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话语权:美国是怎样取得主动的
1440500000047

第47章 认错也要认得专业一点(1)

认错也要认得专业一点儿

许多时候,让人在乎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们对待事情的态度。认错就很能说明问题。

在媒体公司里,合理的纠错机制不仅是媒体自律的重要形式,也是媒体品位的试金石。

对于媒体来说,不出任何错误是不可能的,而合理、有效的纠错机制是减少错误的数量和负面影响的主要办法。这种纠错包括报刊或节目面世前内部纠错,也包括事后的公开纠错。

纠错和认错教育,往往是大公司区别于小公司的地方。在《芝加哥论坛报》,所有记者,不论实习生还是新闻奖得主,都要参加为期三天的基本写作及报道技巧复习班,强化纠错意识。它的守则提醒员工:报道中若提及电话号码,必须拨通电话以确保号码正确;所提及的数据间若有数学关系,必须演算三次或使用计算器;由消息来源提供的地址必须核实。而在一些电视台,新闻部主任还被要求定期提供职业道德的培训,其培训对象不仅有记者、编辑、主持人,也有摄影师。

大多数主流媒体都有着健全的内部纠错机制。

内部纠错主要有编辑部内部员工纠错和“旁观者”纠错两种方式。在《纽约时报》,作为常规的编辑流程的重要内容,编辑有权力随时向记者提出疑问,从而大大降低了出错率。而为了使员工能够放心地指出错误,《圣荷西信使报》规定,无论是谁的错误,指出问题都不算冒犯他人。

为了加强媒体内部的沟通,一些媒体采取了多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力求增加上下级之间的往来,创造公平的对话机会,以减少决策失误和工作失误。

在ABC,有一种名为“走廊制作”的行之有效的不成文制度。新闻部的高层经常在办公室走廊走动,使员工有机会说出自己的非正式看法,从而加强了彼此的沟通,避免了一些由于误解和沟通不畅导致的问题的发生。此外,在传媒专家的建议下,许多新闻部的主管每月还与记者或制片人、摄影师逐一面谈,然后再召开一次全体大会,进行有的放矢的沟通。

“旁观者”纠错也日益成为重要的纠错手段。在《芝加哥论坛报》,“准确性原则”是事关报纸存亡的关键,为减少错误,他们聘请了校阅公司,每天逐字逐句地校阅报纸,找出可能的错漏。

为了减少错误,一些媒体还出台了奖励措施。《萨拉索塔先驱论坛报》就曾出台一项政策,给那些一个月内没有重大错误的新闻助理发50美元奖金,从而大大减少了错误。

还有一些媒体则对读者举报予以奖励。为了保障读者给媒体纠错通道的畅通,《堪萨斯城星报》还规定,新闻从业人员如果向上司隐瞒读者正当的更正要求,有可能会被解职。

作为一种“报格”,一些媒体把及时更正和沟通读者作为重要的自律机制,并因此而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受众的认可。以《纽约时报》为例,它的“更正”栏,每天刊出,并且几乎固定地放在第一部分的第二页,即A2页,位于“新闻简要与索引”的下面,保持它不变的和显著的位置,这样“它们能很容易地被找到”。

久而久之,看当日的更正还成了时报职员和读者的一个消遣。

除了通过设立“更正”栏等向读者主动表明纠错诚意之外,一些媒体还通过设立“读者意见调查员”的方式加强与读者和观众的互动。

1967年,《路易斯维尔信使新闻报》率先雇用了一名读者意见调查员(ombudsman,又称新闻监督专员),以监督报纸的表现并审读公众的抱怨。在美国主流媒体中,《华盛顿邮报》是最早任命读者意见调查员的报社,它的读者意见调查员不仅要倾听读者的诉苦,而且要纠正编辑记者甚至高级管理人员所犯的错误,还要对每周的工作提出总体评价和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