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邓小平军事谋略
15004900000017

第17章 善施诡道 致敌错觉(1)

孙子的“兵者,诡道也”,是说战争以诡诈为原则,还说“兵以作立”,即战争以诡诈方能获得成功。随后又有“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战阵之间,不厌诈为”之说。可见,伐敌制胜,贵先用诡,诡立事举,无敌不克。纵观古今中外战史战例,那一幕幕扣人心弦,耐人寻味的斗智斗谋的战争话剧,无不令人折服,不论是孙膑减灶擒庞涓的实则虚之,还是虞羽增灶退羌兵的虚则实之;不论是诸葛亮施“空城计”智退司马懿的虚则虚之,还是孔明智算华容伏曹兵的实则实之,均为“兵以诈立”的得意之笔。

诡道,是战争胜败的重要砝码,我军革命战争的实践无不证明,正确而有效地施诡用诈,是弱军战胜强军、劣势战胜优势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刘邓大军在纵横千里,驰骋南北的征战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皆因于善施诡道:“善制敌者,愚之使敌信之,诳之使敌疑之,韬其所长而使之元,暴其所短而使之惑。”即:善于克敌制胜的人,愚弄敌人,使其信以为真;欺骗敌人,使其产生怀疑;隐匿我军的长处,使敌人疏忽;暴露我军的短处,使敌迷惑。总是使敌人在“顺理成章”地按着与实际情况相反的方向去分析战事,由此造成敌判断上的谬误,决策上的失误和行动上的错误,从而使我获得更多、更好、更大的战机,战而胜之。

第一节以弱示敌 骗敌就范

以弱示敌,是指用弱于敌人的兵力与敌周旋,使敌误以为我兵力弱小,好打易胜,或主动寻找交战,以求获胜;或对我掉以轻心,放松警惕,失之戒备;或对我轻举妄动,草率用兵,行动疏漏。我则可以在敌人受骗上当之中,预设战场、寻求战机,骗敌就范,围而全歼。邓小平在实施军事指挥时,总是能够根据敌情、地形、我情灵活创造战法,巧妙用谋用诡,使敌常常受骗上当,屡战屡败,表现出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谋略水平。1947年夏,刘邓大军按照党中央、毛泽东关于实行外线出击,把战争引向蒋管区的战略进攻计划,以4个纵队在蒋介石“黄河防线”的中央突破,南渡黄河,并在鲁西南地区歼敌9个半旅,使蒋介石合击我军于鲁西南的企图完全破灭。继之,刘邓大军突然又实行了南下千里跃进的战略行动,直插蒋介石心腹之地大别山区,一下击中了敌人的要害,使蒋介石十分惊恐,慌忙调集了12个整编师兵力,由其国防部长白崇禧亲自指挥,对刘邓大军展开了跟踪“围剿”,企图乘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立足未稳之机,将其驱逐大别山区。

针对敌人的重兵合围,刘邓首长决定以第一纵队第二十旅(欠第五十九团)、第二纵第五旅留在商城、潢川地区,伪装成野战军主力来迷惑和牵制敌人,并坚持开展群众工作,发展革命力量。而以野战军总部率第一、第二纵队主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向敌人兵力空虚的鄂东、皖南挺进,会同已在鄂东的第六纵队沿长江北岸展开,第三纵队在皖西展开。各纵队均以积极的行动调动敌人,以便寻机各个歼灭。对大别山合围之敌扑空以后,又回过头来,兵分多路,齐头并进,企图急于寻找我主力作战。10月25日,敌整编第四十师和整编第五十二师的八十二旅奉命从上巴河、浠水出发,沿浠(水)广(济)公路向东南进犯,企图把刘邓大军主力压缩到长江北岸的湖沼地带,一举包围全歼。根据这一敌情,邓小平与刘伯承分析认为,鉴于敌人急于寻找我主力决战的心理和该敌认为我军作战行动频繁、分散疲劳、装备较差、保障严重不足的轻视思想,正利于我采取以弱示敌,致敌麻痹,骄横冒进,骗敌就范,围而全歼的战法。

