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农民十万个怎么做·生产生活篇
15010700000017

第17章 消费娱乐要有方法(5)

(4)扭曲人格,失去理智。传销参与者在反复的听课洗脑过程中,逃避现实,沉迷于虚幻的发财梦中,渐渐形成了扭曲的人格。他们表面自视甚高,自命不凡,其实深怀自卑与矛盾,由于长期处于焦虑与虚幻状态,思维方式发生改变,道德观念丧失,慢慢陷入疯狂。

(5)铤而走险,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为了完成任务,达成目的,传销参与者会一次又一次地欺骗家人、朋友,甚至采取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犯罪手段恐吓他人,走上犯罪道路。如果是组织传销活动,也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对社会来说,其危害包括:

(1)祸害经济发展。传销组织制造和兜售的一般都是假冒伪劣产品,且价格奇高,严重危害消费者权益和健康,祸害各行各业;传销聚集大量人员,整天无所事事,疏于正当事业,浪费社会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2)扰乱社会秩序。传销导致家庭不和,朋友成仇,严重者导致家破人亡,给家庭所在地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传销导致参与者聚集地方的社会治安压力增大,传销失败者往往因为生活窘迫等原因,进行抢劫、偷盗等犯罪活动,由于失去理智,容易杀人和误伤无辜。

(3)危害国家安全。传销组织者对参与人员进行“洗脑”,唆使参与者阻挠、对抗、围攻执法人员,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激化社会矛盾,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脱离传销组织,需要智慧和技巧

深陷传销,不要急躁、胆怯。传销只是想骗钱,一般不会做出伤害你的事情。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利用技巧与传销人员周旋,降低传销人员对你的防备心,找理由逃离传销组织。万一遇到传销组织,首先不要恐慌,也不要急于逃脱。千万不要因为惧怕,跳楼、跳车等,造成对自身的伤害。第二要利用技巧让传销人员放松对你的警惕。然后透过窗外记下详细的路牌路号,骗取信任拿回手机向家人求助。或者用钱币、纸条写出原因,扔到楼下,寻求路人帮助。第三就是趁传销人员麻痹之际,迅速逃离,向街上警察寻求帮助,或者直接打110,见到执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单位,躲藏进去寻求帮助。

46、预防消费诈骗,该怎么做?

面对巨大的消费市场,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消费陷阱,农民朋友往往难以辨别,稍不注意就中了骗子的套,该怎么办呢?

不贪便宜少上当

在某镇的一个集市上,有一对男女,搭起了一个平台,大喊大叫地向行人抛赠礼品,由远到近,一会儿吸引了一大群人围观。然后,念念有词忽悠起来,我们是XX 的职工,负责宣传我厂生产的产品,这是价值148元的玉镯,今天不是为了卖给你,是为了做宣传,如果一个个都送给你,有多少也不够送的,我们厂也送不起。我们既不找您要100,也不要50,只象征性的要20元,另外再送给您一个价值98元的合金项链。哪位真心为我们做宣传,您就掏出20元钱举起来我看看,没有诚心的别在这儿凑热闹,赶紧离开。1、2、3、4、5……20个举钱的,每人发给一个塑料袋。紧接着又反复地说,如果谁不愿意,赶紧走。如果您愿意,您把钱给我,我把玉镯和项链给您,您扭头就走,说好了我可不退,别忘了给我们做宣传,行不行?这时有几个举钱的人大声喊“行”,并急不可待地递钱要镯子。既然行,我可真收钱了,1位、2位、3位……12位。其中有一位青年看出了破绽,因为刚才大喊行的那几位一个也没要,悄然地离开了,青年立即要求退货。这下这对男女坚决不同意,青年表示只好打110报警才迫使这对男女马上退款并逃之夭夭。其实,那几位大声喊的都是托儿。

预防诈骗要了解骗子的诈骗方式

消费欺骗的手段花样繁多,但总结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利用消费者想占小便宜的心理骗钱,例如以促销的手段卖产品诈骗。

(2)利用消费者对专业知识和技术不熟悉或者信息不对称进行诈骗,例如网购、婚介、手机维修、医疗等骗术。

(3)利用消费者的迷信心理进行诈骗,例如用迷信骗人买鸟放生的骗术。

(4)现实生活中典型的网络诈骗形式包括:网络拍卖、电视和网上在线购物、网络广告、网络中奖、QQ 交友、假冒伪劣的促销、网上赌场、窃号骗码、信用卡诈骗、提供旅游机会诈骗、操纵股市、网络招生诈骗、网络招聘诈骗等等。

防骗真经:戒贪心、存疑心、不轻信陌生人

防范消费诈骗最有效的途径要提高我们的防范意识,不轻信骗子的谎言,不要有贪小便宜的心理,对自己不熟悉的行业不轻易投资。

首先,戒贪心,切记天上不会凭空掉下大馅饼。从最初利用消费者的“贪心”到现在利用消费者的“担心”,诈骗的形式在不断翻新,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套出你的金钱。有两种人比较容易受骗,一是渴望一夜暴富、有贪心的人,另一种是缺乏基本判断常识的人。因此,应该理性消费,树立诚信勤劳致富的观念。不要有贪念,不能期望一夜暴富。

其次,存疑心,谨慎对待一些免费赠送活动。很多商家或销售商经常搞促销活动,打出让利、打折、送礼品等噱头吸引消费者购买。在经过各种忽悠手段后,说你中奖了,并且奖品不错,还是免费的,但需要你填写真实资料,或者需要你参加现场活动,或者需要你付邮资,甚至更进一步,表示可以免费送到家,还另外赠送现金卡,可以直接打到你账户,等等。如果你见到这样的字眼就要小心了,切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一些免费赠送活动更应该谨慎对待。

第三,多掌握一些防范消费诈骗的知识。农民朋友也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科技文化知识以及消费维权知识。比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3条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如果了解这一规定,就不会上那些中奖类骗术的当了。如果自己不是很了解,应向朋友或相关部门咨询。

47、避免商业广告误导,该怎么做?

商业广告具有吸引人、震撼人的效果,使人们看到广告后,能够被打动、被说服,从而愿意选购、接受广告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现在农民朋友到处可以看到极具诱惑力的商业广告,但千万要擦亮眼睛啊,别被误导了!

小王增高的尴尬事

年轻的农民小伙小王,人长得十分帅气但20多岁的人了个子只有1.49米,他是整天到处寻找增高秘方,想增高都快想疯了。一天他在某都市报上看到了一则极富诱惑力广告:“想增高就增高,一步到位,高至高!”此广告是某数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高至高1+2”增高产品及配套的“福叶牌钙金胶囊”保健食品广告,宣传“高至高1+2”产品能促进人体增高的功能。小王认为机会来了,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上一个疗程的产品,开始他的增高梦。一个月、二个月后没见长高,他找到商家,商家不断鼓励他要坚持多吃几个疗程,他又继续买,等他倾其所有吃了快半年时,发现当地工商局在电视上曝光的十类虚假广告中就有“高至高1+2”。经查实,“高至高1+2”无任何有关促进人体增高作用的科学实验数据。这下小王傻了眼。

虚假商业广告的主要类型

一、是保健食品广告。有的保健食品广告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没有科学依据、难以实现的承诺;有的故意将保健食品与药品相混淆,直接宣传根本不具有的治疗作用,甚至使用“有效率”、“治愈率”等语言;有的干脆吹嘘该产品适合所有人群,声称为正常生活或者治疗疾病所必需,怂恿消费者任意、过量使用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