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14262600000030

第30章 做客中南海的心灵震撼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北平从这一天开始改称为北京。

1950年初春的一天上午,******派他的秘书田家英驱车来到跨车胡同15号,看望齐白石。

田家英转达了******主席对老人的问候,详细地询问了齐白石的健康、生活和绘画创作的情况。并且相约第二天下午,接他到中南海******的家里做客。

白石兴奋得一夜没有休息。第二天,他不时地看着时针,好不容易地到了下午,门外果然响起了汽车的喇叭声。他知道******派人接他来了。他整了整衣服,在看护士夏文珠的陪同下,拄着拐杖,高兴地上了车。

汽车出了胡同口,缓慢地驶过西单路口,向东而去,拐了一个弯,进了新华门,随后沿着碧波荡漾的湖岸,平稳地驶着,不一会,在一幢古式的庭院前停了下来。

这就是著名的中南海丰泽园,是******工作和居住的地方。

齐白石下了车,在朱德的陪同下,见到了正等候在书斋兼会客室的******。

******亲自扶齐白石入座,并用浓浓的湖南湘潭话说:“我们是老乡。在家乡没见过,想不到在这里见面了。”

齐白石紧紧地握住******的手,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亲切地请老人品茶、吃糕点、糖果,同白石交谈了起来。

******说:“早就该请您老人来了,一直拖到今天,润之真是失礼呀!”

一口浓浓的亲切的乡音,再加上一个国家主席以晚辈的身份向自己道歉,让齐白石感动不已,他激动地说:

“新中国刚刚成立,主席你多忙啊,在日理万机的时候还来陪我这个糟老头子,我怎么好意思呢?”

******说:“齐老您这话差矣,您为革命党同盟会传递文件,是革命的功臣,你在抗战期间,宁肯自己饿肚子也不献媚敌伪,那是一种令国人仰慕的气节啊!我******应该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向你致敬啊!”

齐白石说:“主席您言重了,我哪里能担当得起,我一个穷木匠出身的手艺人,靠卖画刻印挣点名声,我所做的事,是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倒是主席您,实在是我们家乡人的骄傲啊!”

******说:“新中国能够成立,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国共产党英明,是民心所向。我这点名气,在世界各国人民的眼中,远远不及您老人家呢?”

就这样,俩人你一言我一语,谈得十分投机,在这暖意融融的气氛中,******和齐白石一边品茶,一边畅叙家乡情谊,纵论天下大事,漫谈新旧中国的对比与变化。

由于他们同是湘潭人,口音一致,聊起来彼此听得格外亲切。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晚霞溢彩,光阴已悄悄流过了几个小时,俩人谈兴仍然很浓,只是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了。

于是,******恳请老人留下来用餐。

******特意准备了以豆豉为主料的湖南风味菜。齐白石细细品味,觉得十分合口,连连称好,说:“好久没有吃过这样的家乡饭了,今天真是幸运。”

在双方相互敬酒时,******风趣地说:

“你原名纯芝,我原名润芝,小名都为阿芝,你我可称得是同乡兄弟。你年长,我该尊你声老哥哟!”

说完,******与齐白石都呵呵笑了起来。

齐白石向******敬酒,称赞他是一位“有道仁君”,是个“大能人”,他为家乡出了这样一个大能人而自豪。

******幽默地说:“咱们是各有长短。搞民主政治是我的专长,可我却没有绘画的天赋,只能当个读者,你我都是用自己的知识专长为人民服务嘛。”

******对人民艺术家的尊重溢于言表。

此时此刻,齐白石已经不再把******当作一位身居高位的国家领导人,而是当作对自己关怀体贴倍至的一位同乡好友,知遇、知音、知己了。

席间,******又告诉老人,政务院拟聘请齐白石担任文史馆馆员。

齐白石平时很少饮酒,当听到这一消息时,他高兴地喝了好几口葡萄酒,以回敬******对自己的深厚关爱。

齐白石与******,两个人从青年时代起就都走出家乡,远离湘潭热土,奔波于大江南北,一个是在探索人民艺术的真谛,一个是在谋求中华民族自由解放的道路,尽管各自经历不同,但对同处一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百年来受到列强欺辱的历史,却有着大致相仿的感受。

