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机智勇敢
13721400000021

第21章 姜墨林只身闯虎穴

姜墨林,是东北抗日联军中的一位少年英雄,他牺牲时虽然只有16岁,可他的事迹却在全军中流传。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讲着他的故事。

1935年的春天,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驻扎在吉林省东部的山区里。

一天,有人领来了一个男孩子,说是地方党组织介绍这孩子来参军打日本鬼子。战士们一听,全都乐了。瞧,他的眉毛又黑又浓,大眼睛也挺机灵,可是身架实在瘦小,刚有步枪高。这样的娃娃也想打仗?大伙七嘴八舌议论半天都还觉得他不够格。

可是,打了几次仗以后,大家对他的看法全变了,同志们都说小墨林沉着、勇敢、伪装好,超越障碍像只豹子,作战有功。政治处长还说:“他是初出茅庐,后生可畏。”

1937年冬天,鬼子调动了10万大军,企图将牡丹江、松花江下游的抗日联军一举全歼。他们到处封锁,杀人放火,派遣特务,斗争十分残酷,形势非常严重。

总指挥部和省委机关人员都在森林里,如果不解决冬装问题,就有冻死的可能。总指挥部决定派墨林小队带上好马,深入鬼子占领的依兰县城,尽快搞些棉花和布匹。于是,一支精干的轻骑队穿过森林,绕过敌人的碉堡群,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依兰城南的大疰子里。

这里地势复杂,靠近汽车道和江道,日军常来常往,谁也不会想到抗联的骑兵竟然潜伏到这里来。姜墨林命令战士们把马藏好并准备运货的爬犁,自己就换了衣服,背上一条破麻袋(里面是发霉的黄豆,豆子里藏着钱),独自一人走向县城。

县城到了。他故意装成傻里傻气的样子,走路歪歪扭扭,像一个饿得走不动路的叫花子,顺利地骗过敌人哨卡,平平安安地闯进城去了。

在城里,他与地下党接上了关系,安排好购买棉花、布匹和胶皮鞋的计划,又趁机溜出了城外。

当时,鬼子对这类物资控制很严,每人只能买到一点。通过抗日救国会的秘密动员,爱国群众不分老少,一齐行动,你买点,他买点,然后再巧妙地带出城来,送到指定地点。不出七八天,就汇集了上千斤棉花、一百多匹布。轻骑队把货物放在爬犁上,趁天黑踏上了归途。

姜墨林在路上想,群众一下子买了这么多东西,会不会被特务察觉呢?不行,这批货关系着森林里上千人的生死存亡,万万不能麻痹大意。他立即把人马分成两队。运输队绕道先行,他自己领着一部分身强力壮的战士在后面掩护,准备随时迎击敌人的追袭。

果然不出所料,当他们走出约50公里的时候,敌人的搜査队追了过来。姜墨林果断地命令运输队的同志们:“快走,我们打我们的,你们跑你们的,不要管后面!”说完,他与10多名战士把马藏在树林里,占据有利地形,埋伏下来。

敌人足足来了六七百,战斗在傍晚打响,由于姜墨林指挥沉着,一下子把敌人打得人仰马翻,等敌人重新布好阵势,天已黑了,姜墨林看准机会,悄声说了一声:“撤”,大伙飞身上马,扬鞭而去。

回营后,首长拍着姜墨林的肩膀说:“这真是个奇迹。”

名师点评:

鼻—在东北抗日联军的队伍里,有许多少年战士。他们在战斗风雨中成长,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许多动人的故事。少年英雄姜墨林,就是他们中杰出的一位。少年英雄姜墨林虽然离开了人间,但是他英勇抗日的事迹,却在战斗过的地方,世世代代地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