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宁夏历史名人(上)
14254400000045

第45章 任得敬

任得敬(?~1170),西夏大臣。汉族。女儿是乾顺皇后,仁孝皇太后。

任得敬原来是宋朝镇戎军所属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安乡)的通判。宋靖康元年、夏元德八年(1126 年),西夏军攻打西安州,城破时,他率军民投降,西夏皇帝乾顺命令他仍然权知州事。夏大德三年(1137年),任得敬又把女儿献给乾顺做妃子,因此被提升为静州防御使。后来,乾顺对曹氏和任氏两位妃子都非常宠爱。任得敬为了帮助女儿夺取乾隆顺的专宠,就经常向朝廷权贵和宗室执政大臣们行贿,御史中丞芭里祖仁等权臣一时被任得敬的计谋所迷惑,都誇赞任氏父女有才有德有能,应当加以重用。乾顺终于在大德四年(1138 年),立任妃为皇后。父以女贵,任得敬也同时被提升为静州都统军。

夏大德五年(1139年),乾顺病故,儿子仁孝继位。新帝把自己的生母曹氏与任氏并立为皇太后。这期间适逢夏州统军萧合达叛乱,叛军一直打到灵州城下,威胁到都城兴庆府的安全,夏国朝野一片惊恐。萧合达本来是辽国的官员,因护送成安公主下嫁西夏,被乾顺留在夏国,后来因为立有战功,升授夏州都统军。任得敬认为自己立功上爬的机会到了,立即主动请缨,要求担任剿灭叛军的任务。经仁孝批准,他采用智取的办法,顺利夺取夏州,并开仓赈济,抚谕军民,很快安定了夏州。萧合达也在逃跑中被杀,一场****很快就被平息。任得敬立了大功,升任翔庆军都统军,封西平公。

任得敬自认为功劳很大,理应入朝参予最高决策层的工作,便于人庆四年(1147年)上表要求入朝,而御史大夫热辣公济告诫仁孝说:“从古外戚擅权,国无不乱。”濮王仁忠也非常赞同御史大夫的看法,任得敬打进中央中枢圈的想法未能实现。任得敬见濮王仁忠不好对付,就转而千方百计去拉拢晋王察歌,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成为好友。人庆五年(1148年)年底,濮王仁忠去世。任得敬乘此机会,加紧以金银珠宝贿赂察哥。在察哥的推荐下,天盛元年(1149年)仁孝召任得敬入朝担任尚书令。次年,又升为中书令,终于如愿掌握了夏国的朝政大权。天盛八年(1156年),晋王、察王又相继病逝,仁孝在军政方面原来都是依重于察哥的,现在只能依靠得敬一人了,便让任得敬当了国相。现在,他所惧怕的濮王和晋王都死了,便开始肆无忌惮的一手专权。他先把3个弟弟中的一个,安置当上殿前太尉(任得聪),控制宫廷禁卫大权,另一个当上兴庆府尹(任得恭),控制了京都地区,还有一个任南院宣徽使(任得仁)与担任枢密副都承旨的侄儿任纯忠等,一同掌握着机要、转递和引见的特权,把皇上与外界封锁得水泄不通。

任得敬家族几乎完全控制了宫廷和整个都城,并把仁孝掌握在自己的手掌之中,这时他的野心更加膨胀,便产生了非分之想。天盛十二年(1160 年),任得敬被进封为楚王以后,他出入宫禁的仪从,差不多同皇帝仁孝一样。从天盛十七年(1165年)开始,他还在西平府灵州大兴土木,重修城池,建造宫殿。满朝文武大臣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仁孝也只有继续给他加官进爵进行安抚。不久,加封他为太师上公、总领军国重事、秦晋国王。期间,任得敬又两次试探金国和宋国的态度,引起了金国的反感。乾祐元年(1170 年),皇太后任氏病逝,他感到事情不能再拖延了,就向仁孝公开摊牌,要求把夏国的西南路和灵州一带国土划分给他自立为国。仁孝不得已,一面表示同意,一面向宗主国金朝上表,请求金国批准。金国看出这不是仁孝的真心实意,而是被任得敬所逼迫的无奈举动,便回复夏国说:“事颇靡常,未知措意之由来,续当遣使以询尔。”任得敬看出金国是持反对态度的,只不过是在拖延时间,准备处置自己而已。此时他内心非常恐惧,便只有谋反一条路可走了。但是,仁孝和夏国文武大臣们在金国的坚决支持下,粉碎了任得敬的篡权阴谋,一场未遂政权被挫败。任得敬被诛杀,任氏一族被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