齐白石与******同是大山的儿子,同是从人民中来,又同要还血肉之躯给人民,回到人民中去,用自己的学识技能为人民服务,他们在这一点上有着深刻的共识。

酒酣之间,齐白石说到自己艺术上的“衰年变法”,说到人贵有革新精神。

******也说自己在变,从童年时代读四书五经到后来搞了个中国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接着又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指出,人在变,世道也在变,宇宙万物都是在变的,革新与革命,在变革这一点上同出一理。人生在世,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吸收新东西,在新的时代为新的社会服务。

******转过话题,说:

“你我都是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对农民是深有感情的。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办好中国的事情,解决农民问题是基本的。但是,农民离不开工人的领导哟。你作过木匠,也称得是农村的手艺工作,对学习工人老大哥的说法,我想你会赞同的。”

齐白石听了******的议论连连点头,说:“理当如此。”

******与齐白石互用现身说法,谈了彼此的体会,非常投机。

这时,朱德总司令也来陪坐,并举出自己的例子,谈到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一生中都在寻找中国的出路,同时也在寻找自己的出路。大家都在不断学习,不断前进。

齐白石听了,觉得十分惬意,没有一点儿说教的味道。他说:“我终于看到太平盛世了。使民善耕种,处世要和平,这是我一个老农,一个木匠,一个老百姓的愿望。”

******说:“这也是我们大家的共同愿望。”

齐白石祝******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安康,******和朱德也祝齐白石长寿。

齐白石表示:“在我的余年里,要为这个太平盛世多多出力,多画些美好的东西。”

******说:“中国画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要好好挖掘整理,继承发展,传给子孙后代。我们共产党要比历代皇帝和国民党更加重视中国画。”

******问道:“听说国内外不少收藏家在收藏你的字画,我也是白石艺术的爱好者,是否也可以收藏你的作品呢?”

齐白石回答:“当然可以。知我者恩人也,恭敬不如从命。”

******接过话头:“看来,充当半个收藏家,我还是满可以的!”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

日头已沉落西山,天色渐晚,齐白石告退,在夏文珠的掺扶下走出中南海。

******送到门口,朱德一直送他们上了小汽车。

齐白石在依依不舍中离去,眼眶里有些潮湿,他深深地被******那政治家的气度所折服。

回到家里,齐白石仍然抑制不住喜悦和兴奋的心情,像个得了奖赏的孩童似的,手舞足蹈,欢喜地将他与******相处的每一个细节都对家人学说了一番。

齐白石激动地说:“毛主席和我口音一样,每个字都听得入耳,十分亲切;毛主席给我夹煮得很熟很烂的菜;临别时,朱总司令亲自送我上车……”

后来,齐白石每每对人说起此事,总是深有感触地说:“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不能忘记的日子。我一辈子见过的有地位有名望的人,不计其数,哪有像******主席那样诚挚待人、和蔼可亲的?何况他是人民的领袖、国家的元首哩!”

他久久回味着与******交往中的种种细节,心中有种“人逢知己,相见恨晚”的感觉。

为了感谢******的知遇之恩,1950年国庆节前夕,齐白石从自己珍藏多年的国画精品中,选出最好的一幅立轴作品《鹰》和一副对联,连同自己用了半个世纪的圆石砚,一并赠送给******。

其中《鹰》作于1941年,对联是“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作于1937年7月。

这两件作品均是齐白石十多年前的上乘佳作。

这次,齐白石还特意加上“******主席/庚寅十月齐璜”及“九翁齐白石藏”的题款。

那方湖南产的普通花岗岩石砚,石质坚硬,发墨快而滋润,已经伴随着老人度过了四十多个春秋。而今,他也慷慨地将这心爱之物送给了******。

没几天,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和王樾等人来访,齐白石很高兴地谈起了两幅作品给******的事。

当齐白石说到“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篆书对联时,张伯驹不由自主地“啊”了一声,原来此联写错了一个字。

出自清朝安徽完白山人邓石如之手的后一联原句为“天是鹤家乡”,而齐白石却写成了“云”。

齐白石经张伯驹提醒,马上紧张起来。******是博览群书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我竟然送他一幅错字对联,不但对毛主席不恭敬,传出去岂不贻笑大方!

张伯驹安慰老人说:“齐先生你这个‘云’字改得比邓石如的‘天’字好。他上联若是‘地’,那么下联‘天’字不可动;可上联却是‘海’字,恰与你的‘云’字相对,我们不必拘于成格,改动古人成句自古有之,毛主席也许会称赞你改得好呢!”

