只有他——那个被公认为将是最失败者,还是和当年一样平凡得如一粒尘土,不出众,不显眼,也不高谈阔论。

聚会到了高潮,每人依次上台讲述自己的现状和理想,还有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大多数人目前的生活状况不如当年跨出校门时理想,对目前生活满意者几乎没有。

他上台说道:“我目前拥有数家公司,总资产上亿元,远远超出当年走出校门时的理想。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我认为离那些我所欣赏的成功者还很遥远。是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走向社会,我一直很自卑,感觉每个人都有特长,都比我强。所以我要努力学习每一个人的特长,并且丢掉自己的缺点。但是,我发现无论我如何努力也总是无法赶上所有的人,所以我就一直自卑下去。因为自卑,我把远大理想埋在心底,努力做好手头的每一件小事:因为自卑,我把所有伟大目标转化成向别人学习的一点点的进步。进步一点,有一点战胜自卑的理由,同时又会发现一个自卑的借口。这样,永远让自己处在自卑之中,我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长久的沉默之后,优秀者或平凡者们才明白了自己竟然失败于自信。因为自信,总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所以不肯虚心求教,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因为自信,目光一直看向远方,却忽略了脚下的道路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学会自卑,为了生命中期望已久的成功。从某种角度说,当自卑化成了谦虚,化成了上进的动力的时候,自卑又何尝不是一种自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