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代诗文故事
14259700000071

第71章 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出典】

李清照《渔家傲·记梦》。

【原作】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生于历城西南柳絮泉。父亲是文学家李格非,母亲是状元王拱辰之女,也工文章。李清照早年生活在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里。18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著有《金石录》,李清照写了《金石录序》,详细记载了夫妻共同生活和对书画金石的爱好。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夫妇仓皇南渡。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今南京)病故。

李清照诗、文、书、画皆能,尤擅长词。其创作在北宋和南宋呈现不同的特点。她前期的词章,多数是描写闺中的生活情趣及大自然的绮丽风光,风格清新明丽,如《如梦令》二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活泼清新、婉转曲折。进入南宋,其词则主要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变早年的清丽、明快为晚年的凄凉、深婉。代表作有《永遇乐》、《声声慢》等。其填词,注重协律,崇尚典雅有情致。善用白描手法,通过写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将抽象的内心活动形象化。语言优美、精巧,却不雕琢求工。其诗所存无多,然题材较词宽广,且见解独特,如《咏史》、《夏日绝句》等。文有《金石录后序》等,该篇以金石聚散寓身世之感,质朴沉痛。另有《词论》一篇,见《苕溪渔隐丛话》,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观点,并全面评论了北宋词人。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李清照集》、《漱玉词》。

【故事】

女词人李清照不满现状,要求打破沉闷狭小生活圈子的愿望,因此她做了一个奇妙的梦:拂晓的海面上,水雾迷茫,一望无际,天空中云腾雾罩,如同卷起了层层的波涛。点点星光流动闪烁,就像海面上无数只小船扯起了风帆上下飞舞,来往穿梭。面对这奇异美妙的景象,词人梦见自己飞到了主宰万物的玉帝的住所,玉帝殷勤关切地询问她要到哪里去?

面对玉帝的询问,李清照借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寓意,抒发出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她想到自己虽然才华出众,学诗有成,但处在国家前途暗淡、朝廷昏庸无能的时候,精神上十分苦闷,因而发出“路长日暮”的感叹。虽然如此,但她并不消沉,而是自喻为大鹏,以豪迈的气概呼唤着:大风啊,你尽情地吹吧!我要驾着生命之船,冲破现实的樊笼,奔向美好的理想和幸福的未来。

就这样,李清照展开浪漫的想象,创作出清奇意境的词作《渔家傲·记梦》,“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便是这首词中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