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宁夏历史名人(上)
14254400000047

第47章 来阿八赤

来阿八赤(?~1288),元朝将领。有的史书称阿八赤、阿八失。宁夏府(今宁夏银川)人,党项族。父亲术速忽里,归附成吉思汗后,被选为宿卫(皇室护卫军)人员,后来担任掌管成吉思汗的膳食房官员。宪宗蒙哥继位后,来阿八赤也被选为宿卫博尔赤(厨师)

1257年,蒙哥统军进攻西南,来阿八赤与父亲一起随征。1258年,蒙古大军攻占四川。次年二月,蒙哥亲自指挥围攻合州(今四川合川)钓鱼山。战前,他要求部将们进献攻城计策,术速忽里说:“川蜀之地,三分我有其二,所未附者巴江以下数十州而已,地削势弱,兵粮皆仰给东南,故死守以抗我师。蜀地岩险,重庆、合州又其藩屏,皆新筑之城,依险为固,今顿兵坚城之下,未见其利。曷若城二城之间,选锐卒五万,命宿将守之,与成都旧兵相出入,不时扰之,以牵制其援师。然后我师乘新集之锐,用降人为向导,水陆东下,破忠、涪、万、夔诸小郡,平其城,俘其民,俟冬水涸,瞿唐三峡不日可下,出荆楚,与鄂州渡江诸军合势,如此则东南之事一举可定。其上流重庆、合州,孤危无援,不降即走矣。”但是,各位将领都求胜心切,大家一致认为“攻城功在顷刻。”对于术速忽里费时太久的办法纷纷反对,最后未被蒙哥采用。

当时,来阿八赤奉命前往元帅纽邻的军队中担任监军,驻军于重庆下游的铜罗峡地方。他要求部队抓紧在长江两岸修筑堡垒,用以防止宋朝援军溯江而上。来阿八赤还要官兵们在新筑成的堡垒中多多积储柴草备用。不久,宋军都统甘顺果然率军从夔州(今四川奉节)乘船逆江而上攻打元军。来阿八赤立即采取火攻,长江两岸各城堡的元军“明火鼓噪,矢石如雨,顺流而进,宋军力战不能支,退向西岸,敛兵自固。”次日黎明,宋军再次发动进攻,来阿八赤亲自率领精兵,缘江而下,配合战船,水陆并进,夹击宋军。宋军溃败,死伤数千人。战后来阿八赤得到宪宗的奖励,赐银二铤。

来阿八赤打退宋军,只是蒙古军攻宋战役的一部分,而合州仍然牢牢掌握在宋军的手中,蒙古军队围攻5个月还是拿不下来。这时,正值酷暑,军中疫病流行,蒙哥顿兵城下,心中焦急,竟然亲自上阵督战,结果被宋军炮石击中,死在军营。蒙古军被迫撤退,来阿八赤与父亲也回到燕京(今北京市)。

元世祖忽必烈继位后,召见来阿八赤,问四川的情况,来阿八赤一一作了汇报。顺便把他父亲以前在四川向宪宗所上攻打合州的建议也说了出来。世祖听后拍手称赞说:“当时若从此策,东南其足平乎。”

至元三年(1267年),蒙古军开始攻打南宋的襄阳和樊城。襄、樊两城隔汉水对峙,借浮桥来往,相互声援,上通秦陇,下控荆楚,物资储备充盈,是南宋抗元防线上的战略重镇,元军围攻6年之久仍然岿然不动。至元七年(1270年),蒙古军向湖北战场增加兵力,又从河南、河北调运大批作战器械和粮食,命令来阿八赤负责督运,送往湖北前线。经过他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全部粮械按时安全送到指定的目的地。忽必烈非常高兴,赐银一铤奖励来阿八赤。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朝设立尚膳院,任命来阿八赤为中顺大夫、同知尚膳院事。十八年(1281 年),来阿八赤被调为外任,担负起封疆大吏的高级职务,他佩戴三珠虎符,授通奉大夫、益都等路宣慰使、都元帅,欢欢喜喜走马上升。朝廷要他征调民工和军队10000多人,负责开挖山东境内的运河——济州河(自济宁至东平,连接汶、泗水)。来阿八赤经常亲临工地,往来督视,寒冬酷暑从不间断,而且一年四季都吃住在工地上,圆满完成了任务。以后,又被委以各种重要职务,先后任过胶菜海道漕运使、同佥宣徽院事、征东招讨使和征东宣慰使、都元帅。

至元二十三睥(1286 年),皇子镇南王脱欢统兵挂帅征伐交趾(今越南),来阿八赤奉命从征,授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右丞(后改任湖广等处行尚书省右丞)。他在临行前,受到皇上的召见,皇上亲自解开自己身上的衣服给他,还赏赐他金玉束带和御用弓矢甲胄。次年九月,来阿八赤扶佐皇子,指挥元军首先肃清思明州(今广西宁明)一带的敌军,夺取女儿关,杀敌10000余人,一路势如破竹,一鼓作气打到了交州(今越南河内),国主陈日煊弃城而逃。来阿八赤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他认为陈日煊肯定是逃到海上去了,并且一定会伺机反扑。元军将士大多是北方人,对于南方的气候不适应,很容易传染恶性疟疾等传染病,如不赶快结束征战,元军是很难维持长久的。因此,他建议出兵分头行动,抓捕陈日煊。此时,陈日煊却自己派人前来商谈投降事宜。大家信以为真,求之不得,一致不同意再继续用武,修筑城池以待陈日煊来降。结果,好久不见陈日煊来降,而元军的粮秣补给也已消耗殆尽,将士中疾疫也在开始流行。此时虽然来阿八赤率部不断在搜寻陈日煊部众交战,取得了一些胜利,而军中疾疫已经日益漫延,情况非常严重。元军的战斗力慢慢下降,已无力再组织进攻,以前所夺得的关隘又相继失守,元军不得不退师。陈日煊乘元军撤退之机,紧跟在后面追打。来阿八赤率大军且战且退。陈日煊命部下用毒箭射杀,元军将士中不少人中毒箭死在撤军的道路上。来阿八赤也身中3箭,全身红肿,牺牲在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