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被折腾的世界
1456300000029

第29章 值得美国人倾听的声音 (2)

第十七章 值得美国人倾听的声音 (2)

对于阿富汗被“遗忘”后的状况,美国媒体显得很不乐观,《纽约时报》等媒体还讽刺地说,当心满意足的布什把目光撤离阿富汗之后,阿富汗的暴力和政治谋杀事件便此起彼伏,地方军阀也比以前更猖狂了,鸦片贸易又如火如荼地恢复起来,除了首都喀布尔之外的其他地方都无法律和秩序可言,而各国的维和战士大都也归心似箭,没有心思过深地涉入阿富汗问题中去。

至于卡尔扎伊政权,更是缺乏对局势的控制力。有句笑话称,卡尔扎伊政府正在成为喀布尔市政府,因为出了首都,人们听到的,更多的是地方军阀和塔利班的发号施令。

同样危险的,还有阿富汗的国民情绪。

面对着日益混乱和无望的局面,阿富汗人开始变得沮丧和愤怒,他们觉得自己正在被抛弃,就像当初反对前苏联代理人的战争打赢后那样。

那种被遗忘的后果是,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最终占据了这一真空位置,并利用阿富汗作为基地对美国发动袭击。美国媒体忧心忡忡地警告说,如果重建努力失败,阿富汗将再次成为一个衰败的国家,并且代价会相当高。而这无疑会给恐怖主义以可乘之机。

这种舆论氛围,对奥巴马有很大影响。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腾挪”的机会,一方面,通过主打反对伊战的牌,强化人们对共和党政府发动错误战争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强调阿富汗,在表明自己重视反恐的同时,也提醒人们共和党政府是如何“失去阿富汗”的。可谓一箭双雕。

于是乎,2008年7月20日,当时还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与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在喀布尔会面,表示会支持阿富汗以继续反恐战争。奥巴马称:“我相信这里是我们反恐战争的中心焦点、中心阵线。我认为‘9.11’以后我们在策略上作出的一个最大错误就是没有结束我们在这里的工作,将注意力集中在这里,我们被伊拉克分了心。”

奥巴马的提法与此前美国媒体的主流认识非常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奥巴马获得民主党总统提名以后的首次海外出访,第一站就选择了阿富汗可谓寓意深刻。此后,奥巴马还多次在辩论中表示,“阿富汗而不是伊拉克,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没有悬念的是,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开始高调应对阿富汗战争,并坚决将注意力从伊拉克转移开。

这次,轮到伊拉克人郁闷了。

一个人陷入一场鸡肋般的恋情,或者陷入一份得过且过的工作,与一个国家陷入一场没指望的战争一样,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不知不觉,不尴不尬。

就像被股票套住的人,从短线变成长线,将投机做成了投资。

对美国人来说,2010年6月7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从那时起,阿富汗战争已超过越南战争,成为美国卷入的最长的战争。

美国正式卷入越战是1964年8月7日,而撤军则是在1973年3月,历时103个月。阿富汗战争开始于2001年10月7日,到2010年6月7日,已达104个月,超过了越战。

人员伤亡和经济投入的代价是不可低估的。截至2010年6月7日,有1099名美军士兵阵亡,而阿富汗方面的人员损失至今无法准确统计,但估计会有上万人。这其中包括那些参加婚礼却被美军集体炸死的无辜人群。

婚礼变葬礼,真的让人伤感,令人愤怒。

在物质方面,截至2010年11月,美国已付出2880亿美元。当月的北约峰会上,奥巴马政府与北约初步确定了2014年的撤军时限,这期间的4年中,美国将增加至少1250亿美元的投入。

也就是说,为了这场可能没有结果的战争,美国将付出不少于4130亿美元。如果加上退伍军人的后续费用,则将接近5000亿美元之多。

尽管有经济学家计算说,这一支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GDP的2%不到,但问题是,在金融危机阴霾不散的背景下,上千亿美元的开支势必会引起美国国内的极大忧虑,而越来越多的人会抱怨说:“开支巨大、希望渺茫的阿富汗战争与我们的生活有何相关?”

