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被折腾的世界
1456300000024

第24章 好的开始也许连成功的一半都不是 (1)

第十五章 好的开始也许连成功的一半都不是 (1)

说到2010年的中期选举,共和党人笑了,因为经济话题使得他们大胜民主党人。但想起2006年的中期选举,他们又想哭了,因为伊拉克战争让他们噩梦般地将国会控制权完整地送给了民主党人。更有意思的是,2002年的中期选举,共和党人则恰恰是因为伊拉克主题赢得了国会。

真是成也伊拉克,败也伊拉克。

2006年败走麦城的,不只是一些共和党议员和州长,伊拉克战争的积极发动者拉姆斯菲尔德也因此辞去了国防部长的职位,美国的鹰派势力更是受到了很大打击,并从此一蹶不振。

伊拉克发生的一切证明了,由于鹰派所犯的错误,那里发生了类似“军事政治切尔诺贝利”的事件。

对拉姆斯菲尔德等人来说,2003年的3月无疑是一个美好的回忆。那场迅速的军事成功,反映了美军的绝对实力,但也从此拉开了伊拉克漫长困境的序幕。正如一名高级军官所说:“占领伊拉克时,美国的军事行动完成得可算完美。但他们的主要失误在于没有想好在接下来的阶段怎么办。”

后来,就连鹰派都不得不承认,在计划伊拉克行动时,美国没有考虑到重建阶段。他们以为民主会自己突然出现……

美军显然也没有接受“管理一个国家”的训练,因而无法适应形势。在伊拉克,由于部署太过分散,不仅机动性被削弱,而且也使得后勤系统变得脆弱,美军无法突袭“敌人”,也没有足够的储备在需要时“发威”。

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政治前提,在实现民主政体之前得有一个政府。重建成功的出发点是建立一个正常运转的国家,它首先需要保证公民的安全和良好的经济基本条件。

美国人也没有预料到,萨达姆倒台后国家的崩溃程度有多大。战争结束后很快就出现了巨大的行政管理真空:在行政机关里不再有人接电话,不再有人负责修理水管、管理石油管道,尤其是不再有人负责安全。

一般情况下,维持秩序力量的消失必然会带来相关的管理真空,而布什政府恰恰没有对此作好准备。

事实上,要能够控制伊拉克,美国需要借助于当地武装力量的帮助。而美国的第一个重大失误恰恰就在于解散了伊拉克军队和萨达姆的“军事机构”,而没有将这部分力量收为己用。这是因为,对于幅员比较辽阔的伊拉克来说,美军人数还不够多。

前苏联当年在阿富汗也正是犯了相同的错误。尽管当时的第二超级大国派出了10.9万的军队,但却无奈地年复一年地被反苏力量搞得焦头烂额。

不是没有人提过醒。美国国务院的一个工作小组就曾告诫说,解散伊拉克军队后患无穷,并建议保留10万伊拉克精锐部队。

在这个小组看来,“伊拉克军队对萨达姆不甚忠诚,不过伊拉克领导人及复兴党也没有给予它足够的信任。而实际上军队在伊拉克社会及维护地区平衡方面的作用相当微妙,因此将之解散对该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然而,鹰派和伊拉克国民大会的提议(按照“二战”后日本和德国模式重建伊拉克)还是占了上风。

五角大楼的决策者们万万没有料到,解散伊拉克军队竟然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

美国国防资讯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一眨眼工夫,40万除了会扣动扳机外啥也做不来的伊拉克士兵丢了饭碗”。当时就有专家提醒说:“解散40万伊拉克士兵无疑等于得罪200多万人(按一个伊拉克家庭6口人计算),此乃愚蠢之举,灾难性后果不久将至。”事实也正是如此,大部分被解散的士兵很快便加入到其他军事组织中去了,他们不仅袭击美军及其盟军,而且还袭击所谓的“通敌者”,包括警察、公务员、临管会成员和国际红十字会及非政府机构等国际组织。用专家的话来说,他们“行动协调一致,谋划精密,很有专业水准”。

同样严重的是,由于伊拉克边境线长,解散军队也为外国恐怖分子大开方便之门。事实是,萨达姆并没有像华盛顿造谣的那样与“基地”组织有任何牵连,而美国人在伊战初期干的傻事却真的让“基地”等国际恐怖组织如鱼得水。