经张伯驹这么一说,齐白石的心情总算平静下来。

其实,******收下齐白石的书画,挂在墙上欣赏了一段时间后,除留下齐老真空石雕花砚留念外,其它都送到有关部门珍藏,对于“天”改“云”,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妥。

之后,各书法家写此联时,皆以“云是鹤家乡”为准,原来的“天”字反倒被人忘了。

这里再说******收到这些珍贵的礼物,甚为感动,立即派田家英到齐白石家,以丰厚的酬金和老人最爱吃的湖南特产“菌油”作为回报。

后来,齐白石又精心选出了两方名贵的寿山石章料,操起刻刀,精心鎸刻了“******”朱、白两方印章,用宣纸包好,托好友艾青转送给******。

酷爱书法艺术的******收到齐白石赠送的两枚印章,深为喜爱。反覆观摩,突然发现包印章的宣纸竟是一幅画。于是出现了一场鲜为人知的“中南海争画”珍闻。

为了答谢齐白石,******又在中南海设宴,这次请郭沫若作陪。一位是国家领袖,一位是文坛巨匠,一位是画坛宗师,三人同席寒暄实属佳话。

席间,******向齐白石敬酒,感谢他赠送印章和画。

印章是齐白石专门送去的,他心里十分清楚。但是,对于赠画之事,他却听得有点糊涂,感觉诧异得很。

齐白石一怔,说:“我什么时候为主席作过画?”

******说:“喝了酒,您就晓得了。干!”

齐白石与******碰了杯,喝了酒,但还是不晓得。

******笑吟吟地对秘书说:“把画拿来,请画家亲自验证。”

这是一幅全绫装裱的纵幅国画。上面画着一颗郁郁葱葱的李子树,树上落着一群毛绒绒的小鸟,树下伫立着一头憨厚的老牛。老牛正侧着脑袋望着小鸟出神,颇有意境。

齐白石见画后好不惊诧,这幅画是他练笔的“废品”。他有个习惯,为别人包画时,常常扯过一些没用过的宣纸包装,可能一时没留神,给******包印章的时候,把它用上了。

令齐白石更不安的是,******居然还把这“废品”装裱得如此精美。

齐白石实在坐不住了,说:

“主席,都怪我疏忽大意,这画说什么也不能给您。您若喜欢这种笔墨,我回去马上重新给您画。”

“我喜欢的就是这一幅嘛!”******转向郭沫若,“诗人同志,您对这件精品有何评价?”

郭沫若仔细欣赏着画面。

******接着说:“此画笔墨颇具气势。你看,从牛头至牛背到牛尾,一笔勾出,足见画家功力过人啊!”

听到这番赞扬,齐白石再也坐不住了。他说:

“主席,千万不要再夸奖了,请让我把它带回去,不出三天,我重画一幅为您。”

******不答应:“不必,不必。”

齐白石急了,他一甩长须站起身说:“主席再不应允,我可要抢了!”

郭沫若走过来用身体挡住了画说:“齐老这件墨宝是送给郭沫若的,要想带走,应该问我!”

“送给你的?”齐白石更觉不解。

郭沫若得意地说:“这不,画上标着我的名字嘛!”

画上根本没有一个字!齐白石望望画,看看郭沫若,无论如何猜不透他的意思。

郭沫若笑笑说:“您这树上画了几只鸟?”

齐白石向画上扫了一眼:“五只。”

“树上画了五只鸟,这不是我的名字吗?”郭沫若说“上”、“五”两个字的时候,加重了语气。

齐白石一捋长须大笑起来:“郭沫若原名开贞,字尚武,‘上五’,您真是诗人的头脑哇!”

郭沫若扯起画,卷了两转儿:“物归原主,我带走了。”

“且慢!”******一挥大手,“没看见画上标有本人的名字嘛?快快与我松手。”

“你的名字?”这次又轮到郭沫若发愣了,审视了许久,依然没有发现画上何处有字。

“考古专家也考不出吗?”******怡然自得地说,“请问,齐老画的什么树?”

“李子树。”

“画得茂盛吗?”

“茂盛。”

“李树画得很茂盛这不是敝人之名讳吗?”******在说“李”、“得”、“盛”三字时也加重了语气。

郭沫若双手一拍:“妙哉妙哉!画上果然署有主席的大名!”

