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宁夏历史名人(上)
14254400000055

第55章 马昊

马 昊(生卒年月不详),明朝官吏。本来姓邹,字宗大,号东溪。宁夏镇左屯卫(今宁夏银川)人。弘治八年(1495 年)中举人,十二年(1499 年)登进士。先由行人选为御史。正德初,调任山东佥事,因忤逆武宗皇帝宠信的宦官刘瑾而被降到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当一名推官。当时境内社会治安非常混乱,他组织人民习武自卫,制定民间保安防范办法,使犯罪分子纷纷落网,社会治安大为好转,保障了一方的平安。因此他在官民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然而却得罪了地方豪强恶势力,刘瑾本来就不想放过他,便抓住这个借口,黑白颠倒,以功当过,再次要给他降职处分,准备将他“谪判开州”(今四川开县)。这种不公正的做法,引起了真定城乡人民的强烈不满,各界人士不顾自身安危,派出代表进京“伏阙请留”,终于被留任真定。直到刘瑾倒台以后,马昊才得到解放,并被提拔重用。

正德间,马昊调到四川,担任佥事。这时,省内有方四、曹甫等股农民起义军十分活跃,总制四川、陕西、湖广、河南四省军务洪钟和四川巡抚林俊剿办不力,全省形势日益严峻。马昊虽是进士出身的文官,但自幼生长在宁夏边卫地方,既知书又尚武,他“长身骁捷,善骑射,知兵”,于是也受命参加镇压农民军的战斗。他分析到官兵打败仗的主要原因是“将不知兵,其何以战?”因此决定选择健卒一千人,编为若干分队,各队设队长,分领训练,使之成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攻坚力量。就在这时,农民军曹甫一股围攻江津县,马昊立即率领由他临时训练的这一支精兵随同巡抚林俊驰援江城。这支队伍一改以往官兵贪生怕死,人众而无战斗力的状况,一举大败农民军,“俘斩及焚死者二千余人”,使曹甫股众从此一蹶不振。第二年,农民军另一股方四部,又突然袭占江津,并乘胜攻破綦江,围攻川东重镇重庆,造成全川告急,朝野震惊。在紧要关头,马昊仅率百骑,连夜举火奔袭敌营,农民军以为天兵降临,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下,不战自溃。天亮以后,农民军设伏妄图报复官兵,虚张左方,伏兵其右,诱昊入套。而马昊则将计就计,表面上以“正兵当左,身率百骑捣其伏,伏溃,趋左,左亦溃”,又一次彻底打败了方四股众。方四只身逃命,后被官方搜获处死,四川全省告安静。马昊在镇压四川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立了大功,被朝廷奖赏并提升为副使。

正德七年(1512年)总制洪钟、巡抚林俊先后调离四川,农民军余党廖麻子又乘机收拢残部再度起事,连陷铜梁(今四川铜梁西北)、荣昌(今四川荣昌),川省再度告急,新任巡抚高崇熙胆小怕事,主张招抚以********,竞答应了廖麻子的要求,让出开县县城的临江市码头一带地方,时间为三年。为了让农民军放心,还派一副使张敏前往同驻弹压,实际上是充当人质。马昊坚决反对这一极端错误的做法,认为临江市地据川省襟喉,西扼重庆、叙川(今四川宜宾东北长江北岸),东连两湖,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用以“资贼”,将后患无穷。但巡抚贪生怕死,只顾保全个人官位,并不考虑守土之责,对于马的反对置之不理。马昊无奈,只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加紧练兵,严密布防,以备不测。第二年,得到喘息机会并恢复了原气的农民军,果然杀张敏再举反旗,全川局势告急。朝廷处分了高崇熙,同时升马昊为右佥都御史,接任四川巡抚,并任命彭泽为总督军务大臣,与昊一起承担川省剿办事宜。实际上马昊已早有准备,立即率领他亲手训练的精兵五千人马,先在中江(今四川中江)重创农民军,解除了成都的危局。廖麻子本人仅率残部败逃剑州(今四川剑阁),被游击阎勋追斩于阵。然而农民军余部又推举喻思俸为新首领,表面上向总兵官陈珣投降,暗中却偷度长江,乘北岸官军不备,袭杀都指挥姚震,纷纷逃入川东深山密林之中,以川陕两省交界的广大山区为根据地,频频袭扰宁羌(今陕西宁强)、大安(今陕西宁强西北阳平关)、略阳(今陕西阳县)、广元(今四川广元)等县,总兵官陈珣疲于奔命,部众因不满而哗变,剿办无功,被撤职治罪。明廷严令总督彭泽,巡抚马昊亲自指挥督战。马昊有胆有略,身先士卒,指挥有方,不久便摸清了农民军的活动规律和作战特点,很快就在西乡大山中捕获了喻思俸,并乘军威一举歼灭了活动于内江(今四川内江)一带的另一部农民军骆松祥股众。至此,四川全省乱局平定,马昊因功进副都御史。

正德十年(1515 年),四川西边番人磨让六少等部乱松藩,马昊团结未叛番众,很快平息了****,还在三舍堡至风洞关五十里交通要道线上修筑墙栅,保障往来商旅和馈运畅运,因而再次受到朝廷的赐敕褒奖。

十二年(1517 年),乌蒙(今云南昭通)、芒部二府接壤的筠连(今四川筠县)、珙县(今四川珙县)等处的千里山区,蛮人首领僰围人子、普法恶等部,在流民谢文礼、谢文义兄弟煸动下倡乱,官军都指挥杜琮围剿失利。马昊亲率指挥曹昱部进山围剿。他相度山形、地势,绝敌水源,一战而收全功,论功再进右都御使,阴子锦衣世户。

此后,马昊便沾沾自喜,自恃“有才气、能应变,挥霍自喜,所向辄有功”,而产生骄傲自大的官场习气,一心追求名位利禄而“锐意立功名”。贪功的心理导致了他不注意团结和不尊重少数民族,终于造成“茂州群蛮惧见侵,遂纠生苗围城堡”。在处理突发事件中,他又急于求胜而失去往日的理智,结果连连战败,损兵折将,参将芮锡出师不利,指挥庞升战死,副总兵张杰、副使吴澧大败于松潘,死亡官兵三千余人。他怕影响自己仕途,既匿不上报实情,又不设置防务,反而不顾少数民族的反对,在当地冒然实行“改土归流”,并诱杀土人首领,剥夺土民田产,终于又酝成了“自黎雅以西,天全六番皆相继乱”的严重后果。在南京给事中孙懋、巡按御史卢雍、黎龙等先后参劾下,朝廷于十四年(1519年),将马昊押送京师问罪,但行至河南境,他自称有病,请求回家治养。武宗皇帝看在他过去功劳的份上,以宽大为怀,准其要求,遂中途返回故里。两年后世宗皇帝继位,追究马昊前过,又被重新逮捕问罪,但仍宽大处理,只是“寻削籍归”。回宁夏后,他曾为培养家乡弟子,在卫学中授课讲学,也为续修宁夏新志做了一些工作,默默终老于家中。史书曾有评论,认为马昊是一个文职官员,“军旅非其所长,适用取败”,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