公牛冲进来砸毁了所有的国家机器,却唯独忘了,它自己并不是国家机器。

碎碎,不再平安。

与阿富汗战争之初情况不同的是,在伊拉克,美军官兵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治安维持工作,而不像在阿富汗那样可以依靠当地反对派组织。

美国军人一般不会说阿拉伯语,也读不懂大多数路标。这显然限制了他们的效率,加深了美国是庞大的外国占领势力的看法。相比之下,阿富汗的作战和治安维持工作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当地人,这显然有利于同普通阿富汗人打交道。

用手比划,是管理不好一个城市的,更遑论一个被公牛冲得七零八落的城市。

第一印象永远无法再来。

有人告诉我,鱼的记忆只有7秒,7秒之后它就不记得过去的事情,一切又都变成新的。所以,在那小小鱼缸里的鱼儿,永远不会感到无聊。

真的很喜欢这个“7秒理论”。

而另一个“7秒理论”也很值得注意。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与人交往的第一印象在7秒钟左右形成,你的外在形象、谈吐举止将会传递你的品位、文化层次等诸多信息。

这其实也是很多人的困惑所在。在发展与变化飞速跃进的时代,一个内心丰富、智慧优雅的人,真的没有太多时间等待他人发觉,人们看到的往往只是你的表象。所以,好酒还真的需要吆喝,要想深入发展与他人的关系,就必须在短时间内给对方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多半是由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起来的。

这也是美国输在伊拉克的开始。在占领巴格达后最初的半年多时间里,美国浪费了伊拉克人对他们的好感,也辜负了人们的期待。

一般来说,军事占领要想奏效,占领军的规模和占领者的投入态度必须给民众留下深刻印象。但对美国不利的是,在所谓的“解放”后,巴格达出现了暴力掠夺活动,一直处于无序状态,这大大削弱了普通伊拉克人目睹美军推翻萨达姆后心中所产生的敬畏之情。而美军放任占领之后出现的抢劫行为不管,也给伊拉克人留下了强者为王的印象。

可以说,伊拉克人对美军的反感与夺取巴格达后美军在伊拉克建立的“无秩序”有关。对此,一位优秀的伊拉克妇女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萨达姆是可怕的,这毫无疑问,但是占领军更糟”。她所管理的巴格达艺术中心在美军进攻巴格达时被毁掉了。

同样堪称愚蠢之举的是,美国派驻伊拉克的最高文职行政长官保罗?布雷默下令“清除阿拉伯复兴社会党”,这使伊拉克失去了那些最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与此相关的是,在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方面,美国投入的财力物力却少得可怜。

华盛顿希望以最低的代价完成重建,而这多多少少辜负了许多伊拉克人的期待。这就像生活中的许多抉择,本意是想省钱,结果是耗费了超出想象的钱。

2003年整个夏天,伊拉克的断电情况与不安全局势使得美国的信誉大幅度降低。伊拉克人不解地问道:“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只用了三个星期就让萨达姆?侯赛因倒台,却怎么可能无法恢复秩序与供电?”

而为了驱赶暑气,缺乏电的伊拉克人可谓想尽了办法,他们有的用扇子在冰块上扇风,并用这种“人工空调”来为屋子各处降温,有的则整夜在屋顶上露宿。如同西方人在见面时谈论天气一样,两个伊拉克人见面后的话题很自然就落到了电上。大家对强大的美国军队无法恢复电力供应感到十分不解,也越发感到失望。

法治秩序迟迟无法到位,电力供应时断时续,人们越来越感到沮丧悲观。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美军尽早离开。

“解放”以后,巴格达人对这个城市的生活有了一种新的说法,那就是“明天会更糟”。

英国皇家三军国防研究所的伊拉克学者穆斯塔法?阿拉尼对此作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即便是在两伊战争进行得最艰难的时候,大多数伊拉克人(库尔德人除外)都没有为个人安全而担忧过。他们可能无法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一天当中至少有一段时间是有电、水和电话使用的。

而现在,他们担心在卧室里遭到袭击;水和电的供应基本上都已中断。

正如阿拉尼所指出的,现在的伊拉克人对民主制度根本就是漠不关心,他们只希望他们的女儿不会遭到强奸,他们的儿子不会在去往商店的途中被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