也是在2010年6月7日,美国广播公司的一项民调显示,失败情绪笼罩美国民众——53%的美国人认为阿富汗战争不值得再打。而11月17日的民调则进一步表明,即便民主党人,也有62%的人对阿富汗战争持消极态度,并希望奥巴马政府能尽快从阿富汗撤军。而2001年开战时美国有94%的人支持这场战争。

美国民众的困惑,还来自于对战争意义的不解。《时代》周刊就很尖锐地指出,美国从来没有在对方国内处于混乱的状态下赢得战争,更何况,多数时间内,这场战争只是一场人们并不充分了解的冲突。

越来越大的塔利班威胁也令人不安。

对阿富汗人来说,有三个数字对他们有极大意义:1989年(前苏联撤军)、2001年(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之所以重要,一是彻底将美国的注意力转移到伊拉克,从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忽略了阿富汗,二是塔利班乃至“基地”组织得以死灰复燃。

事实上,在奥巴马政府将注意力放在阿富汗战争之前,塔利班已经卷土重来了,尽管美国和北约发动了一系列针对塔利班的攻势,但塔利班仍然猖獗,屡屡暗杀部族领导,恐吓阿富汗平民,进行各种恐怖袭击。

而针对遭叛乱洗劫的120个区——是阿富汗总区数的1/3——的一项调查发现,卡尔扎伊政府在这里所获得的支持率少得可怜,并且这些区内超过1/3的定居者支持叛乱分子。

与塔利班的斗争,还是一种精神和耐力上的较量。以个性见长的《赫芬顿邮报》分析称,其实阿富汗战争久拖不决的原因早就在本?拉登2004年的一段讲话中摆明了。

在那段讲话中,本?拉登阐述了一个曾让前苏联“流血10年”的简单战略:敌人暴躁而易怒,我们只须派两名游击队员竖起一个写着“基地”组织字样的布条,敌人就会迫不及待冲上来,经受人力、经济和政治上的损失,直到破产。

在阿富汗,美军感觉自己就像堂?吉诃德,许多时候,都如同在与风车作战一般。

驻阿美军的士气也十分低落。2009年10月12日,《时代周刊》发布了多次赴阿富汗美军进行采访的摄影记者亚当?弗格森的新闻图片集。为真实报道士兵们在当地的生活,摄影记者冒险地奔走于战争的前线,从各个角度描绘了官兵们的遭遇,从身体上的疼痛、精神上的焦虑,到孤独、厌倦和近乎绝望。文章指出,这些图片新闻不仅能让人们了解到战争的实情,而且还有助于人们对这场战争的未来作出判断和选择。

这种做法,让人想起越战时期美国媒体对前线真实情况的曝光,也正是这些曝光,引发了民众大规模的抗议和反战浪潮,最终导致了美国的撤军。

阿富汗人的士气则更加低落。在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对阿富汗的采访中,人们注意到,即便在安静的街头,仍然弥漫着悲哀和黯淡。让人揪心的是,随着美军对塔利班的围剿,针对美军的攻击也越来越多了,而更多的时候,这些暴力袭击波及的是无辜的平民。

阿富汗儿童更是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在“喀布尔市政府”管辖的范围之外,一些跳舞的孩子被军阀们卖来卖去,许多人还受到了性侵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满10岁,却沦为性奴隶。

可悲的是,这些惨剧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人们都懒得讨论。

这一切,都给奥巴马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一方面,促使其加大行动力度,比如在军事打击上以及经济援助方面;另一方面,也使得美国政府在制定阿富汗政策时有更多顾虑,比如,怎样在军事和精神上同时压制塔利班?如何尽可能控制阿富汗战争支出,同时又能见效?

由于美军的多次袭击尤其是空中打击给阿富汗平民造成巨大伤害,奥巴马政府还需要面对一种选择:是否尽可能减少空中打击?但这样会使美军及北约部队在与塔利班的军事交火中不占优势。

夹生了的事情,总是让人感觉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