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宁夏历史名人(上)
14254400000073

第73章 李秉彝

李秉彝(1867~1925),教育家。字德生。宁夏平罗县人。出生农民家庭,少时家境贫寒。幼年入乡村私塾,潜心攻读四书五经,清末应试考取秀才,并名列榜首,享誉家乡。戊戍变法后,接受变法维新思想,考入甘肃省高等学堂深造,因为品学兼优,毕业后,应聘于甘肃省立第一中学任教。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他在兰州与师生员工一起响应辛亥革命,积极参加共和活动,被选为甘肃省议会会员。

民国建元以后,他回到家乡,在宁夏府中学堂任教。1918年,甘肃省教育厅拨银3000两资助宁夏办学,李秉彝积极倡导将宁夏道高等小学(即原宁夏府中学堂)改建为甘肃省立第八师范学校(今银川师范前身)。不久,经过他与宁夏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又增设甘肃省立第五中学校(今银川一中前身),并同第八师范学校合校办学,共同使用一个校址,所以当时宁夏人统称这两所学校为“五中八师”。李秉彝出任两校的校长,不仅是“五中八师”两校的共同创始人,而且也是宁夏现代中等教育和中等师范教育的拓荒者。为了办好这两所学校,他带领师生们积极捐款,还向社会发动募捐兴校,还想方设法动员宁夏籍在兰州就读的学生返回“五中八师”读书,为新生的宁夏中等学校增加了高质量的生源。在办学规划中,他具有前瞻思想,坚持一步到位,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设置课程,开设了修身、历史、国文、地理、数学、理科、化学、手工、博物、图画、体操、英语、乐歌等。学校还筹办了图书馆,并在民间搜求大量书籍,使馆藏中外文图书达到千余种、万余册。学校又自建实验室,置办器械、标本、试验仪器等500余种。他还发动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义务劳动,通过师生们的双手,开辟简易运动场1处。李校长对办学要求高,从严治校,学生实行全日制住宿封闭管理,教学质量在当时西北地区亦不落后。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当时在北平、天津读书的一些甘肃籍学生来往途经宁夏时,常应邀在学校举办演讲会、报告会,介绍全国革命运动的情况,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政府的卖国罪行,在宁夏师生中和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李秉彝积极配合教师宣传革命思想,还支持学生同贪官、恶霸、豪绅作斗争。1922 年前后,“五中八师”先后从北平聘请一些教师,如陈春刚、余晋义、唐筱舟等。这些教师经过“五四”洗礼,思想进步,知识面广,经常结合教学,宣传“五四”革命精神,启发学生爱国热忱,使学生在增长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爱国觉悟,开始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和社会进步,参与社会活动。“五中八师”的设立,既为高、初级小学教育培养了师资,也为不少中学生赴外地上大学深造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宁夏教育事业向更高阶段发展,培养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925年3月,李秉彝因积劳而患肺病,治疗无效逝世,终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