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被折腾的世界
1456300000001

第1章 我这样看世界版图

第一章 我这样看世界版图

过去的10年,是折腾的10年。

从美国的“9.11”到日本的“3.11”,两大经济体所受到的打击,不仅改变了全球经济走势,也改变了政治生态。

“3.11”的远景尚难以评估,但“9.11”却是不折不扣地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此后,既爆发了最夹生的阿富汗战争,也爆发了最莫须有的伊拉克战争,出现了像普京这样极富个人魅力的领导人,还活跃过小布什这样最富争议的美国总统,而本?拉登的被击毙也并不意味着反恐斗争可以松口气了。

其间,几度疯涨的油价,最多谈论、最少作为的气候问题都让人纠结不已,而日本核泄漏更是让核电发展日显尴尬。加之2011年初北非和中东出现的大变局,以及堪称“潘多拉第二”的利比亚战争,都令人有强烈的“被折腾”感。

人们也不禁会问:“这个世界怎么了”?

“9.11”重绘世界版图

在这个世纪的第一个10年,有两场危机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也在客观上重绘着世界地图。一是“9.11”,二是华尔街金融风暴。两件危机都“始发”于美国,也恰恰都在布什总统任内,并先后对美国的发展以及世界的面貌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场悲剧,“9.11”给人们留下了沉痛的记忆,但也同时成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

2004年,“9.11”调查委员会在最终报告中坦言,在袭击发生的前10年里,本土尤其是边境安全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而“9.11”则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安全观念,这一点,从苛刻的“爱国者法”的通过并为人们所接受即可管中窥豹。

而这种安全忧患,随着朝鲜核问题及伊朗核问题的升级得以扩散,也使得美国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将反恐和防扩散当做核心问题。而过去的10年间,美国也几乎将绝大多数的外交和军事精力用在了反恐和防扩散上,并深陷于一场非议巨大的伊拉克战争中。这种战略性的纠结,也体现在奥巴马政府对于利比亚战争的若即若离中。

“9.11”之后加剧的安全忧患,还产生了一系列始料未及的负面影响。正如英国学者莉萨?贾丁所说的那样,“反恐战争”把西方国家卷入了军事冲突之中,而这种冲突与它们的国民越来越不相干。冲突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伤,然而冲突的原因却似乎变得越来越令人难以捉摸。

事态的发展出乎美英政府的想象,伊拉克的困局不仅大大削弱了布什政府的执政能力,也在客观上分散了美国防范经济危机、解决国内问题的注意力。

这一点,从布什政府应对次贷危机的迟缓与不力即可见一斑。

次贷危机的升级和金融危机的爆发,则带给人们更深层次的安全隐患。

在本来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诸多地缘政治危机的形势下,华尔街金融风暴不仅沉重打击了美国人的经济信心,也在全球范围内卷起了“黑雪”——寒冷而看不清未来。作为风暴的后遗症之一,冰岛破产、迪拜困境、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此后都不断折磨着人们的神经。

如果说“9.11”之后的安全隐患更多地体现出地域性、间发性的话,那么,2008年的金融风暴打击面可就是全球性的了,穷国、富国都难幸免,金融、地产等诸多行业受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连番遭创,股民、基民纷纷被套。

并且,由于前景莫测,加之全球化背景下的联动效应,使得人们在心理上承受着较以往更大的压力,许多人的生计也面临着严峻考验,甚至于,2011年北非和中东的动荡也与此有关。

发生在美国的这两场危机,客观上产生了三大后果。

一是大国关系的变动。“9.11”曾使得中美关系和美俄关系发生深刻改变,暖风一度成为大国关系的主流。尽管此后伊拉克战争及其他一些冲突,使得美俄关系大幅“跳水”,而美欧关系也出现裂痕,但对这个世界越发重要的中美关系,却迎来一个全新的局面,即便2010年的全方位折腾,也奈何不了中美关系的稳步向前。

这里面有三个关键支点:

1.美国已经无奈中国的崛起,也深知与中国对抗只会两败俱伤。

2.美国在太多的国际问题上需要中国的理解和支持,撕破脸皮的代价太大。

3.中美双方的利益交汇点实在太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哪个政治势力有能力折腾得了如此庞大的利益共同体。

金融危机也在帮助重塑大国关系。一方面,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内乱难平,也无暇他顾,根本无力也不愿升级矛盾,这有助于一些双边关系的回暖;另一方面,这场全球化的危机也需要大国通力合作才可能化解,而经济刺激的乏力,也使美国认识到,必须放低身段,对任何有利于美国经济复苏的外部力量都笑脸相迎。

这也使人们想到了布什在访问北京时骑自行车所象征的中美关系的“骑车模式”。骑过自行车的人都知道,如果要想在长距离的骑行中保持可观的速度,就必须有比较正确的骑行姿势,既要注意身体的协调,也要注意前进的方向。同样,健康的双边关系,也需要及时、有效地协调关系(点头)和着眼未来(向前看)。

更进一步说,这场金融危机如“9.11”一般提醒人们,在一个真正相互依存的世界里,更多的平等意识,更积极的全球合作,都将可能成为全人类的福祉。而在美国和欧洲相继面临困境的情况下,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尤其引人关注。这也是2011年4月金砖国家峰会引起全球瞩目的原因所在。

与此相关的,便是人们对于西方消费文化、福利社会理念以及金融监管体制的反思。从现实角度看,这种反思会对各国经济恢复产生积极作用,而从长远角度看,则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从而重塑这个世界的“精神地图”。

被折腾,很多时候都与手中的“地图”出错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