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14441500000017

第17章 建筑节能问题与当代大学生相关理念的教育(2)

3.我国长时间缺少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的制约

经济学家关于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有四句通俗却意味深长的话:“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必然既注重成本又注重收益,用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必然只注重成本不注重收益,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必然注重收益不注重成本,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必然是既不注重成本也不注重收益。”在我们理解看来,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年耗电量约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每平方米年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倍~20倍的原因。因此,必须要有相关法律来进行有效的制约。

纵观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具有强制性的节能法律法规,其主要目的在于采取最低标准的形式,严格限制消费品的单位能耗。以日本为例,早在1979年就颁布了《合理用能法》,1983年引入了适用于冰箱和室内空调的最低能效标准(MEPS),1993年又将范围扩大到电视等各种家电。欧盟也制定了独有的最低能效标准,只有符合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才能允许生产和销售,同时为避免虚假行为产生,启动了制造商之间的自我监督机制。

美国是能耗大国,颁布实施的节能法律较多,70年代能源危机发生之后,出现了《能源政策和节约法》(1975),随后又有《国家能源政策法》(1992)、《新能源法案》(2005),等等。

可见,我们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来制约我们一些不良的浪费能源的社会行为。其实,对于建筑节能我国早在1993年就颁布了相应的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1996年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注(采暖居住建筑部分)》,2001年颁布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些规范的颁布,也反映了我国建筑节能理念并不是一片空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规范的条款未列入国家强制性条文范围内,各地也未发布政府令加以强调,所以执行力度根本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正是由于我国长时间缺少这方面的法律和制约,才使得我国民众的节能意识严重滞后,加重了我国建筑能耗的负担。

三、大学生应该成为建筑节能理念的带头人

首先,大学生是未来最有实力的购房者,他们的需求直接影响城市建筑设计的走向。据《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57.6%的大学生打算毕业5年内买房,他们对房屋的要求是地点要好,空间要大,价钱要实惠,而对于重要的建筑节能却没有提出一点要求。开发商们正是抓住了他们的这点心理,追求投资最大化,大大缩减了节能的成本。倘若我们的大学生本身就拥有建筑节能理念,对于自己今后的房屋有一种节能的要求,那么我们的房产开发商们也就不得不重新去考虑建筑对节能的要求。

其次,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作为未来工程师,其良好的节能理念也将影响今后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今天大学生之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明天的建筑工程师,如果他们能够从现在开始就具备一种必须的节能意识,拥有一种良好的节能理念,那么明天,当他设计建筑的时候,节能的设计就一定能够与他的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节能的理念也一定能够从他的建筑中反馈给使用者们,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共同推进节能由理念向实践的跃进。

再次,大学生进入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将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节能理念而影响身边的一大群人。我们知道,大学生经过学习终将踏上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我们的大学生如果通过对建筑节能理念的学习和践行,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上把建筑节能理念带上工作岗位,一定可以为不同行业的团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使建筑节能理念广为人知,并得到广泛认同。

可以肯定地说,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如果没有树立起建筑节能的理念,就不能肩负起低碳时代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全球均日益重视节能环保,我国中央政府倡导节约型社会的当今时代,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一重在行动的要求从建筑节能理念的角度来看,培养如下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显然是有意义的:

1.节电习惯

近几年城市拉闸限电的情况越发频繁,企业不能正常生产、人们的生活也受到很大的影响。电力的浪费和低效利用,使得能源的供给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很大瓶颈。此外,大量高耗能灯泡、低效能电器的使用都给我们的电网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背景下,我们大学生必须树立起建筑节能理念,时刻提醒自己,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与我们的建筑节能理念相一致,是否做到了及时发现耗能现象并予以改正。我们要避免以下不良现象,如一个人在硕大的教室内开全部的灯,人走寝室电源却未及时断开,电脑总是处在待机状态,手机的充电器总在插座上通电,如此等等。

2.节水理念

联合国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世界银行的一位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周转不过来”。我国就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节水理念的重要性,各地也都举行了大量的节水宣传活动,但在我们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一些水资源浪费现象总是屡禁不止:洗脸、洗手时水龙头大开,水花四溅;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洗澡冲淋时总是水漫金山。这些问题总在不经意间被我们忽视。可见,及早地树立节水理念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3.其他节能理念

除了节水节电理念之外,从能量的产生到最终的转换,显然还有许多环节可以利用,从而也能够起到节能的显著效果。譬如夏天的清晨在起床之后尽可能地打开窗户利用窗外的太阳光,又譬如冬天学会在教室里、寝室里以及其他的公共场所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还譬如适当地学会在教室、寝室放置一些花草作为绿色天然的调节器,如此等等。只要我们在思想上拥有节能的良好意识,就一定能养成好的建筑节能习惯,从而将一些不必要的耗能降到最低。

四、结束语

2009年11月25日******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一决定一经报道,即刻引起全球的一片叫好声。

的确,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全球都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必须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加快转变高能耗的发展方式和生活习惯,努力促使更加良好的节能环保意识的生成。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我们呼吁重视建筑节能问题,强调当代大学生建筑节能理念的唤醒,积极促使当代大学生注重建筑节能习惯的培养,无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李亮老师的大力帮助,特此鸣谢。)

【作者简介】张煜民 浙江警察学院 杭州 滨江 310053

参考文献

[1]王祥荣.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报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施里达斯拉夫尔.我们的家园——地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3]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4]韩立新.环境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5

[5]陈静生.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苏琴.环境工程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7]T.迈克米兰.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