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代诗文故事
14259700000100

第100章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出典】

《易经·系辞下》。

【作者简介】

《易经》即《周易》,是周人算卦卜筮之书,包括《经》、《传》两部分。相传《经》是周文王所作,由卦、爻重叠演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及卦辞、爻辞所构成,可依据卦象推测祸福吉凶。“系辞”本指系于卦、爻之后的卦辞、爻辞,而此处是指系于《易经》之后的词。本传分作上下两篇,传为孔子所撰,可说是《易经》的整体概论,尤其将阴阳的交感作用提升到哲学的范畴,使《易经》不仅止于占卜,进而成为一套哲学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故事】

除了《易经》外,在《老子·第二十二章》中也说:“曲则全,枉则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说明了能曲就能全、能屈就能伸,正是圣人所守一本万殊、万殊归一的道理,也可说是一切事理的准则。而遇到冲突的情况,暂时忍让,往往便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在清代沈德潜的《古诗源·古谚古语》也提到一句值得仔细思索的话:“将飞者翼伏,将奋者足跼,将噬者爪缩,将文者且朴。”此处说到:展翅而飞之前,翅膀是先伏闭的;准备奋起跳跃之前,脚要先弯曲;而鸟兽吃东西之前,爪子是先缩起的;要显华丽之前,必有过质朴的阶段。我们可以把翼伏、足跼、爪缩、且朴等看成是一时的“消”,但不是消灭,而是在蓄积“长”的力量。所以,万物在“消”时,不是消极不振,而是正在为“长”做好准备。

《易经·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所藏的“器”不是别的,正是“才能”。而孔子也在《论语·子罕》中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孔子并非狂妄的人,若不是有所准备,也不会吐露“待价而沽”这样的心声,可见他是富藏着许多“器”,时机一到便要大展所长。

所以,平时若将才学备着,一旦机会来了,就能随取随用。黄易的武侠小说《双龙传·佛抽高离城》中,叙述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与寇仲商谈如何应付齐王与太子,寇仲担心太过被动,而李世民则说:“……我们必须枕戈待旦、蓄势以待地静候那时机来临,并非完全被动……”这种“枕戈待旦,蓄势以待”的策略,就和大家常说的“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俄罗斯三大小说家之一的屠格涅夫也曾说:“等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什么事也不做地空等,另一种是一边等、一边把事业向前推动。”聪明的人看清万象此消彼长、有虚能盈,懂得“以退为进”,等待中也能积极行动,创造出有利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