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宁夏历史名人(上)
14254400000038

第38章 曲端

曲 端(1090~1131),南宋将领。字正甫。镇戎军(今宁夏固原)人。父亲曲涣,任左班殿直,战死。3岁以父荫而授三班借职。曲端自幼聪明好学,喜欢文史,热心于兵略。

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乘金人围困汴京(开封),乘机攻占宋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安乡)和怀德军(今宁夏固原黄铎堡乡),镇戎军告急。镇戎军是宋朝西北门户,如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但当时这处要塞却没有守将,上级便任命曲端担任知镇戎军兼经略司统制官,去镇守镇戎军城。曲端临危受命,不辱使命,抵御夏人,使其不能南下一步。

南宋建炎二年(1128 年)正月,金将娄宿“入长安、凤翔,关、陇大震”。当时,曲端驻防在泾原,抓紧练兵,并招抚流民溃卒,力撑残局。曲端的叔父时任偏将,打了败仗,他不徇私情,把叔父在军前斩首示众。在办理后事时,他又亲自为叔父撰写了祭文,祭文落款为“斩偏将者泾原都统制曲端也;祭叔者侄曲端也。”全军折服。六月,升任集英殿修撰知延安府,又改任吉州(今江西吉安)团练使。此时,遇到金兵来攻打延安,王庶命令曲端驰援,而他怕关中有失,派遣副将吴玠出师襄乐,以牵制金兵。延安失陷,王庶逃至襄乐,曲端指责他“固知爱身,不知爱天子城”,一怒之下,拔刀要杀王庶。建炎三年(1129年)九月,曲端调任康州防御使、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封威武大将军,知渭州(今甘肃平凉),军士欢声如雷。但是,南宋朝廷对西北这位抗金名将,前曾对指挥官动刀,而产生怀疑,便派大臣张彬到渭州以招兵为掩护,对他进行暗中考察。这时,宣慰川陕大臣张浚到陕,劝他率部南下,而曲端则主张按兵据险,扰敌后方,待其自困,而又与张浚意见不合。四年秋,金兀术进兵江淮,张浚要他带兵参战,曲端仍然力主屯兵保陕西,所以宋廷对他的疑心更大,解除了他的兵权,被降为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团练副使,实任万州(今四川万县)安置。绍兴元年(1131年)正月,曲端一度复出,改任“荣州刺史,提举江州太平观,徙阆州。”但张浚深恐曲端怀有二心,难以制服,便诬告曲端在家中的房屋庭柱上所题写的诗句:“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是影射和攻击高宗赵构的意思,因而被捕投入恭州(今四川巴县)监狱。曲端知道张浚不容他,朝廷也不信任自己,这次是必死无疑。曲端有一匹心爱的战马名叫“铁象”,是“日驰四百里”的宝马。他仰天长叹道,“我死不足惜,铁象可惜!”在狱中,曲端被施以种种酷刑仍拒不“认罪”,竟被用药酒毒死。年仅41岁。关陇乡人得知曲端被害,“莫不惜之”。未死之前,“蜀人多上书为端讼冤”。遇难之后,“远近士民,闻端之死,无不帐恨,有数日食不能下者”;“陕西军士,皆流涕怅恨,有叛去者”;“陕西士大夫莫不惜之”。不久,张浚的罪行被揭露,受他迫害的曲端得平反昭雪,被追认为宣州观察使,谥“壮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