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美味上海菜600款
14128500000019

第19章 小吃类(3)

原料面粉1000克,猪油400克,饴糖100克,猪精肉750克,黄酒10克,细盐15克,白糖5克,味精、葱姜汁各少许。

制法

①将猪精肉洗净后斩成末,加黄酒、细盐、白糖、味精、葱姜汁,搅拌上劲成肉馅。

②面粉400克、猪油200克拌和搓透,制成干油酥。

③取面粉600克,加猪油200克、饴糖和少量温水,拌和揉透制成水油面。

④将水油面搓圆揉平,中间放上干油酥,包拢捏紧,搓成圆球形,成长方形,分3层折叠在一起,再擀成长66厘米、宽50厘米左右的长方形,卷拢搓成直径3. 3厘米左右的长条,切成30只坯子,揿扁,放馅心,包拢捏紧,再揿成圆形,即成月饼生坯。

⑤在平锅内刷一层微薄的油,以防粘锅,然后将月饼生坯整齐地排列在平锅上,用小火烘至月饼底面呈淡黄色时,将月饼翻个身,再烘至饼面呈金黄色时,再翻个身烘几分钟即可。

特点色泽金黄,饼皮酥松,肉馅滋味异常鲜美。

生 煎 馒 头

原料面粉1000克,鲜酵母半块,鲜肉馅心1250克,生油100克,麻油25克,葱末1克。

制法

①将面粉倒入锅中,逐渐加沸水200克,边加边搅拌,搅成如雪花形状的片。鲜酵母用温水搅溶,调成糊状,倒入雪花状面粉中,再加温水15克左右,拌匀揉透,盖上布,静置1小时,待酵面发起后,搓成酵面团。

②将面团搓成条,摘成15克左右一个的坯子,揿扁,放上馅心150克,捏拢收口,在收口处蘸上芝麻或葱末,即成生煎馒头坯子。

③取平锅一只,烧热后放生油30克,再将生煎馒头坯子排列在平锅里,上面浇些油,盖上锅盖煎。两分钟后揭开锅盖,沿四周浇入冷水150克,仍盖上锅盖,并不时转动平锅,使其受热均匀。煎约5~6分钟,见锅边热气直冒、香气四溢时,揭开锅盖,用铲子将馒头铲起,底部呈金黄色,即可出锅。

特点馒头松软肥大,底部金黄香脆,皮薄肉嫩,馅汁充足。

水煎牛肉包

原料面粉1000克,鲜酵母半块,牛肉500克,白菜500克,酱油50克,细盐20克,生油250克,绍酒25克,味精10克,葱姜末少许。

制法

①将牛肉洗净,剔去筋膜,斩成末。白菜洗净后斩碎,挤干水分。在肉末中加葱姜末、绍酒、酱油、味精搅拌上劲,然后将白菜末拌入,制成牛肉馅心。

②面粉倒在工作台上,鲜酵母用温水搅碎调成糊状,倒入面粉中,加温水500克搓匀揉透后,盖上布,静置发酵。

③将面团搓成长条,摘成25克一只的坯子,放上馅心15克,捏拢收口后,揿扁即成包子生坯。

④平锅内放生油,待油烧热后,将生坯排列在锅内煎至泛黄时,倒入一碗清水,盖上锅盖,煎至水分快干时,再用面粉50克加水调成薄浆水,倒进锅里,继续煎至包子底部呈金黄色,盘底结成薄薄一层锅巴时,加些生油。再稍煎片刻后,用铲子将包子翻个身,至另一面也呈金黄色时,出锅即成。

特点色泽金黄,牛肉鲜香适口。

牛奶面衣饼

原料面粉200克,鲜牛奶250克,白糖100克,生油75克,果酱200克。

制法

①将面粉、白糖、牛奶调成面浆待用。

②烧热锅,在锅上抹一点油,然后用铁勺盛半勺面浆倒入煎,并转动铁锅,使面浆均匀摊成一张圆形薄饼。至饼呈金黄色时翻个身,使另一面也呈金黄色后即成。吃时在饼上放些果酱,卷起来吃。

