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丛书-生活小窍门(一)
15086100000133

第133章 鎏金是怎么回事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正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始建于1958年,虽经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淋,但毛主席手书的“人民英雄水垂不朽”八个大字至今仍金光闪闪。

你可能会问:那金光四射的大字是怎样制作的呢?年长的人会告诉你,这是用“鎏金”的方法制作的。

“鎏金”是我们祖先早就使用的一种加工方法。利用水银能溶解金属的性质,在400C的高温下,把黄金溶解到液态水银里,一般1两黄金要用7两水银,得到一种银白色黏乎乎的东西,人们叫它金泥。把题词放大后制成铜字,去掉表面的铜锈和污垢后,用小棍蘸着金泥和浓硝酸(浓度大约是70%)涂到铜字表面,再用毛刷蘸稀硝酸(浓度是50%)把铜字表面的金泥刷匀,然后用炭火盆反复烘烤,使金泥中的水银慢慢蒸发,并不断锤打,铜字表面渐渐由白变黄,在铜字表面留下一薄层黄金。最后,再用皂角水刷洗,经玛瑙压子压磨,就得到鎏金字了。除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外,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故宫角楼、天坛的宝顶也都是鎏金的。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有一处庙宇,屋顶上有八条金龙,整个屋顶都是鎏金的,为建这座庙宇,共耗用黄金2万两,现在仍熠熠生辉。

黄金是非常稳定的金属,它很难被其他物质腐蚀,能长时间保持金黄色的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