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无影灯:渡边淳一写尽病态情欲
15107200000008

第8章

从那里一直向下开去,快到达脐部时,则向右划了一个半圆的弧形,然后,重新恢复直线,直达下腹部。这是胃切除常用的方法。殷红的鲜血立刻追着手术刀流了出来。

“止血钳!”

直江麻利地用止血钳止住从刀口冒出来的血,动作从容准确,毫无多余之举。仅用数分钟,所有出血部位全被止住。直江又操起手术刀来。

剖开皮肤,割开腹肌之后还有一层强韧的白色腹膜。伦子用筋钩扒开刀口。直江用镊子捏起腹膜的一端,用刀尖轻轻一戳,那里立刻出现了一个小洞,这时已经可以看见肠子了。

“腹膜钳子!”

直江迅速将一把钳子插进刚才那个小洞的右端,又向左端插了一把,拎起了腹膜,这时,伦子马上把筋钩移向这里。其实,直江并未下令,只是彼此之间达到了心领神会的地步。

腹膜钳进入之处成了桥头堡,直线剪便顺势向上下两方开去。

于是,覆盖着皮肤、肌肉、腹膜的三个层次被切开了,腹腔内的全貌便暴露在灯光之下。

胃从左上向右下斜挂着,在其上端和下端,支撑胃的肠间膜已成粉红色,再往下便是盘成一团的十米多长的小肠。

石仓由藏的肚子中央切开了三十多厘米长的直线,从腹部暴露出来胃肠,但他仍然熟睡着,一动不动。

直江察看了一会儿胃肠状况之后,好像下了决心似的把戴着胶皮手套的手插进了腹腔。从皮肤上方触摸到的硬结,同估计的一样,沿着胃的下端呈缓慢的曲线,扩散成板状,其尖端已经达到胃同十二指肠相连接的幽门部位。胃的下端即大弯部是胃囊最宽的地方,即使这里发生癌变,对于食物的通过也毫无影响。这一点就是由藏一直没有发觉症状,因而放松诊查,以致造成耽误治疗的最大原因。

“唔……”

直江的手搭在患者的胃上,低声哼了一下。癌并没仅仅停留在胃壁上,现在已扩散到胃下端呈网眼状的肠间膜淋巴结上了。

这里肿胀得厉害,有一部分甚至扩散到了大肠。另外,胃的大弯一带已和肠间膜与后腹膜黏连、硬化。癌细胞业已明显地扩散到整个腹腔了。

从胃壁到肠间膜、大肠、后腹膜,直江认真逐一触摸,进行核查。他从肿起的淋巴结上取下切片标本,并拿起胃来仔细观察一遍。然后分开肠子,从后腹膜一直探索到最后面的脊椎。他边观察边触摸,仿佛要把实际感受牢牢记住似的频频点头。他的目光毫无疏漏,与其说那是为人治病的医生的眼神,不如说是把肉体当作材料的研究者的目光。

直江抬起头,从腹腔中抽出手来,这时是三点十分,从开腹到现在已经过了四十分钟。

其间,除切除了两处淋巴结之外,像样的手术一件也没做。

三十多分钟的时间,只是把由藏的腹内用眼和手搜索了一遍。

“弄清啦,缝合吧!”

一瞬间,伦子被一个奇妙的想法困扰了。难道说,把别人的肚子拨弄了一遍之后,说声“弄清啦”就算完事吗?然而,直江却是心满意足似的凝视着腹腔。肠子自身蠕动着渐渐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缝合刀口后,肠子会自然复位的。

“彻底完了。”

直江低声自语。伦子知道医师们常把癌细胞完全转移称为“彻底完了”。

“真的不行了?”

“顶多再活两个月。”

“竟然严重到……”

“都扩散到胰脏上了。”

直江这么说着,眼光里充满自信。

“四号丝线!”

接过缝针后,他就像什么事情也未曾发生似的捏拢左右腹膜,穿起线来。

待腹膜、皮肤缝完后已是三点二十分了。

一般给胃做手术要花费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左右。按照这个速度,好像手术过快了。

“血压如何?”

“无异常。”

小桥看着血压计回答说。

“因为他没有失血。”

直江苦笑着,从刀口抽回手,伦子马上转到他的身后,为他解开手术衣的后带。

“让他再这么睡上三十分钟左右!”

“是。”

“输液只用百分之五葡萄糖就行。”

“这个切片怎么处理?”一个护士递过来装在盘尼西林小瓶里有小豆粒大小的淋巴结切片。

“把它作为标本。”

直江接过小瓶,擦掉额上冒出来的汗珠,然后走向医师办公室去换衣服。

大约经过了一个小时,石仓由藏从麻醉状态中醒过来,时间为四点三十分。那时,直江正在门诊室为一个因交通事故受伤的患者诊治。这个患者在乘坐出租汽车遇红灯信号停车时,被一辆从后面开来的汽车撞上了,颈部受到震颤,即患了所谓头部震颤症。

患者说手指虽无麻痹感,但颈部疼痛,头发晕。

直江为他诊察一番后,要他去照X光片,然后走向病房。

石仓由藏的身子深深地埋在柔软的病床上。

直江一到,他立刻睁开了眼,微微笑了。

“你醒啦?”

“大夫,太谢谢您啦!”

由于麻醉时嘴里插过胶管,由藏的声音有点沙哑,但并不显得多么难受。

直江给他号脉,并观察了输液情况。

由藏身边有长子夫妇和一个孙女陪伴。

“坏肉全都摘掉了吧?”