特点色泽金黄,软熟可口,奶香味浓。

油煎南瓜饼

原料糯米粉400克,南瓜250克,白糖50克,素油15克,各种甜馅适量。

制法

①将南瓜蒸熟去皮,揉入糯米粉,加进白糖,搓拌成团。

②将搓好的粉团上笼蒸熟,取出放在涂过油的盆里。

③冷却后再揉透,摘成12只坯子,揿扁包入各种甜馅(咸馅亦可),每只馅心约15克左右。

④平底锅上炉,放入少量素油,将饼坯依次排入锅里,用中火煎至两面金黄色即可。如用大油锅炸,则吃口更好。

特点吃口糯,粘性足,外脆里嫩,有南瓜香味。

山芋金钱饼

原料山芋250克,糯米粉250克,豆沙馅心250克,白糖100克,生油500克(实耗75克)。

制法

①将山芋洗净,蒸熟去皮,放入糯米粉中搓透揉匀成面团,再搓成长条,摘成20只坯子。

②将坯子揿扁成中间厚、四周较薄的圆形皮子,放豆沙馅心包成球形,再略揿扁成金钱形的山芋饼。

③烧热锅(最好是平底锅),放适量油,将山芋饼逐只放入锅中贴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出锅放入盆中。

④锅中加少量清水和白糖,在温火上熬成糖卤,然后再放入煎好的山芋饼,使饼两面贴上糖卤,装盘即成。

特点色泽金黄,软熟而糯,甜而细腻。

肉 丝 炒 饼

原料面粉200克,猪精肉50克,白菜250克,猪油75克,细盐2克,黄酒、酱油各少许,味精1克。

制法

①将面粉放在工作台上,中间挖个凹塘,放温水125克拌和揉透,分成两块面团。再用面棍擀成5分硬币厚薄的圆饼两张,放在平锅中烘熟,然后切成粗条。

②锅内放油25克,待油烧热后,放饼条入锅煸炒,至金黄色时,起锅装盘。

③猪肉洗净切成丝。白菜洗净切成粗条。烧热锅放猪油,肉丝下锅略煸炒后,烹黄酒,加白菜一起煸炒,再加细盐、酱油、少量清水,烧沸后,将饼条倒入锅中一起炒至水分收干,加味精,炒匀出锅即成。

特点爽滑,鲜香。

肉丝炒面两面黄

原料细面条250克,猪精肉丝100克,笋丝25克,冬菇丝10克,酱油5克,细盐2克,味精1克,鲜汤150克,猪油500克(实耗100克),水淀粉10克,生油10克。

制法

①锅内放清水,烧沸后将面条下锅,用竹筷拨散,煮至面浮起,即用笊篱捞出,放在淘罗中用冷水冲冷,放些细盐、生油拌匀,盘成圆形,待用。

②将锅烧热,放猪油,烧至六成热时,放面条入锅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倒出沥油。

③原锅内留余油10克,烧热后,放肉丝煸炒一下,再放笋丝、冬菇丝同炒,加鲜汤、细盐、酱油,烧沸后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薄芡,淋上少许猪油,拌和出锅,浇在煎好的面上即成。

特点色泽金黄,面条香脆,肉丝肥鲜。

炒 螺 丝 面

原料面粉250克,肉丝100克,冬笋片50克,韭芽段50克,生油75克,细盐25克,酱油10克,味精1克,鲜汤50克,白糖5克,黄酒5克。

制法

①面粉中放清水100克、细盐1克揉拌上劲,再搓成长条,摘成50只坯子,将坯子放在淘箩边上揿成螺丝形,待用。

②锅里放清水烧沸,推下螺丝面坯子,用旺火烧沸后转小火略煮捞出,放进清水里浸冷,沥干水分。

③烧热锅,放生油25克,将肉丝、冬笋片下锅煸炒至一成熟时,烹黄酒,加酱油、鲜汤、白糖略炒几下,随即倒出。

④烧热锅,放生油,烧至八成热时,放螺丝面、细盐煸炒片刻,再放韭芽段、味精翻炒几下,然后将已炒好的冬笋、肉丝倒入拌匀,出锅装盘即成。

特点面条软熟,用料多样,鲜而入味。

肉丝炒年糕

原料水磨年糕250克,猪精肉50克,熟冬笋50克,细盐5克,味精1克,绍酒1. 5克,鲜汤少许,猪油250克(实耗75克)。

制法

①将猪精肉、冬笋都切成丝。年糕切成薄片。

②烧热锅,加猪油,烧至油四成热时,放入年糕煸炒,待年糕回软发泡时,连油倒入漏勺,沥干油。锅内留余油25克,放肉丝和冬笋丝下去煸透,再加绍酒、细盐、味精、年糕和少许鲜汤,加盖略烧,待锅内卤汁收干,用铁勺沿边推匀卤汁,即可出锅装盘。装盘时应将年糕垫底,肉丝、冬笋丝盛在年糕上面。

