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5-6年级,决定孩子前途的关键期
15076100000027

第27章 巩固亲子关系的关键期——和5-6年级孩子沟通是一门高深的艺术(2)

当然,在与孩子谈心的过程中,父母还可以多增加一些肢体语言,如拍拍孩子的肩膀、拉着孩子的手等,来增强谈话的效果。

另外,通过谈心,父母还能让孩子知道,虽然他犯了错误,但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只要他勇于改正错误,他永远都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当孩子明白了这些道理后,他们自然愿意与父母合作,愿意主动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多找机会给孩子倾诉

“我想要走进你的世界,可是你却紧闭心扉;我想让你进入我的世界,你却总是在门外徘徊。”这是一位无法与孩子进入沟通的母亲所发出的无奈的呼喊。其实,与处于青春早期的5-6年级孩子存在的沟通障碍的家长,确实不在少数。

青春期是人的第二个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十分敏感的,他们渴望成熟,但是又不愿意向长辈倾诉自己的想法。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就像羽翼未丰却渴望飞翔的小鸟,如果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将影响到他的一生。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并不像他们所表现得那样孤僻,不愿与人亲近,他们的内心十分渴望父母的理解,渴望能与别人交流。所以,这个时候,如果细心的家长能够察觉孩子出现的变化,并且能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到孩子心理动态,这样不但成为他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就可以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

聪明的父母与其做一个高明的说者,不如做一个高明的听者。

孩子放学回家时,看到妈妈正做厨房做饭。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妈,告诉你一件事……”

孩子的话还没说,妈妈就喝道去做作业,显然孩子只得灰溜溜地回房间做作业。

当一个人受到委屈或者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心中的怨气和不满会越积越多,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家长们由于工作忙、家务多,经常会不理解孩子的心声,常常对孩子的述说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孩子也会有不顺心的事,也有感到委屈的时候。如果家长能仔细聆听孩子的倾诉,并能正确的疏导,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做。做父母的,要用爱的耳朵去倾听,从而理解孩子的心声。所以家长最好每天拿出点时间来,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心里话。

如果多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就能化解他心中的不满与委屈,使他不再坚持满足原来的某些要求。父母应该出于对孩子的赏识,给孩子一些宽容和理解,心平气和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做有益的交谈。你可以说:“说说今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或是说说今天学校里的事情吧!”

青春期的孩子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极大的变化。平时爱说话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不言,不愿意对家长敞露他们的心声,有的孩子还会变得孤僻。这是孩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心理过程,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青春期锁闭心理”。这种心里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但会使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更严重的是容易造成孩子心里的缺陷。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青少年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了希望被人理解的的强烈愿望。

作为父母,一定要正视孩子的这种行为,理解孩子,不能唠叨起来没完没了,而是少说多听,放下长辈的架子,蹲下身,心平气和地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这就是为什么狄斯里说:“大自然赋予我们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这是否在暗示人们,上帝希望我们多倾听?”那么在亲子间的倾听,父母该如何做好?

第一步:停下来

当我们要做一件重要的工作之前,是不是先得把其他的事情停下来?你不可能一边演算习题一边看电视,也不可能在与人聊天的同时写一份重要的文件,那么听孩子说话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这里“停下来”有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个含义:最好停下手头会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全神贯注听孩子说话。这本身就是尊重孩子的态度,同时也能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准备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些父母一边做着自己的事,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与孩子说话,因为心思不集中,交流很难畅通,甚至可能造成某种误解,伤害孩子的感情,而父母自己也容易疲倦烦躁。父母应该坐下来,用眼睛注视着孩子,微笑着静静听孩子倾述;父母作为倾听者所给予孩子的关注、尊重和时间,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

第二个含义是:在心理上停下来。有些父母听孩子说话前,先存在一种心理定势:孩子说功课难,肯定是他不用心;抱怨老师,一定又在学校里犯了什么事。在这种心理定势的驱使下,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父母在与孩子交流之前,在把手头工作停下来的同时也要把自己心理上的种种成见、偏见抛开。在这一刻,父母的心理应该是一张白纸,对孩子所说的东西不妨先全盘接受,而不是急着用自己的想法加以评判和批驳。用成人的想法去评判孩子是一件愚蠢的事,孩子最令人惊异也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他们是全新的,他们的头脑总是充满着新鲜的想法、观念和情结,这些东西对成年人来说可能已经非常陌生了。那么,到底是用“胡言乱语”一类的评价把它们扼杀好呢,还是与孩子一起分享这些美好而新鲜的感觉好呢?

一位母亲谈到这样一件事:

母亲把一个驼背的孩子带到自己家玩。事先,这位母亲反复叮嘱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在他们的新朋友面前提到他的生理缺陷,以免刺伤他。那天下午,两个孩子玩得很高兴,当他们终于坐下来的时候,母亲听到自己的孩子问对方:

“你知道你背上那个东西是什么吗?”

