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5258800000004

第4章 母爱如水(3)

护士小姐把她的孩子抱来给她看,她们觉得虽然母亲是植物人,但是也应该让母子见面。她们惊喜地发现她胸前濡湿一片,有乳汁分泌。她们小心翼翼地把婴儿的嘴贴上去。随着婴儿本能地吸吮,她脸上的肌肤竟然在微微颤动,那分明是在笑啊。此后,每当护士把孩子抱来吃奶时,她的脸上都会出现这种幸福洋溢的表情,有时嘴里还会发出含混不清的音节,一如一位快乐的母亲在对着婴儿呢喃细语。神经科医生以此推论:她的大脑可能一直是有意识的、清醒的,只是神经中枢的连接出了问题,使她失去了语言与行为能力,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受。

她的身体早已虚弱到了极点。母乳喂养,只能加速她的衰竭。可是,谁又能忍心剥夺她这样的一位母亲哺乳的权利三个月后,又一次让孩子吃得饱饱的,她终于平静、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很多人都想领养她的孩子。几经权衡,我们还是选择了儿童福利院。福利院的老院长说,他们不会让这个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否则就对不起他妈妈。

依据有关的政策,她的丧葬费只有几百元,这是不能把一个人体面地打发上路的。交警队事故科的同事,凑了两千元钱,请护士小组们给她买几件新衣服。护士长却说:“不用了,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那一天,医院所有已经做了母亲的和将来会做母亲的人,都去送她。护士长还说,她入院时体重121斤,分娩后体重86斤,临终前的体重只有63斤。她是在用自己的血肉孕育、哺育这个孩子。本来她生下他后,就可以”走“的,可是她怕自己的孩子没有奶吃,怕他觉得孤独,又坚持着在人生路上陪他走了一段。

后来护士们用这点钱给她买了一块平价墓地。没有她的名字,没有她的生平,所以墓碑上只有一行文字:“一个全身上下都闪烁着母爱光辉的女人。“母爱可以创造奇迹,就像文中的母亲,即使变成植物人,也要孕育、哺育自己的孩子。这份爱令人动容,感人肺腑。清醒一刻灾难从来不会动用怜悯去选择施虐对象。

她是一个疯女人,她的神志常常处于浑噩状态,每每遇到惊吓就会失常,要么瘫痪、要么发狂。这天晚上,她和三个儿女或躺或坐地挤在一张床上看电视。晚上9点多了,她想起还没有喂猪,在穿过堂屋去厨房拿猪食时,突然发现房顶簌簌地向下掉泥灰,她便走到门外,想看个究竟。她刚走到门外,就看到房子化雪一样慢慢往下塌。

前一天,当地下过一场大雨,她家的土坯房当时被水淹了,连墙根都泡软了,但她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房子会出现什么异常。她一下怔呆住了,脑子一片空白,只感觉自己似乎要晕倒。她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一遍遍在心里提醒着自己:“不能晕倒。“突然,一片混沌中传来小女儿的呼叫声:“妈妈!快帮我撑起!“她一下清醒过来,意识到三个儿女在房间里。她急忙问:“你们有事没有?”这时候,她听到大儿子的回应:“妈妈,我们都还活着。“确定三个孩子都还活着,她立刻扯开嗓子喊人救命,但那天晚上她的丈夫不在家,附近的邻居也都外出了。漆黑的夜色中,喊叫声悲切、凄凉、无助。喊叫了一会儿,只有风声回应着她,她等不及了,决定自己救孩子。她开始顺着孩子们的声音疯狂地扒残垣、瓦片和泥土。她一边疯狂地扒着,一边和几个孩子轮流着说话。

她问大儿子:“儿子,你们有事没有?”大儿子回应着她:“妈妈,我们都还活着!“这时候,她听到小女儿忐忑的声音:“哥哥,是不是下冰雹了?”她听到大儿子镇定地回应着妹妹:“不是,是房子垮了。别怕,妈妈在救我们!“她又听到小儿子虚弱的声音:“哥哥,我吸不了气了!“她再次听到大儿子镇定的回应:“别怕,有哥哥在呢!“她终于知道,灾难发生后,她大儿子的手脚虽然都被木头压住,右手臂还插进了一颗钉子,但仍然强挺着用身体顶住垮塌下来的横粱,用身体撑起了一片高不过20厘米的狭小空间,将弟弟妹妹护在了身下。

孩子们命悬生死让她更加忐忑,她更加疯狂地扒,泪水劈啪滚落着。她感觉自己的双手越来越疼,脚也开始发软,她一边继续扒着,一边鼓励着自己:“不能晕倒!“灾难撕破那晚的安宁,鲜血染红了那晚的夜色。终于,她看到了纱帐,知道挖到床了。她一把撕开纱帐,将三个孩子一一救了出来。

这个事件发生在2005年9月13日的璧山县大兴镇万民村,那位身患精神病的母亲的名字非常普通——安昌贤。

灾难可以夺走一个人清醒的神志,但永远夺不走一颗母亲的心。猝不及防的灾难常常让人们变得异常渺小,但常常也是唤醒那些平日里被埋藏起来的人性之光铿锵、凛然和鲜亮的时刻。

