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代诗文故事
14259700000128

第128章 巧言令色,鲜矣仁

【出典】

《论语·学而》。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又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曾在鲁国为官,但仕途不顺。之后,孔子周游列国十三年,可惜都不曾获得重用。于是孔子返回家乡,将他满腔的政治理想抱负投入在整理古籍经典与讲学。孔子讲学不倦,重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他的思想学说虽曾遭遇秦始皇焚书坑儒,然而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孔子身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政治家,他的学说至今仍对中华文化发挥深远的影响。明朝时明世宗谥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公元1952年由专家换算历书推算孔子诞辰为9月28日,将此日订为孔子诞辰。

《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生平与弟子、时人之间的对话,也包括弟子之间的对话,由孔子门下弟子辑录。汉初原有鲁论、齐论、古论共三论,可惜齐论与古论早已佚失,只剩鲁论流传至后代,宋朝时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宋太宗时的宰相赵普据说只读过《论语》,但却能辅助宋太祖“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的价值不但跨越时代,也超越东西方的界限,其内容共二十篇,记载了孔子的名言懿行,经过弟子的谨慎编排而具备一贯性,其脉络从头到尾相呼应。今天当我们观赏好莱坞的电影时,竟能听见西方的银幕巨星在片中引用孔子的名言,更可看出《论语》智慧的普世通行,历久弥新。

【故事】

所谓“口惠而实不至”《礼记·表记》),一个人把话说得天花乱坠,轻易许下很多承诺,并不代表那是内心真的想法,多数时候只是说说而已,既不花钱又不费力。许多人便是被一些空口说白话,光会画大饼的政客给骗了选票。所以若是经常应允要给人好处利益,事后却总是跳票,日子久了一定会让人心生埋怨。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诗经·小雅·巧言》),是说一个人的言辞巧妙动听,就像笙中之簧一般,只是空中飘荡的音乐,虚而不实,简直就是厚颜无耻的行径。这句话原本针对陷害君子的奸佞谗言,却可从中见到古人并未将“能言善道”当成是一件好事,也不欣赏“说得比唱得好听”。然而在现代社会里,有专业补习班开课教人如何说话、沟通或谈判,可见得“巧言如簧”几乎成为现代人必备的技巧,甚至是一种社交礼仪,真是古今大不同啊!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与本句“巧言令色,鲜矣仁”,刚好形成鲜明的对照,说明孔子心目中接近仁者的典范。可惜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似乎不怎么吃得开,光是看电视综艺节目里那些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有哪一个是刚毅木讷的呢?即使是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谁不机警善辩呢?不过言语代表心声,说话反映人格,你说怎么能不小心谨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