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婚姻盒子
1400200000003

第3章 妯娌(上)

许承坤的嫂子巧珍,在许承坤和璐瑶的婚礼那天心里很不舒服。按照风俗,婆家的嫂子是应该去接亲的。但是她却找借口推辞了。在流水席上帮着招待客人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强装笑脸应付客人。

巧珍的老公许承乾是个爱热闹的人。平常,村里别人家的事没有请他,他都要去插一杠子。何况今天是自己兄弟的大喜之事。承乾一杯接着一杯地喝酒,巧珍就发火了,骂道:“是你娶媳妇,还是你兄弟娶媳妇?你瞎起什么劲?一杯一杯地灌那么多黄汤,还有完没完?”

有人听到巧珍的骂声,就开始起哄:“巧珍,你该不会是嫉妒你妯娌吧?承坤的媳妇漂亮得跟电视里的美人似的,你家里人还不得把她当菩萨供着?”

又有人说:“巧珍这是着急了,承坤现在成家了,有人管着了,以后给家里寄钱,怕不会象原来那么痛快了。巧珍的金矿现在让人家接管了,她能不急吗?”

巧珍对那几个人骂道:“喝了几泡黄汤你们就不知姓什么了?有本事,你们去闹新娘子去啊。你们平时不是很能闹吗?今天怎么都这么安静?是要在人家新娘子面前显示你们文明礼貌啊?你们再文明,人家也不瞧你们一眼。”

又有人说了:“巧珍,你家妯娌戴的那套金首饰可是真不赖。还带红宝石的。比你当初结婚时戴的那个好多了,那得花多少钱买的?是你婆婆给买的还是承坤买的?”

这话可戳了巧珍的心窝子。

巧珍的娘家和婆家是一个村的。彼此都非常了解。巧珍是个伶俐的姑娘,长的也不错。没出嫁前,提亲的媒人也是踏破了娘家的门槛。娘家里给她和许成乾定亲的时候,巧珍并没有看中承乾。承乾外表倒是还看得过去,和成坤一样都是高高大大的。只是承乾成天游手好闲,又懒又馋,是村里有名的浪荡崽,不是正经过日的人。可是,巧珍的爹娘劝她:嫁人要有远见,别看许家现在条件不怎么样。可是你要看到他家有潜力啊。他家的承坤大学已经毕业,一个月挣好几千。他能让他爹娘受穷?他能看着自己的兄弟过苦日子?承乾在老许家是长子,许家前面生了两个女儿,才盼来承乾这个儿子。这个儿子来之不易。所以在家里格外受宠。从小到大,许家再困难,也没有委屈过这个长子。承乾这人虽然吊儿郎当,不能干,但是没什么心眼,耳朵根子软,不是个有主意的人。你嫁过去了,只要把握得住承乾,那老许家你就可以当了大半个家。承坤孝敬他父母的钱,不就等于是孝敬你一样?到时候,从承坤那里随便弄点钱,不比你在地里劳动勤扒苦做来得多,来得容易?

为了给承乾娶媳妇,许家可是花了大本钱的。各种礼节一点没有怠慢巧珍的娘家,彩礼的数目更是当时最多的。新房按照当时的最高标准盖的:两层小高楼,比别人家的要高出一尺。外加偏房,猪圈,一应俱全。许家为了承乾盖房娶亲,欠了一大笔债。但是,巧珍进门前,她娘家跟许家声明:许家有兄弟俩,就要平等对待。当初,全家助承坤上了大学,现在,承坤就要帮助哥哥盖房结婚。家里欠了债,承坤要帮助一起还,没有新媳妇过门后还要帮助还债的道理。

至于首饰,巧珍结婚的时候,村里刚刚时兴婆家给未来媳妇送金戒指。巧珍也想要一个,但是被娘家人给拦住了。娘家人说了:那东西好看,但不能当饭吃。还不如让婆家把金戒指的钱一起给娘家,娘家好给她买些实用的物件当嫁妆。许家依了这话,就没给巧珍买戒指。把钱加到彩礼里一并送给了巧珍的娘家。结果,巧珍的嫁妆其实并不丰盛,全是些中看不中用的便宜货。到了临举办婚礼的时候,巧珍忽然提出:在婚礼上手指头上什么都没有,太难看了。婆家要给买金戒指,要不然,她就不嫁。

但是,那时候,许家已经山穷水尽了。承坤刚刚大学毕业,工资并不太高。省吃俭用的钱,也都寄回来给成乾准备结婚了。亲戚们中能借到钱的都已经借遍了。人家也都是看在有承坤这么一个潜力股,才答应借钱的。现在巧珍突然提出来要戒指,到哪里去凑钱?讨价还价了几个回合,巧珍依然不松口。最后,许家只好给巧珍买了个镀金的戒指,算是糊弄过去了。但就是这个镀金戒指,成了巧珍的一块心病。

巧珍结婚不久,就生了一个儿子。这在这个十分重男轻女的乡村无疑是立了一大功。巧珍在许家的地位一下子又提高一大截,也越来越霸道。她和承乾结婚时欠了大约十万的债,他们硬是一分都没有帮着还。承坤是村里有名的大孝子,这些年工资越来越高,寄回家的钱也越来越多。许家的老两口也就不再到地里干活了。把地租出去了。许承坤不仅负担了父母的生活,而且。家里的欠债全是靠他来还。