齐白石却被闷进了葫芦罐儿。

郭沫若对齐白石解释说:“1947年3月,解放军撤离延安时,主席面对将要撤离的延安说‘离开者,得胜也。’后来果然得胜。所以主席对李得胜这一姓名十分喜爱。”

齐白石明白了,也乐了:“如此说来,拙画还有点意思。那么,劳驾两位在卷首上赏赐几个字,如何?”

齐白石把画平铺到旁边桌上。郭沫若递过毛笔,要******先写。

******接过笔就写起了他那龙飞凤舞的怀素体:

丹青意造本无法。

郭沫若一看,就明白这是借用苏东坡的句子:“我书意造本无法”,稍动两个字,借以称赞齐白石。

郭沫若略一思忖,接着写道:

画圣胸中常有诗。

这一句原本是陆游的句子“此老胸中常有诗”,他也改动了两个字,使它与上句成为一联,且对仗工整一丝不苟!

齐白石喜出望外:“两位这样夸奖白石,我可要把它带走啦。”

******看看郭沫若说:“两位政治家斗不过一位艺术家呀!”

三人都笑了。

齐白石见两位才华卓著,出口成诗,而且这两句诗又浑然天成,配成了绝妙对仗佳句,钦佩之情难以言表,愈发高兴得合不拢嘴了,顿觉自己能够结交******这些高人真是三生有幸。

此画在******与齐白石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自此以后,******与党中央一直特别照顾齐白石生活起居至其终年。******对于齐白石的关怀与照顾,让他终生难忘。

慷慨解囊支持和平

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美国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并且不顾中国人民的严正警告,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他们还派遣空军侵入我国东北领空,轰炸我国城乡,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

为了保家卫国,中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国人民,立即响应党中央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人们增产节约,捐献飞机大炮,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

齐白石以耄耋之年也加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这一年冬天,他精选了十多幅作品。参加北京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声讨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罪行。

第二年,他又精心绘制了十余幅作品,参加了沈阳市举办的“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他将这些画展获得的钱,都一一的捐献给祖国,为世界和平做着自己的努力。

除此之外,为了迎接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在北京召开,齐白石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绘画善良和温雅,象征世界和平的鸽子上面。

尽管几十年丹青耕耘的锤炼,使他的笔墨技巧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好学的齐白石并不因此而满足,他也从来不画他不熟悉的东西。

齐白石过去还未画过鸽子。为了画好它,他让孩子们买了很多鸽子,养在家里。

每天,他都要来到院子里,仔细观看鸽子在太空中飞翔的每一个动作,看鸽子在地上每一个优美的姿态,以及鸽子的行走、哺雏、觅食、起飞、落地等的动作和神志。他还亲自数清了鸽子的尾羽是12根。

在仔细的观察中,齐白石新的创作构思渐渐清晰起来。不久,《人民画报》约他画一张和平鸽,他交出的画稿栩栩如生,异常传神。他还在画上题字:

愿世人都如此鸟。

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在北京召开前夕,为了表达自己对世界和平事业的期盼,齐白石不顾自己八十多岁的高龄,整整用了三天的时间里,伏案作画,精心地画了一幅“丈二匹”的大型图画《百花与和平鸽》,为和平大会献上了一份厚礼。

画面上,在百花盛开的春光里,一群仪态万千的鸽子,安详地在百花丛中休憩、觅食,显示出一片和平、宁静的景象。

这幅画直白地传出的齐白石老人的心境,它把一个中国老人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颠沛生活之后,对于解放了的新生活的歌颂,对于人类和平的呼唤,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百花与和平鸽》送到大会上,立即受到了中外人士的热烈欢迎。来自不同国度和各种肤色的人们,操着不同的言语,异口同声盛赞齐白石的卓越艺术天才和他对于和平事业的善良愿望。

齐白石用和平鸽表达了他对于和平事业的热切希望。事实上,在大千世界,有这种愿望的,又何止他一人。

一天,胡佩衡先生给他送来了一张法国绘画大师毕加索的飞鸽画的复制品。

齐白石自己画的是黑色飞鸽。他对比自己笔下的鸽子与毕加索的作品,意味深长地说:

“他画鸽子飞时画出了翅膀的振动,我画的鸽子飞时翅膀不振动,但是,我要让人们在不振动里看出振动来。”

这句话也道出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艺与西洋画的区别。

在这一年里,中央文化馆成立了,齐白石被聘为馆员。同时,他又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他的画册由北京荣宝斋用木板水印法复制出版。

