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关注成长:漫谈青少年教育
14526600000019

第19章 后记

在从事初中教育的二十多年里,我深刻地感受到引导青少年拥有健康、快乐的成长体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怪学生学习不用心或不努力,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对他们的批评多、帮助少。很多时候作为施教者的我们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我们成人帮助和引导的未成年人。

在调查中发现,约有80%的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约70%的家长不能耐心或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还发现:青少年在初中阶段的不良习惯与学校、家庭、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有效帮助这些孩子的办法,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最初想法。通过这本书,目的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索使学生和家长了解青少年的成长规律,针对青少年不同时期的成长特点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目标的教育,使家庭教育更加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使每个青少年都能获得健康快乐成长的体验,都能顺利地接受学校教育。

这本书能顺利地完成并出版,要特别地感谢我的校友、现任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的汪晓军。我是一个数学专业的理科生,对写作有恐惧感,是汪晓军帮助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在我最初的写作中,经常是文不成体,话不成语,羞涩的我不敢将自己的作品拿给别人看。是汪晓军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我,使我体会到他常说的“从小处着手,做细心研究”的道理,渐渐地养成了一边思考一边做心得笔记的好习惯,从而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我还要感谢我的责任编辑侯君莉,是她的努力使这本书成为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种形态。

我更要感谢兰州十一中这片沃土,感谢兰州十一中的各级领导。感谢蔡涵勤校长为一个普通教师所营造的浓浓和谐的教科研氛围,使我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没有同仁的精神鼓励和支持,没有一个和谐的教学工作氛围,就不会有我潜心做学问的机会,更不会有这本书的问世。

感谢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白继忠、兰州市副市长周丽宁、兰州市教育局局长王有伟,是他们使我的思考更加符合青少年“获得快乐、健康的成长体验”的新理念,为我勇敢地迈出人生梦想的第一步树立了自信心。

感谢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所长郑作慧,副所长罗钟伟,研究主任朱文科,《兰州教育》的编辑温兰君对我的巨大帮助和支持,在他们的亲自指导下,我不仅建立了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在认真做好每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与解决学生问题的研究课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我对未成年人成长问题的研究认识更加清晰,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本书立论的科学性。

我还要感谢每一位家长和我的每一位学生,他们的善良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给了我无穷的工作热情,使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

这本书的出版是每一位教师心愿的汇集。书中还有许多不成熟、片面的认识,恳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使我的认识更加完善。

徐文

2009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