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改变青少年一生的30种思维方式
14216100000068

第68章 耳膜上的舞蹈

2008年9月6日,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他的一曲天域在“鸟巢”的夜空响彻寰宇,现场9万多名观众为之震撼。

他那恬美沉静的嗓音,沉稳恬然的心态在歌曲中一表无遗。我们惊奇:天籁之音!舞台中央,他放声歌唱:“歌声里,我看见了美丽的姑娘;歌声里,我走进了广阔的天域;歌声里,我走进幸福的天堂。在蓝天上飘过。歌声里,鲜花在草丛中开放。”—那是他梦里的画面,他的生命里总是有梦。

残奥会开幕式演唱《天域》时,他的一段英文歌词演唱,痴迷了许多外国观众。

杨海涛是先天失明,他一直无法体会光明的味道。可上苍又是公平的,夺走了他的光明,却赐予了他天籁般的嗓音。

尽管无法看到,但他从小就感知到了家庭的拮据,为了生计,他16岁从盲校毕业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去兰州学中医按摩。

18岁,刚刚成年的海涛已经辗转西安、广东等地打工。他自己养活自己,坦然面对生活的赐予。

坚强地面对不幸,也让他赢得了别人的青睐。

1999年,他在兰州学按摩的时候,一曲《懂你》倾倒了当地的残联领导,他们特地请来当地艺术团的老师为他辅导。

2001年,他被调到甘肃省残联,他的生活开始变得不同了。

2001年11月,他第一次在北京演出。12月,他第一次走出国门,去马来西亚演出,才19岁的海涛已经让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都为他自豪。回国后,他就正式加入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

至今,他已把歌声留在了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还会用各种地方语言演唱地方名曲。每到一个地方演出,他都要死记硬背当地歌曲。苦练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爱好,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努力终有回报。

在澳大利亚,听完他演唱的音乐家惊叹:“他唱的是澳洲土著英语!”

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玫瑰》的曲作者握着海涛的手说:“你优美的歌喉与纯正的瑞士德语发音令我吃惊!”

在韩国,听他唱完韩语歌《朋友》之后,观众惊讶地问:“他是朝鲜族吧?”

墨西哥副议长称赞他:“是一个奇迹!”

杨海涛从来就没有看见过眼前这个斑斓的世界。但他从不埋怨,反而是多年的历练,让他有了一颗感恩的心。当他深情地说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最想看到的是—爸爸,妈妈和你们”时,现场的不少观众已是热泪盈眶。

是音乐,让他的生活不再是无边的黑暗,让他给我们送来了耳膜上的舞蹈。

珍惜生活中的一切,别认为自己不幸福。要看到还有很多人条件并不如自己,却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懂得感恩,在与人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得到无穷的智慧。

这样试试看:

闭上眼睛,在房间里行走,回想自己放置东西的地方,看能不能准确找到它们。

堵上耳朵,从嘴型看别人说的话看能不能够“听”懂。

用手倒立着走路,看看能走多远。

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

心灵够纯净,脚就永远不知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