一、准确分析双方情况,定下诱敌而歼的决心

为了确有把握地歼灭来犯之敌,打好进入大别山后第一个歼灭战,促进部队官兵树立起在大别山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信心,刘邓首长认真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敌整编第四十师原系西北军,其部队全部是美式装备,武器精良,有一定的战斗力。1945年在邯郸战役中,其大部就是被我晋冀鲁豫野战军歼灭的,后来又以残存的教导团为基础,扩编恢复成整编师的建制。该敌一向自恃装备精良,受过蒋介石的嘉奖,居功自傲,在围剿大别山中,十分骄纵,进入鄂东后即孤军冒进,尾追我第一纵队不放,企图先拔头功,再受奖赏。而我军刚刚进人大别山区,主力部队正在战略展开,要打一个大规模的歼灭战,确实面临较多困难:其一,我刚到大别山,群众对我们还不太了解,更没有发动起来,这样打起仗来,后方供应匮乏,伤病员无法安置;其二,我军在跃进大别山途中,因通过河流、沼泽地较多,为了轻装前进,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一些重武器装备均被丢弃了。一个纵队只留一个山炮连,一个旅只留两门山炮,一个团只留两门迫击炮,一个营只有一挺重机枪,弹药也严重不足,所以,部队的火力实在太弱;其三,部队的减员严重,步兵连由原来的二百人减少到百余人,有的连队只有七八十人;其四,部队刚经过长途跋涉,比较疲劳,刚从北方到南方,从平原到山区,生活不习惯,伤病员增多。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影响部队的战斗力。邓小平认为,部队的战斗力受到削弱,这是事实,但我们可以通过集中兵力,通过施谋用计创造战机来弥补,相反,这些情况倒可以助长敌人的轻敌麻痹思想,可以助长敌人骄横盲从心理,这给我施用以弱示敌,骗敌就范之计提供了必须而又难得的条件。于是,刘伯承、邓小平决定,以一部兵力前出,以弱示敌,钳制、袭扰和消耗敌人,迅速集中主力在敌人必经而又对我极为有利的高山铺地区预设战场,采取伏击手段,围歼敌人于运动之中。具体部署是:第一纵队主力于25日夜进至指定作战地区;第一旅由广济以东先敌进至蚂蚁山、子女山、供武垴、界岭地区,担任正面阻击及右翼攻击;第二旅以第四团钳制武穴之敌,主力进至伍家冲、高阳山地区,担任左翼阻击攻击;中原独立旅(配属第二十旅第五十九团)由蕲春进至茅庵山、大王寨山地区构筑工事,做好攻击准备,并以少数兵力于26日拂晓前进至大路铺南侧,沿公路进行运动防御,边打边撤,将敌诱至我预设的伏击战场;第十九旅进至黄花铺、管家湾地区,作为纵队的预备队。第六纵队于26日进至洗马畈以西地区,尾随敌人前进,并以一部兵力与敌人保持接触,待敌进至我预设战场之后,立即占领大路铺、十里铺一线,协同第一纵队合围歼灭敌人。第二纵队主力及第三纵队的四个团为野战军的预备队,牵制其它方向的敌人,阻敌增援。刘邓首长的作战方案形成后,马上进行了作战部署,各纵队迅速开始作战准备。

二、灵活示弱以诱,紧紧牵住敌人的“牛鼻子”

根据刘邓首长的部署和示敌以弱所要达到的作战要求,担任示弱任务的中原独立旅,于26日拂晓以一个连和旅侦察队,着便衣装扮成游击队,专门收罗了一些各式各样的旧步枪,摆出吊儿郎当的架势,在蕲南便衣队的引导下,顺着公路向漕河镇方向运动。在漕河镇不远的地方,开始与敌接触,敌人的尖兵分队还没有来得及还手,就被我侦察分队一阵密集的射击打得狼狈逃窜了。此时,不明真相的敌军前卫部队被迫停止前进,仓皇应战,经仔细观察才发现,与他们对峙的总共才不过百十多个身穿便服、队形混乱的“杂牌军”,再仔细一听,使用的全是老套简、三八式步枪,由此他们断定这是“八路军的地方游击队专门来袭扰的”,于是,敌前卫部队一面把情况向师本队报告,一面以一个营的兵力扑了过来。敌师本队对其报告的情况信以为真,在前卫部队的掩护下仍继续开进了。

