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改变青少年一生的30种思维方式
14216100000073

第73章 有回音了,有回音了

有位菲律宾老华侨,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名单,他从中选定人选,作为资助的对象。

家人责怪他的愚昧,既是捐赠,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更好?

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予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名单很快就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赠与是不是太寒掺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翻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是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留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落款处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信箱。

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怜逆老人的旨意,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时光如梭,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

终于有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的一张贺卡,很普通。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得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一个可以资助的孩子。”

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心怀感恩,才能掀开人生的扉页。从来没有免费的无擦,也从未设有免费的恩赐,如果不能给予别人物质上的回报,那就送上自己的真诚。

这样试试看:有时间亲自到农村看农民如何种小麦、收小麦,体验面粉的诞生过程。

见到捡废品的人,主动帮他推车。

找来农民种地的光碟,用虔诚的心观看。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紧要关头,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