这是解放后,我国第一次出版齐白石的绘画专集。

专集印出来的画与原画十分相似,齐白石看到后非常满意。从此,他便常去荣宝斋,与那里的工作人员谈话,认真倾听他们对画的见解,以便在今后的创作中画得更好。

这一时期,齐白石虽然人已经衰老了,但艺术的创作力却进入了一个新的旺盛的时期。

就像热爱生命一样,齐白石仍然热爱一切美丽的东西,热爱火热的生活。

他笔耕不辍,勤奋地作画,一天三四幅,七八幅,创作出大量的色彩斑斓的作品。

这年端午节的时候,著名作家老舍给齐白石送去了一些粽子。

老人非常高兴,笑着说:“我也送你几个粽子吧。”说着,就挥笔在展开的纸上精心画了几个粽子,并画上了枇杷和樱桃,画面十分简洁,别致。

老舍非常赞赏,因为还没有什么人把粽子画入画中,他意味深长地说:

“千百年来,人们喜欢把粽子,但我却从没有见人画过它呀,白石老人真是观察事物无比细致啊!”

11月,苏联木偶戏剧院的艺术指导、人民演员、斯大林奖金获得者奥布拉兹卓夫,以苏联艺术工作团代表的身份,来到了中国,参加中苏友好月。

到京的第三天,奥布拉兹卓夫专程到跨车胡同探望齐白石。

齐白石亲切地接待了这远方来客。他通过翻译,表达了自己对于苏联人民和苏联艺术工作者的深厚感情。

奥布拉兹卓夫很激动,他俯下身子,紧紧地握着白石的手说:

“能见到中国当代的一位绘画大师,是我的荣幸。中国人民有你这样一位杰出的儿子,是值得骄傲的。”他祝齐白石健康长寿。

翻译把他的话,一一翻译给齐白石听,齐白石微笑着,不时地点着头,不断地伸出手,与这位苏联客人握手致谢。

为了表达对远方而来的客人的谢意,齐白石来到画桌前,当面为奥布拉兹卓夫画了一幅《三蟹图》,送给了这位友谊的使者。

奥布拉兹卓夫十分高兴地接过画,亲切地走到白石的面前,感激地说:

您不愧是位创造了自己风格的革新者。在画中,你充分表现了对自然的理解。您的作品的整个的风格和技巧,虽然说是您个人的,但在性质上则显示了深刻的民族性。

晚年的齐白石虽然精力已明显不及以前,但新的社会新的气象,激发他的万丈豪情,不仅使他在艺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且也使他在促进世界和平和增进睦邻友好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耋耋之年的创作激情

1953年1月7日,上午,中华全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在北京文化俱乐部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庆祝齐白石的90周岁的生日。

隆冬的季节,裹在严寒之中。刺骨的寒风,像刀一样地刮着人们的皮肤。

然而,文化俱乐部里却温暖如春。今天,这里宾客云集、高朋满座。人们三三两两,或是低声细语,或是仰首大笑。

出席庆祝会的有文化部副部长周扬、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还有作家茅盾、诗人艾青、剧作家田汉及美术界人士二百余人。

此时,齐白石老人还没有到。来宾们在大厅里,仔细地观看着挂在四壁上的齐白石的绘画、书法和排印。

这都是从他几十年间创作的万余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其中有明丽和奇秀的山水长卷;姹紫嫣红和形态各异的花卉卷轴;跳跃着的飞禽走兽;还有那神态逼真和寓意深沉的人物肖像,以及独树一帜和开创一代新风的书法和篆刻珍品。

9时整,齐白石来到了会场。他穿着一件藏青色的长衫,微笑着,不断地向大家频频招手致意。

到会的同志们立即围了上来,向他致以亲切的敬意。许多人不断和轮流地俯下身子,贴在他的耳朵边,问候他,祝愿他健康长寿,送给他一束束鲜花。

齐白石兴高采烈,容光焕发。对于今天的盛大庆典,他很早就知道了,当他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他的心情异常振奋。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他有过多少个生日和多少个寿辰是在凄风苦雨中度过。可是,在解放了的新中国,党和国家这样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他,今天还这样特意为他举行盛大和隆重的庆典,纪念他的生日,他抚今思昔,怎能不激情满怀,思绪万干呢!