我侦察分队见敌人已经上钩,便沿公路边打边撤。但紧追不舍的敌人追了三四里路,不知什么原因又不追了。我侦察分队又回过头来,一阵猛烈地袭击,敌前卫部队又有伤亡,于是又继续向我侦察分队追来,就这样追一追,停一停,打一打,再追一追,一连反复了几次,扰得敌人恼羞成怒,非要追上消灭了这股游击队不可,于是督促部队加快了追赶的速度,就这样,敌人的牛鼻子被我示弱分队紧紧地牵着引向预设战场。此时,我第一纵队各旅主力尚未完全到达指定位置,敌先头的第八十二旅的前卫部队就已进到了高山铺,随即向我第一旅先到达分队第二团第一营占领的蚂蚁山西南无名高地阵地发起攻击,连攻数次均被我击退。当时,由于作战地区大雾弥漫,观察困难,所以,敌人一直误认为我是少量部队在阻击以掩护主力转移,因而始终以少数兵力侦察和控制公路两侧的小高地,其师本队则越过第八十二旅,毫无顾忌地继续向广济开进。当师前卫团先头部队进到洪武垴西山腰时,我第一纵队的后续部队分别先敌抢占了洪武垴山顶和界岭制高点,一举将敌击退。与此同时,我第五十九团也相继占领了茅庵山北侧和大王寨山北侧诸高地,居高临下,一阵猛击,击退了企图占领茅庵山之敌。洪武垴和界岭是敌通往广济的咽喉要道上的制高点,也是我们必须坚守的阻击阵地,因此敌我争夺十分激烈。但敌人仍然没有摸清我兵力的底数,尤其是当敌人遭我顽强阻击难以前进时,其武汉行辕还发电报给整编第四十师说:“高山铺最多只有共军一个旅,可以放心大胆地前进,为党国再立功勋。”从武汉绕道先抵蕲春的敌第四十师师长李振清,也用报话机督使其部下要不顾干扰,加速前进。于是,敌人在飞机和炮火的掩护下,以整连整营的兵力,连续向洪武垴我军阵地发起攻击。在这期间,由于我先头部队伤亡过大,主力又未及时赶到,阵地曾一度被敌占领。不久,随我主力部队赶到并先后投入战斗,与敌反复争夺,终于重新控制了制高点。战至黄昏,共打退敌人十三次进攻,我军又牢牢地控制了洪武垴、界岭以及公路两侧的制高点,完全堵住了敌人前进的道路。

但是,当敌人从正面攻击不能奏效时,又组织力量从洪武垴的北侧迂回攻击,也遭到我第一旅第七团的顽强抗击,敌又不得不被迫缩回。就在我南面诱敌阻敌的同时,北面我第六纵队以三个营组成的先遣支队,尾随敌人前进,于当日黄昏占领了马骑山、李家寨山,适时地堵住了敌人的退路。至此,敌整编第四十师及第八十二旅,已分别被我包围于清水河、高山铺地区。敌人虽然彻夜连续向我马骑山、李家寨山、大王寨山、洪武垴、蚂蚁山等诸多制高点进攻,企图挣扎而夺路向广济机动,但终未得逞,被我死死困在了我预设战场之内。

三、依托预设战场,快速分割全歼

高山铺位于浠(水)广(济)公路云山谷段,东临清水河,当面是这段山脉的最高峰洪武垴和界岭,背后是李家砦,一前一后紧锁着浠广公路两端;它的南北有绵延陡立的茅庵山、大寨山和蚂蚁山耸立,形成两道天然的屏障,牢牢箍住狭窄的公路。由东西南北七座山峰怀抱而形成了高山铺的狭长盆地地形。刘邓首长将歼敌的战场预设在高山铺至界岭之间,这里山高谷深,周围地形十分有利于我隐蔽集结兵力和突然发起攻击。位于公路两侧的洪武垴和界岭,是敌必经之路的要冲,地形险要,便于我布阵防守,只要我以部分兵力坚守,就可以扼住浠广公路的咽喉,堵住敌人的必经之路。高山铺以西的李家寨山、以北的马骑山,是断敌退路的有利地形,一经控制,就可以造成“关门打狗”之势。蚂蚁山、茅庵山、大王寨山,山高地险,能瞰制整个作战地区。上述诸要点,居高临下,便于发扬火力和实施攻击,只要敌人被我诱骗至此,就会欲进无门,后退无路,可以被我压制在低洼狭窄的清水河与高山铺之间的狭长谷地而无法展开,更难施展优势,可见,这是一个理想的伏击地形。所以,刘邓首长决定采取以弱示敌之计。使敌在急于寻找我主力决战的心理支配下,受骗至我预设战场,以利于全歼。按照刘邓首长的设计,敌整编第四十师及第八十二旅已经全部被诱骗进我预设战场,并被围困其中。这时的整编第四十师师长李振清才恍然大悟,解放军并不是只有一个旅的“弱敌”,而是刘邓大军的强大之旅,开始感到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因而,敌人不顾一切地组织部队,冒着倾盆大雨,向四周的子女山、洪武垴、蚂蚁山、大王寨山、马骑山等高地发动了一连串的拼命反扑,妄图乘黑夜从山沟或密林中打开一条可以逃跑的通道。但是,他们无法得逞,所有的反扑,都遭到了刘邓大军的迎头痛击,敌人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盲目地到处乱撞,均已无功而结束。

经过一番苦战,刘邓首长指示第一纵队,要迅速调整部署,坚决不能让敌人在我预设战场的任何一个位置打开一个缺口,否则,我们的作战就会前功尽弃。根据刘邓首长的指示,第一纵队立即调整了部署:以第一、第二旅分别从清水河东、东北和东南向敌整编第四十师进攻;中原独立旅主力向清水河攻击,以一部兵力与第十九旅协同,向高山铺进攻,采取东西对进的打法,割断清水河与高山铺之间敌人的联系,并协同第一、第六纵队主力分割围歼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