巧珍是个恨不得从枯树枝里也要轧出二两油的厉害角色。只要知道承坤寄钱回来了,巧珍总要找出借口,从公婆手里挖出些钱来。公婆轻易不敢得罪巧珍。一是她生了孙子。孙子是老两口的心肝。如果得罪了巧珍,巧珍就拿孙子做要挟,动不动就要和承乾这个没用的东西离婚,带着孙子改嫁。二是承乾是个没担当的家伙,一切都维老婆的命是从。为了讨好老婆,他连爹娘也不放在眼里。反而和媳妇合起伙来算计老两口。

而且,巧珍嘴尖利舌,发起火来,是什么话都骂的出来。最经常提起的就是那个镀金戒指:“就你们许家这么下作的人才干得出这种下流的事情,娶媳妇都用假戒指。你家还有什么不是假的,怕是连祖宗都是假的。就你们一家下三烂,还要传宗接代。我都怕亏了我的儿子……” 说得好象是她老许家空手套白狼,把她骗进家门似的。

媳妇厉害,儿子没用,又舍不得孙子。老两口只能在媳妇面前委屈自己了。好在还有承坤,还有承坤寄回来钱。只要有钱,能让巧珍揩到油,巧珍再怎么闹,也不会和承乾离婚。这个家还可以太平。巧珍从公婆那里挖钱出来,自己的儿子还让公公婆婆养着。就连打预防针,都是爷爷奶奶给掏钱。巧珍的日子别提有多滋润了。

但是,前不久,巧珍的心里又结了一个疙瘩。为了准备这个婚礼,承坤前前后后一共给了公婆八千元钱。先是公婆拿回五千元,是用来整修房子的。可是公公婆婆根本没有整修房子。巧珍知道公婆的心思,承坤现在已经结婚了。公婆是打算以后跟着承坤进城养老。所以并不打算在房子上再花钱。承坤回来结婚,也就是几天的事。为这几天花钱修房子不值得。所以这五千元等于是公公婆婆白得了。知道公婆有这笔钱以后,巧珍就找了个借口,让承乾去公公那里借钱。好说歹说,借来两千。本来,巧珍觉得两千也不算少了,一次也不好把老家伙手里的钱都挖光。反正以后还有机会。可是,紧接着,承坤的大姐玉春跑回娘家来借走了一千元。巧珍一听就火了:玉春小气,她老公狡诈。这两人是一对有便宜就占“糖公鸡”。这一千元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要知道公公的手这么松,还不如当初使把劲,把五千都挖到手呢。

后来巧珍听说承坤又寄回来三千元,说是办酒席用的。巧珍又打发承乾去接钱。这一次,公公说什么也不给了,说是留给承坤办事用的。巧珍心里的火就更大了。公公也是个厉害的角色,心里的小算盘打得是滴滴答答地响。办酒席根本要不了三千元。乡下的流水席,都是前一桌吃剩的,拿来回回锅,再添些新菜,又端给下一桌。花不了几个钱。再说来吃酒席的人都要随礼的。礼钱抵了酒席钱还能富裕一些。这就是为什么老头老太太非要承坤他们回来办酒的原因。现在老头白得三千元,却一毛不拔。巧珍心里就跟被刀剜了一样难受。这些年,她已经把从公婆那里挖钱变成习惯了。一次没挖着,她就象是吃了天大的亏一样,难受得很什么似的。

巧珍心里本来就窝着火。到了婚礼那天一看,璐瑶的婚礼比她的婚礼高档多了。居然动用了小汽车接新娘。四辆车围着村子转了三圈,惹得大家都来围观。让璐瑶出尽了风头。酒席的档次比她的婚礼那会儿高多了。她虽然知道水涨船高,现在不能和几年前相比。但是心里还是别扭。再加上,璐瑶一幅冰清玉洁的样子,跟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似的。公公婆婆在璐瑶面前战战兢兢的,生怕委屈她。比当初对巧珍还要小心。就连村子里来吃酒的人,对璐瑶也是敬而远之,不敢亵渎,连惯常的戏弄新娘的游戏都不敢玩。巧珍看着更加有气。巧珍在婆家霸道惯了,看不得璐瑶比她受宠。便嫉妒起璐瑶来了:摆什么谱?都嫁到这穷山沟里来了,还装什么大家闺秀?

璐瑶来自大城市,穿着打扮自然和村里的女人不一样。尤其是那套镶着着红宝石的黄金首饰。更是让村里的女人惊叹。巧珍十分眼红。便想到了自己婚礼上被一个假金戒指骗了的事。心里越发窝火。村里的人们是无风不起浪,知道巧珍心高气傲,巴不得看热闹。便把璐瑶处处拿来跟巧珍相比。七嘴八舌地在巧珍面前煽风点火。巧珍心里的小火苗,被忽悠得蹭蹭地往上冒。总算巧珍心里还是有数:今天是承坤的大喜日子,承坤是家里的财神爷,再怎么着,不能得罪他。巧珍这才勉强压住了心里的火气,没在婚礼上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