庆祝会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首先讲了话。****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授给齐白石荣誉奖状。

周扬把奖状送到齐白石面前,亲切地同老人握手,衷心地祝愿他。大厅里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接着,周扬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

齐白石先生是中国人民卓越的艺术家,他在中国美术创作上有特异的贡献。他的艺术继承了中国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发挥了“形神兼备”的特色。由于他出身劳动者,他的作品多取材于一般人民日常生活和接近的自然风物,具有健康、朴素的色彩……

老舍,田汉等人也在会上发言,大家盛赞齐白石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衷心地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著名作家老舍在大会上,深情地回顾了他与齐白石交往的许多难忘的往事,他讲起了白石老人绘画粽子的传神和精炼,讲起了白石老人创作《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趣事,他兴奋地向大家说:

“那一次,我用了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诗句,请白石老人作画。老先生为了这个题目,两夜都没有睡好觉。他想,画面上怎样才能表现出蛙声呢?于是,他没有去画蛙,而是在山泉里画了蝌蚪,让人们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中去听到蛙声。白石老人就是以这种独创的精神去从事艺术创作的。”

老舍先生连连赞扬齐白石老人对于艺术创作一丝不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

田汉则运用白石老人80岁时给美术学院学生的诗句“半如儿女半风云”来阐述齐白石的艺术风格,指出他的画既细腻如儿女之情,又豪放如风云变幻的多种气概。

会议在热烈进行之中,******也在百忙之中来到了会场,参加这个盛大的庆典。大家一见******健步走来,热烈地鼓起掌来,大厅里的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频频地向大家招手致意,他径直地走到了齐白石的身边,俯下身来,亲切地说:

“我代表全国人民,代表******主席,衷心地祝贺您生日快乐和健康长寿,祝您艺术生命常青。”

齐白石见******竟然会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之中,专程前来为自己祝寿,显得喜出望外,他紧紧地握着******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共产党和政府,感谢******主席和您对我的关心,我能活着看到今天,看到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国泰民安,才是我最值得庆贺的事。”

说着,他的眼眶里闪烁着泪花。

******亲切地说:“您是人民杰出的艺术家,您为人民、为我们的国家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得到这份荣誉是当之无愧的。”

接着,******仔细地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起居以及艺术创作情况。

“听说老人家近来画兴很浓,画了很多题材新颖的作品。解放后生活安定,没有顾虑,愿意为人民为祖国多作一些贡献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毕竟是90高龄的人了,今后要注意休息,保护好身体。有什么困难,党和政府一定给予妥善的解决。”

******关切地嘱咐道,还风趣地说:“我还等着为您做百岁大寿呢!”

说完,******还与齐白石合影留念,老人激动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

仪式之后,齐白石在家人的搀扶下,缓步绕场一周,看着墙上挂着的和代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他看得十分仔细,每一幅画都会勾起他对逝去生活的回忆。

齐白石在一幅“鱼图”前停了下来。这是他二十多岁时的作品,那时他还不是专业画家,这幅画七十多年间流传民间,到今天才见到,他真是感慨万千,当时就在这幅画上题了字。

晚上,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及中央美术学院举行庆祝宴会,大家共同举杯祝愿齐白石长命百岁。

第二天,齐白石早早起来,来到画室,铺好纸,仔细地画了几幅画,送给周扬等几位同志,其中送给艾青的是一幅两尺长的画,画的是一筐荔枝和一技枇杷,上面题:

艾青先生:

齐磺白石九十三岁

他又在后面加上“齐大”的印章,下面一角还有另一方印章“人扰有所憾”。

庆祝大会过后不久,******派人补送了四件礼品,祝贺老人寿辰快乐。

这四件礼品是,一坛湖南特产茶油寒菌,一对湖南胡开文笔铺特制长锋笔毫书画笔,一棵东北野山参,一架鹿茸。

礼物是上午送到的。当时齐白石正在作画。他见了******送来的这些珍贵礼品,激动不已,说:

“毛主席今天给我送这样重的礼,太看得起我了。古人讲‘蔗境弥甘’,在新社会我可是享到了这份清福了。”