特点年糕软熟,肥而不腻,鲜咸入味。

豆沙炒年糕

原料年糕400克,豆沙馅心50克,白糖50克,猪油250克(实耗50克)。

制法

①将年糕切成薄片待用。

②烧热锅,放猪油,烧至油四成热时,放年糕下锅,待年糕回软发泡时,连油倒入漏勺,沥干油。

③锅内放白糖、清水,烧至白糖全部溶化,放豆沙下去略煸炒,再加年糕,用小火略煮。待锅内卤汁收干,用铁勺沿边将年糕与豆沙推匀,即可出锅装盘。

特点年糕软熟,甜而细腻。

炒 八 宝 饭

原料糯米200克,糖莲心10克,青梅干10克,红绿瓜丝10克,蜜枣10克,桂圆肉10克,白糖150克,猪油100克,水淀粉10克,桂花少许。

制法

①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1~2小时后盛入容器,略洒一些水,上笼蒸30分钟至熟。

②锅内放猪油、水(如喜欢吃稀一点的可略多加一点水)、白糖,待糖溶化后,下湿淀粉勾薄芡,再将糯米饭倒入炒透,最后放莲心、青梅、红绿瓜丝、蜜枣、桂圆肉、桂花,拌匀盛起即可。

特点软糯爽滑,甜而入味。

香 糟 田 螺

原料田螺1500克,熟肥膘150克,猪油50克,菜油2克,酱油75克,白糖15克,味精1. 5克,糟卤75克,黄酒50克,葱结、姜片、茴香、桂皮各少许,鲜汤500克。

制法

①将田螺洗净,放入清水内漂养1~3天,剪去尾尖壳,洗净后,再放清水、菜油,漂养3~4小时,使其吐尽泥沙。

②烧热锅,加猪油,烧至六七成热时放葱、姜、茴香、桂皮煸出香味,捞出。随即将田螺下锅煸炒几下,烹黄酒,加鲜汤和酱油。烧沸后捞出田螺,同时用铁勺撇净锅内的污沫,再将田螺倒入锅内,并加熟肥膘、白糖、味精,用旺火烧3分钟左右。出锅前淋上糟卤和猪油即成。

特点香味四溢,卤汁醇浓,肉质鲜嫩,非常适口。

桂花栗子酥

原料栗子500克,白糖200克,糖桂花1. 5克,猪油100克。

制法

①将栗子斩开,放入锅中加清水烧透煮酥后捞出,趁热剥去栗壳和里面的红衣,放在砧墩上用刀背压成栗子泥待用。

②烧热锅,放猪油50克,将栗子泥下锅煸炒几下,再用温火边炒边加猪油、白糖,待炒透起酥,加糖桂花即可装盘。

特点香味浓郁,甜而细腻。

炒双泥

原料山药250克,赤豆250克,白糖200克,猪油150克。

制法

①将山药洗净,上笼用旺火蒸酥后取出,剥皮去筋,用刀背压成细泥,越细越好。赤豆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烧沸后,用温火烧酥,然后捞出用网筛筛去豆壳,沉淀下来的细沙倒入纱布袋里,沥干水分。

②炒锅用温火烧热,用油滑锅后留余油,放山药泥,加猪油75克、白糖100克,不断用铁勺炒透。炒至山药泥收干水分,不粘锅,即可起锅装入盘内的一侧。锅内放少许猪油、白糖,再将豆沙放入锅,用炒山药泥的方法炒成豆沙泥,装入盘内的另一侧,即成双泥。

特点色泽深红,甜而细腻。

三虾面

原料面条1250克,虾仁200克,虾脑25克,虾子17. 5克,白酱油150克,鸡蛋1只,湿淀粉75克,干淀粉25克,精盐15克,味精12克,白糖160克,高粱酒1. 5克,黄酒20克,葱4. 5克,姜3. 5克,鲜汤2000克,熟猪油550克(实耗300克),麻油15克。

制法

①将产卵的大肚子河虾放在水桶内不断冲洗,直至虾肚下的卵子大部或全部脱落,取出虾,然后倒入40眼筛子内沥水,除去杂草和浮壳,留下的就是虾子。

②锅内倒入白酱油,加葱、姜(各2. 5克)烧透,撇去沫,加入虾子,经几次翻滚后加入高粱酒,最后加入白糖150克,经溶化烧开,即成虾子酱油150克左右。

③将适量雌虾头摘下,入沸水煮透取出,剥去虾头壳,存下一粒粒形似红米的虾脑(取用25克)。

④取虾身,将虾肉挣挤出壳,用水洗净,沥干水即得虾仁(取用200克)。然后用鸡蛋白、精盐5克、干淀粉浆拌。

⑤炒锅中放熟猪油400克,烧至七成热,将虾仁投入,用铁勺划散出锅,入漏勺沥油。随即将葱末、虾脑入锅,淋上黄酒和少许姜汁,并加水200克及精盐、白糖10克、味精烧沸,用湿淀粉勾芡,然后将漏勺内的虾仁再次入锅,淋上麻油出锅。

