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宁夏历史名人(上)
14254400000002

第2章 梁统 梁松 梁竦

梁 统(生卒年月不详),东汉大臣。字仲字。安定郡乌氏县(今宁夏固原市境内)人。先祖梁益耳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大夫。高祖梁子都西汉间迁居安定。王莽篡权时,梁统在家乡任地方小官。淮阳王刘玄打倒新莽政权,恢复汉室,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继位,改年号更始。梁统归顺刘玄,于更始二年(24年)被封为中部将,任酒泉(今甘肃酒泉)太守。为时不久,赤眉农民军攻进长安,推翻更始政权。这时他与波水将军窦融及河西五郡太守们共同举兵宣布“保境”(实际上是割据),大家公推梁统做大将军,梁坚决不干,便改为窦融当大将军。梁自任武威(今甘肃武威)太守。

刘秀的东汉政权建立以后,于建武五年(29 年),河西各郡地方长官推派代表去京城洛阳“诣阙奉贡”,表示拥护光武帝。东汉皇帝对河西地方官的归顺进行表彰,梁统被封为宣德将军。不久,天水地区实力派隗嚣叛汉,与四川割据政权刘表结伙发难。梁统又率部跟随光武帝御驾亲征。打败隗嚣后,被加封成义侯,仍然回任河西原官。建武十二年(36 年),梁统被调到京城,改封高山侯,任太中大夫,参与朝廷最高决策层的工作。

梁统“性刚毅而好法律”,在任间比较注重法治。他任武威太守时,“为政严猛,威行邻郡”,重用清廉官吏,把地方治理得安定和富裕。当他调到朝廷担任京官以后,仍然多次上书皇帝,阐明重刑法的必要性。他总结前汉的历史教训后认为:汉高祖至汉宣帝,之所以能实现民富国强,其原因就是法制较为完备。汉哀帝以后,因为朝纲废弛,国法不严,官吏贪污侵民,结果造成国衰民穷。东汉初期的国内形势,全国许多地方仍很混乱,一些地方官和武人仍不同程度割据称雄,鱼肉人民,民不聊生。所以他主张乱世施重典,以尽快稳定全国的局势,恢复经济,给人民以休养生息。但是梁统的主张受到多数大臣的反对,反对者认为“隆刑峻法,非明主急务。”反对派们还联合起来把梁统排挤出朝廷,被调到九江郡(今安徽定远西北)任太守,改封陵乡侯。在新任内,梁统仍然坚持实施法治,很见成效,受到老百姓的拥护。梁统病故在九江郡任内。

梁 松(?~61年),东汉大臣。字伯孙,梁统长子。娶光武帝大女儿舞阴公主为妻,成为当朝附马。由郎将提升为虎贲中郎将。他熟读儒家经典,研究历史,通晓治国方略,深受皇上宠爱。光武帝死后,曾奉遣诏,担当新帝汉明帝的辅政大臣,封为太仆。明帝四年(61年),在窦皇后和权臣窦氏兄弟的操纵下,制造“飞书”(匿名信)事件,受到污告而被拘审,死于监狱中。妻儿们都被强迫迁赶到交州九真郡(今越南国清化省境内)。

梁 竦(?~83年),东汉名士。字叔敬,梁松弟弟。青少年时就显得很有文才,但因受到哥哥梁松一案的牵连,与母亲和家里人同被迁往九真。南迁途中,他在经过湖南凭吊楚国大夫屈原的殉节地时,曾创作著名的《悼骚赋》,以纪念先贤。后来遇赦回到故里(今宁夏固原),闭门谢客,潜心学习,着书立说。问世的代表作名为《七序》。伟大的史学家班固在着《后汉书》时对《七序》给予极高的评价。他在《后汉书》中写道:“孔子着《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梁竦生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二女儿、三女儿都被选送进皇宫,肃宗章皇帝深爱梁家姊妹,双双都被封为“贵人”。三女儿史称为“小贵人”,她生的男孩就是后来的汉和帝刘肇。梁氏姊妹入宫之际,正当窦皇后专权时期,窦家害怕梁家因为皇子的关系将来掌握朝政大权,便设计害死梁竦和两位贵人,将皇子夺到自己的身边。永元九年(97年)窦氏死,梁竦的女婿、当今皇帝为其母舅家彻底平反昭血。和帝生母“小贵人”被追尊为“恭怀皇后”。梁竦追封褒愍侯。梁氏一家诸子、亲戚大多封侯,补授高官,为梁姓外戚专权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