这以后的几天时间里,齐白石一直沉浸在幸福和激动的心境之中。闲暇时,他特意构思和绘制了两幅画,送给******,一幅是《旭日老松白鹤图》,一幅是《祝融朝日图》。

旭日的象征党的光明和温暖,老松和白鹤是祝颂******主席长寿;祝融朝日,是说明太阳出在湖南的意思,表达了他对美好新中国的祝愿。

新中国成立后,祖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给齐白石的创作也带来新的活力。

他以愉快的心情清理多年积存的宣纸,每天都要画几张画,他画花鸟,画鳞介,还画工人和农民。

他曾画手执铁锤的工人和一个农民并肩行进的作品,用来歌颂工农联盟。

他还不止一次刻过“为人民服务”“学工农”的印章。

在齐白石90岁高龄的时候,他还创作了《祖国万岁图》。这是一幅彩色万年青的画面,作品上方篆书了“祖国万岁”四个大字,表达了老人热爱祖国的心声。

他在党和人民的怀抱里,沐浴着春风,过着宁静和幸福的晚年生活。党和政府对于他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在他生日之前,政府拨款派人修缮了他的跨车胡同的住所。医生还定期为他检查身体。

大家选举他担任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和中国画研究会主席。他精神健旺,心境舒畅,在这个修饰一新、明亮、宁静的画室里,辛勤地耕耘着。

他的创作激情一泻而不可遏止。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创作了六百多幅作品,刻印还未计算在内,这是十多年来老人创作最多的一年。

这一年的12月,齐白石用了整整半月的时间,为东北博物馆书写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全文,并对东北博物馆的领导说:“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全是为了国家的建设和老百姓的利益,有了这样的政党,有了这样的国家领导人,中国的出路和前途将会更加光明。”

齐白石老人不但自己不断求新,作画不止,而且还继续投身于美术教育事业。他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每当天气晴朗之时,他便不顾年高体衰,到校授课,并作画十余幅,分赠他的学生。

齐白石一生收了很多学生,其中李苦禅、李可染、于非阁等人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都可称为大家。

1954年,东北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馆先后举办了“齐白石画展”,喜爱齐白石画的中外人士从世界各地赶来,人数之多,令齐白石万分欣慰。

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会中,一共展出了齐白石的121幅作品,这是从他39岁至91岁为止的代表作,而尤其以他70岁至80岁这十年间的作品为多。

那天,智利画家、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联络委员会副秘书长万徒勒斯先生也赶来了。作为一个画家,他从齐白石的艺术语言中看到了中国大师深厚的底蕴,他无限感慨地说:

“我们很难得看到这样一个展览会,包括一个画家在五十多年长时期所创作的作品。其中前后风格有所不同,但又看出其间的发展与联系。我觉得和这样一个杰出的画家生在同一时代是幸福的。”

齐白石也是幸福的。在他一生中,举办和参加过许多画展。1946年的那一次南京画展,他是不会忘记的:二百多幅画,一堆金圆券,换了两袋面粉。而今天,他的作品作为祖国艺术宝库中的奇葩,被精心地珍藏起来。

只有在人恢复了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和人格的国度里,他的作品才能获得应有的地位,应有的艺术价值。

这里的每一幅画,都深深地蕴藏着那记忆里的往事,能勾起他对失去了的岁月的依恋与思念。齐白石站在自己的图画前,静静地品尝着,凝思着,似乎在寻找失落的什么。

1954年8月,齐白石被湖南人民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并在9月15日出席了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会议。

这天,是一个晴空万里、天高气爽的美好日子,一大早,齐白石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穿了一身崭新的衣服,胸前佩着代表证,驱车来到了怀仁堂。

会场庄严、隆重,喜气洋洋。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等同志来了。当他们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致了开幕词。他那洪亮、气势雄伟的湖南口音,齐白石听来十分亲切、悦耳。

******每一句话都说到了他的心上。他唯恐自己年老记忆不好,戴上老花镜子,认真地记录着******的讲话。

齐白石参加了湖南组的讨论,见到了家乡的代表。

湖南的代表们紧紧地把他围了起来,亲切地询问他的生活、身体状况,谈论着家乡四五年来的巨大变化。

经历了人世沧桑的90岁老人,如今当家做主,到这庄严的大会上商量治国和建国大计,他的的确确感到世道变了,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会议期间,湖南的代表还专程到跨车胡同齐白石的住所拜访他。不大的庭院里,像过节日一样,热闹非凡,笑声盈盈。

会议的最后阶段,齐白石代表人民,履行了神圣的职责,投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选举了国家的领导人。当******以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时,会场上爆发出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

此时,齐白石热泪盈眶,手都拍麻了,还在使劲地鼓掌。他知道,******是中国人民的忠实儿子,也是湖南人民的忠实儿子。******不仅关心全国的大事,也对于他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这是他永世不能忘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