“摘除是摘除了,但有一部分很难摘除,不能说全都除净了。不过,不好的地方全都拿掉了。”

直江边说边从伦子手里接过听诊器放到由藏胸前。

由藏刚想说什么立即住了口闭上了眼。心音并无异常——手术后小桥也曾这么报告过。即使没有这个报告,仅剖腹和缝合的操作也不可能使心脏发生异常变化。

拿开听诊器,直江又看了患者的眼和舌头。和手术前相比毫无变化。

“不用担心,再来一次静养吧!”

“大夫,到什么时候我才能吃米饭?”

“过四天你就可以喝米粥啦!”

“四天?这期间会很疼吗?”

“因为切除了胃,就须忍耐点啊。”

“他们两人大吵大嚷说:若是再动手术就得死。我最初就认为切掉胃的一部分算得了什么,到底是我说对了。”由藏自豪地望了望儿子和儿媳,说,“我活到这把年纪,不曾得过什么大病,我敢跟年轻人比试比试,我是不会输给他们的。”

直江连连点头。

“那么,什么时候我能下床走路?”

“要在十多天以后。”

“要十天的。”

由藏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像是数着日子。

“那么,出院得在什么时候呢?”

“爸爸!”

儿媳实在忍耐不住,叫了一声。

“您说多了会疲劳的!”

“二月份我可以出院了吧?”

“那么远的日子,现在还说不清。”

“倒也是。”

由藏坦然同意了。

“好吧,再见!”

“谢谢大夫!”

家属们鞠躬致谢,由藏也在家属身后从枕头上微微抬起头来致意。

高价病房走廊的一角,摆着观叶植物的花盆,墙壁雪白洁净。

“您那么说能行吗?”

伦子比直江错后一步走着,不安地问。

“没办法呀。”

“我们也要这么说吗?”

“当然!”

直江直视前方回答说,两手插进白大褂衣袋里。

那位门诊患者仍旧呆呆地坐在圆椅上。病历上写着五十五岁,但他两鬓已明显斑白,头发稀疏,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得多。

“您在哪儿上班?”

“东京都政府。”

这位叫作桑名的人手捂着脖子回答说。

“您现在……”

“刚刚拍了张片子。”

X光线医师很快拿来了一张片子插到观察箱上。

X光照片分正面、斜面、前屈、后屈等六个部分,全部正常。

“颈骨方面用不着担心。”

直江一边往病历上填写医生意见一边说道。

“可是,有点疼。”

桑名一本正经地观察着插在观察箱里的自己的骨骼图像。颈部由七块颈骨组成,再往上就是头骨,有个白色的大阴影。

“当颈部摇转的瞬间,其肌肉受抻,里面的血管和肌膜会部分损伤,因此,颈根部会出现酸痛,但并不是骨折或脱臼。”

“这么说,依然是头部震颤症啦?”

“震颤这一词是表达受伤动机的词,作为专门的病名很不妥帖。总之,颈部在空间像鞭子那样柔软颤动,被闪了一下,说它是震颤症也并非不可,然而我从不使用这种叫法。”

“那么,该怎么叫好呢?”

“按理该叫颈椎扭伤。”

“扭伤?”

桑名又一次仔细地看了看X光底片。

颚骨的前方有一排牙齿,其中特别明显的就是那颗金牙。

桑名一边看一边捂着脖子。

“总之,支撑这些骨头的环节暂时松动了。”

直江说这话时,门口出现了警官和一个年轻人。三天前的夜晚,这位警官曾送过来一个满脸是血的醉汉,因而相识。

“怎么样,大夫?”

“并不严重,不过,要一个月后才能痊愈。”

“需要住院吗?”

“没有必要,静静地休养两三天就行了。不过这种扭伤经过一天以后,反而会加剧疼痛的。”

“骨头方面怎么样?”

“都很正常。”

“听说骨头没事!”

警官向木然站在身后的青年说。青年穿着黄底绿条纹的花哨毛衣。

“你就是撞车人?”

直江问他时,青年像受惊了似的抬起头。

“住在哪里?”

“世田谷区三轩茶屋……”青年报完地址,然后说他是L大学的二年级学生。

“是你的车撞的?”

“他开的是辆流线型的赛车,被撞的一方仅坏了保险杠,而他自己的车却坏了前车灯和不少零件。”警官代他答道。

“肯定是加入保险的喽?”

“是的。”青年仍侧着脸回答。

伦子在一旁迅速地把青年的住址和电话号码记到病历卡片上。

“要打针啦。”

桑名回过头来看了青年一眼,然后走向旁边的治疗室去了。

“我还要详细调查一些事,你先到候诊室去等一等。”

听了警官的指示,青年走出房间。直江在病历上写上病名和诊断经过。

“大夫,上次被塞进厕所的那小伙子还老实吗?”

“还行。”

“他的伙伴们来过吗?”

“好像来过一次,不过,我没见到。”

“是吗,我总觉得后来会给您找些什么麻烦,实在放心不下。”

“是找了些麻烦。”

“怎么?”警官为这句一针见血的话着了慌。

“发生了什么事?”

“住院时,预支的那三万日元押金,眼看就用完了。”

“是吗?”警官突然听到医疗费的事,仿佛是自己的事一样惶恐了,“患者知道这件事吗?”

“他当然知道,可就是不想掏钱。”

“还剩多少钱?”

“昨天听会计说还能住两天。”

“两天?”

“他住的病房一天要三千日元,三万日元的押金很快就用光,若不是我告诉不要给他头部拍片,恐怕……”

“对不起!”

“你代他道歉又能怎样呢?”

“是啊,这伙人难道能没钱?”

“当初对他明确讲过,押金用完马上出院。”

“现在伤口如何?”

“个别部位正在化脓。”

“化脓了?”

“即使出院了,他还可以在门诊上治疗。”

直江说完站起身来,用消毒液洗了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