驼背的孩子支支吾吾,十分尴尬。母亲很紧张又很生气,很想出去把自己的孩子训一顿,但她忍住了没有出声,她听见自己的孩子说:

“那是上帝为你造的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的是你的翅膀,时候一到,上帝会把盒子打开,你就会像天使一样飞起来。”

多么具有深刻意味呀!若是你也遇到此类情况,不妨心理上顿一顿,听孩子把话说完。不妨采用下面一些“停下来”的操作规则:

1.行动上

(1)暂时停下正在看的书、正在写的信、正在做的家务;

(2)关掉收音机或电视;

(3)和你的孩子一起坐下来;

(4)用眼睛注视着你的孩子;

(5)如果孩子十分激动,先给他一些抚慰。

2.语言上

(1)“别着急,咱们慢慢说。”

(2)“没关系。”

3.心理上

(1)告诉自己:我正在听孩子说话,我要完整、清楚地听他把事情说完再做判断。

(2)提醒自己:“我不要联想起以前的任何事,我只是试图了解孩子现在的处境和他的心理。”

(3)提醒自己:“我决不打断孩子的话:我决不轻易作出判断;我决不能让孩子感觉跟我交谈是一件可怕的事。”

第二步:等一等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的时候他说出口的话并不真是他所想的,而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即所谓的:“口不择言”。这个时候,父母凭着孩子一两句话是很难得出正确判断的。也有些时候,孩子说出口的话因为没有经过逻辑组织,在父母听起来可能有些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这个时候父母要注意的是不能急躁。不要听了孩子一两句话就大叫:“什么,你舒舒服服待着,爸爸妈妈挣钱养活你,你还过不下去了?”也不要指责孩子说话的方式:“你究竟要说什么呀?要说就好好说,别有一句没一句的!”这样的批评足以让孩子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失去应有的自信。

不妨等一等,听孩子把话说完,听孩子说出全部事实。

你可以用下面一些办法:

1.什么也不做,停下来不说话,关切地注视着孩子,等着他说下去。

2.语言上

(1)重述孩子刚才说过的话。如:“你刚才你讨厌上奥数课,你能说说理由吗?”

(2)揣测孩子的情感。如:“看起来你很生气。”“你有点控制不了自己了,是吗?是不是感到火往脑袋上冒?”

(3)用声音或语言认同孩子的情感。如:“听起来你很失望,你其实完全理解了课文,但因为粗心丢了分,真是让人生气。”“你看起来很累,这次考试前你不巧生病,影响了复习,真是不走运。”“哦”、“嗯”、“我明白了。”

(4)用点幽默。如:“你刚才发火的样子很像奥特曼噢。”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鼓励

曾听一位父亲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不优秀一点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他不求进取,永远都悲观、消极地活着。是的,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积极上进的人,尤其是5、6年级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第一转折点——升初中,他们会比4年级之前遭遇更多的挫折、失败以及人际等,这些问题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困扰,如果没有一个人在旁边指点,鼓励,他将会丧失生活、学习的自信。

5-6年级孩子的习惯、个性即将定型,但正是因为一个人的这些习惯、个性将要定型,他们才会突然迷茫起来,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这样或者那样是不是对的,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好奇、对任何事情都充满激情了,换句话说,他们好像一下懒惰了很多,他们宁可坐着发呆,也不愿去碰小时候最喜欢的小提琴;他们做一点家务,就会情不自禁地说上一句“累死我了”;失败了一次,他们就会想:反正我是不行了,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以后再说吧……

孩子这样,家长就认为孩子丧失了进取心,认为孩子实在不够争气,像个草包,可是家长有没有试过从自己身上入手去改变问题呢?

上面提到了,孩子上不上进,和家长的鼓励有着很大的关系的。那他们究竟需要怎么样的鼓励?随便一句“加油,我相信你”行吗?

我们来听一个很让人感动的故事。

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请家长到校。孩子的妈妈来到学校,老师说:“你们家的孩子也太好动了,别的孩子都能安静地坐20分钟,你们家孩子5分钟都坐不了……”妈妈听了,很难过。可是回到家,孩子问妈妈老师说了什么,妈妈说:“老师说你以前能坐下来10分钟,现在能坐20分钟了,夸你有进步……”;

上初中了,老师又对家长说:“你们家的孩子成绩很差,总是拖全班的后腿……”妈妈听后很伤心,因为全班50个同学,孩子排在49名。回到家,妈妈对孩子说:“老师今天夸你聪明了,说只要你好好学习,肯定会进入前20名”。

上高中了,老师打电话告诉妈妈:“你们家孩子要是再这样贪玩,肯定考不上重点大学了……”妈妈很担心,但回到家里后,妈妈对孩子说:“老师说你很有前途,再稍微努力一点,就可以考上重点大学了……”

最后,孩子接到了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