⑥铁锅内烧沸水5000克,将面条投入,至面条浮起,再加冷水250克,待水再沸,面条即熟。备碗10只,各加猪油15克、虾子酱油15克和鲜汤200克,捞出面条,迅速挑装入碗,各盖上虾仁和虾脑浇头,即成三虾面。

特点虾仁嫩,虾脑香,虾子酱油鲜,红、黄、绿、白相间,加以面条细软,汤浓味鲜,实是盛夏面点中的佳品。

开洋葱油面

原料开洋20克,葱100克,生油25克,细面条500克,酱油60克,白糖1. 5克,黄酒5克,味精1. 5克。

制法

①将开洋用黄酒浸发。葱切成1. 7厘米长的段。

②炒锅内放生油,用旺火烧至冒烟时,放葱段煎约1分钟,葱色转黄时加开洋煸炒一下,见葱段已焦黄时再加酱油、白糖,炒至葱段颜色将近变黑时出锅。

③面条煮好后,分装在盛有味精、酱油的5只碗里,再将葱油倒入面里。吃时将面拌透。

特点香味浓郁,面条爽滑,鲜美异常。

菜烩面

原料细面条600克,猪脚爪500克,青菜心250克,净冬笋50克,细盐12. 5克,味精3克,黄酒25克,葱2根,姜2片,生油25克。

制法

①将青菜心洗净切成2. 6厘米长的段。冬笋切成4. 3厘米长的片。

②猪脚爪放在沸水中煮一下,去除血沫,洗净,放在锅里,加清水2500克、黄酒、葱段、姜片,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转用小火焖煮1小时。

③炒锅烧热后放生油,烧至七成热,放菜心煸炒一下,加笋片、猪爪汤1500克,烧沸后放细面条,再烧沸后加细盐、味精,在小火上煮3~4分钟,先将面条捞出盛入碗里,再放上猪爪,浇上鲜汤即成。

特点汤浓味鲜,面条软熟爽滑,菜笋清口解腻,冬令食用非常适口。

芝麻酱拌面

原料面条1250克,芝麻酱175克,酱油75克,白糖10克,味精5克,精盐25克,鲜肉原汁250克,芝麻油50克,辣油50克。

制法

①取酱油、白糖、味精、精盐加水300克煮沸,即成调味用的鲜酱油。

②将芝麻酱加芝麻油搅成浆状麻酱。

③把面条投入沸水锅,煮约两分钟捞出,沥干水,用竹筷整齐地分别挑入10只碗内。

④每碗面条上加鲜酱油25克、麻酱22. 5克、辣油或芝麻油少许,最后加鲜肉原汁25克即成。

特点面条不冷不热,麻香扑鼻,咸中带甜,是一种四时咸宜的小吃。

白切羊肉面

原料面条1875克,带皮山羊肉4250克,甜面酱250克,白糖50克,精盐80克,味精3. 5克,黄酒30克,葱结10克,姜块10克,蒜叶末100克,熟羊油或熟猪油45克。

制法

①将甜面酱、白糖、精盐5克放入锅内,加水500克,边加热边炒,烧开后迅速离火,倒入容器冷却,即成带有复合味的甜面酱。

②把羊肉放在冷水中浸漂去血污(约两小时,其间要换1~2次水),取出洗净。然后放入锅中,上压木板,加水使羊肉淹没。再加葱结、姜块、黄酒,用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焖烧4小时(老羊肉时间需适当延长)。待羊肉酥后取出,放在熟食砧板上趁热拆骨。冷却后将羊肉切成长方形薄片装盘。

③在羊肉原汤中加入精盐75克,烧沸后撇去浮沫,加味精,分盛15碗,每碗加羊油3克和蒜叶末6. 5克。

④铁锅用旺火烧沸水5000克,将面条投入,待面条浮起后,加些冷水,再浮起时,将面条捞入有羊肉汤的碗内。上桌时,一碗面条跟一盘白切羊肉和一小碟复合味甜面酱。

特点羊肉蘸复合味甜面酱而食,入口甜,回味鲜,风味独特,面汤浓醇,是冬令著名小吃。

蒸 拌 冷 面

原料面条1250克,熟油65克,米醋150克,麻油50克,酱油175克,辣油50克,芝麻酱或花生酱125克,绿豆芽150克,嫩姜丝10克,白糖、味精各少许。

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