即使神志不清,但母性依然存在;尽管赤手空拳,但母亲仍然救出了孩子。这就是母亲,瘦弱的身躯里蕴藏的无穷的力量。勇敢是母亲的本能年5月18日下午,辽宁省新民市华美小区50栋四层一户居民家里,静谧,和谐。

女主人单丽新在卫生间里洗衣服,丈夫张先生在卧室里接听一个电话,三岁的女儿正在那张小床上睡觉,单丽新的母亲在厨房里为一家人准备晚餐。

点半左右,当单母偶然推开卧室的房门时,发现床竟是空着的,三岁的外孙女儿不见了。正在卫生间洗衣服的单丽新与丈夫听到母亲的叫喊后大吃一惊,急忙四处寻找。女儿的床挨着窗户,窗户是开着的,顺着窗户从四楼向下看时,一家人心痛欲碎,他们看到了从窗户失足摔到二楼屋顶的女儿。

此时,不懂事的女儿正啼哭着一点一点爬向屋檐的边缘。形势千钧一发。

看着爬向死亡边缘的女儿,赤着脚的单丽新不顾一切地就要从窗口跳下去。母亲拽住她的衣服,说:“闺女,你可千万不能跳啊!“单丽新哭着说:“妈,我也要我闺女!“说完,这位年轻母亲如一只轻盈的蝴蝶,从12米的高空飘然而下。

当老母亲再次睁开眼睛时,她看到,三楼铁窗护栏上挂着半截血淋淋的手指头。

从12米高空跳下后,单丽新一把拽住距离屋檐只有半米的女儿,把她搂在怀里。

这是二楼与三楼之间的一块很狭窄的平台,前面是半空,后面是三楼居民设置的防盗铁栅栏。单丽新进退不得,只能抱着孩子蹲在那里。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女儿的内外衣黏糊糊的都是血,但孩子并没有受伤,哪来的血?这一刻,她才突然发现自己的右手小拇指没了半截。一阵钻心的疼痛随之而来。

搂着怀中哇哇大哭的孩子,单丽新也像个孩子似的对楼上的母亲大喊:“妈,我的手指没了,怎么办啊!“妈妈在楼上哭着安慰她说:“不怕,不怕,能接上,千万别慌。“分钟后,三楼的一户居民闻讯赶回来了。这家的主人毫不犹豫地用斧头劈开自家铁窗栅栏,救出了这对母女。

事后,单丽新说:“当时没有时间想什么,听到女儿的哭声,我的心都要碎了,我就跳下去了。“母亲的勇敢不需要理由,因为这是她的本能。

母亲不会考虑自己的安危,只要孩子平安无事,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母爱是一种本能,让母亲变得勇敢。亲情的速度和长度这是一则曾炒得沸沸扬扬的新闻。说的是一位母亲,当她从菜市场买完菜回家时,在自家楼房的马路对面,瞥见3岁的儿子正爬到没有栏杆的阳台上。幸好,在她盯着儿子发呆时,儿子也惊喜地发现了她。她朝儿子摆了摆手,示意儿子赶紧爬下阳台。儿子毕竟才3岁,哪懂得她的心思啊,他只认为妈妈要抱他,便做出了一个拥抱的姿势向她扑来。

人们都惊呆了。谁也没有想到,有一道黑色的旋风,从他们眼前呼啸而过,穿过马路,向孩子坠落的地方奔去。黑色的旋风,正是她。此时,她正跌坐在地上,而她3岁的儿子正在她怀里哇哇大哭。儿子安然无恙,她却脸色苍白。

人们又一次惊呆了。要知道,在极短的时间从马路那边跑到马路这边并稳稳地接住儿子,是根本不可能的,可奇迹就发生在眼皮底下,容不得人们怀疑。

第二天,日报的头版有一行醒目的文字告诉了人们答案:亲情的速度无法衡量。

这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讲的是一位探险家,他决心用自己厚实的脚板去丈量苍茫的大漠戈壁,去体验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去攀登无限雄奇的崇山峻岭。告别了自己的妻儿,他出发了。凭着坚强的意志和执著的精神,他就要走完计划的路线了。突然,他想给家里挂个电话,报个平安。接电话的是妻子。妻子在电话中哭着说分别时送的玫瑰早就枯萎了,他若再不回来,恐怕花瓶里就要插进别人送的鲜花了。而他的儿子也在一旁哭着叫爸爸,儿子还说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你说我考了一百分就带我去公园玩的,我现在都拿了六个一百了,可你还不回来。

探险家放下电话,已是泪流满面。就这样,他放弃了。

在他舒适的家中,他拥着娇小的妻子和乖巧的儿子,眼角流着滚烫的泪水。这泪水是苦涩的,但更多的是甜蜜和温馨。

人们为这个即将到达成功彼岸的探险家感到惋惜和不值,可人们却无从知道,在探险日记的最后一页写着这样一句令人震撼的话:

山再高路再远,双脚总能丈量;而亲情,可能很近,却永远无法丈量。

没有人能说清亲情到底是什么,也没有人能查明亲情所蕴含的力量与速度究竟有多大,其实这些对亲情来说都没有什么必要查明与说清,因为在伟大的亲情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