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代诗文故事
14259700000081

第81章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出典】

陆游《卜算子·咏梅》。

【原作】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文学家。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2岁遭靖康之难,随父南迁。18岁师事曾几。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进士第一,然殿试时为秦桧除名。二十八年为福州宁德县主簿。孝宗隆兴元年(1163)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二年调镇江府通判。乾道二年(1166)罢官。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荐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司参议官。三年免官,五年知叙州,七年复罢官;十三年起知严州;十五年任礼部郎中兼实录检讨官。宁宗嘉泰二年(1202)为中大夫,兼同修国史。其诗文生前即为世人推崇。朱熹谓“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杨万里则誉之为“重寻子美行程旧,尽拾灵均怨句新”。其经历丰富,视野阔大,师法广泛,故能突破江西诗派藩篱自成一家。形成豪宕丰腴之特色。其诗“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读之令人荡气回肠。代表作有《关山月》、《书愤》等。写景记游诗如《游山西村》、《怡斋》等情景融洽。其诗风格多样富于变化,汪琬以为南宋诗坛可称大家者仅陆游一人。亦擅词,杨慎言“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文亦堪称大师,《入蜀记》写景传神,引人入胜。其四六文以单行之神入排偶之中,富于创新。著有《老学庵笔记》、《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放翁逸稿》、《南唐书》等。

【故事】

由于积极主张抗金,反对宋朝的妥协投降,朝廷中的投降派对陆游进行了打击报复。

本来,朝廷要将陆游调任嘉州知府,但那些主张投降的官员就乘机进行造谣污蔑,给陆游加上了“不拘礼法”、“宴饮颓放”等罪名。于是,陆游受到了罢免嘉州知府的处分,而只给了他一个主管道观的名义,领取一点儿薪俸。

受到这次打击后,陆游心中十分愁闷,也很悲观。他想找老朋友们聊一聊,缓解一下心中的不快。但又一想,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也只有让他去吧!在孤独、失望中,陆游却又觉得自己的人格是高尚的,清白的。

一天黄昏,天色灰灰,细雨迷濛。陆游漫步在一座驿站的旁边。这座驿站因年久失修,早已破旧不堪。陆游在细雨中望着这凄冷的景象,觉得与自己现在寂寞的心境正相适宜。

正在他独自发愁的时候,忽然看到驿站外面断残的小桥旁有一株盛开的梅花。那株梅花孤独地挺立在那里,显得格外冷清。

陆游十分喜爱梅花,在他的一生中写下过100余首咏梅的诗词。在他的眼中,梅花性格刚强、坚毅,不畏冰雪严寒,所以,他赞美梅花是“花中气节最高坚”。

可是,眼前这株梅花呢?冷冷清清在这里饱经风雨的吹打,鲜花开尽却没有人来过问。然而,尽管是这样的遭遇,梅花依然独自吐着芬芳,散发出一阵阵幽香。这正是陆游遭受投降派嫉妒、排挤和打击的命运的写照,这正是陆游寂寞愁苦而又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性格的象征。

看着这孤零零的梅花,陆游不禁心潮翻滚,久久无法平静。在蒙蒙的细雨中,陆游转身朝自己的住处走去。在当天夜里,陆游在淡淡的灯光下写下了这首《卜算子·咏梅》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便是这首词中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