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谦虚礼让
13718100000017

第17章 唐伯虎拜师学画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吴县(现江苏省)人。明代著名画家,与文徴明、祝允明、徐祯卿齐名,号称“吴中四才子”。唐伯虎所以能成为著名画家,与他拜师学画有很大关系。

唐伯虎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每天除了上学读书,有空就拿起笔,模仿名人书画画个不停。有时妈妈叫他吃饭都顾不上。慢慢地,他的画越画越好,在附近乡镇也有了些小名气。乡亲邻里们常请他帮忙作画。唐伯虎开始有些满足。平时不那么用心画画了。

唐伯虎的母亲见儿子这样,担心他基础打不好,以后影响发展前途,便准备给他请个好老师。

这一天,唐伯虎同一群孩子在河边玩耍,母亲恰巧去洗衣服,便问他:“你不在家画画,怎么跑出来玩呀?”

唐伯虎说:“我的画已经画得不错了,不用再怎么练了。”

“你根据什么说你的画不用再练了?”

“您知道那个王秀才吧,平时他最讲排场,前几天还请我去作画呢。”唐伯虎很自负地说。

妈妈摇着头说:“你还差得远呢。你现在的画,像是水面的浮萍,表面挺好,实际上没有根底,永远长不出水面。我打算给你找一位名师,帮你把基础打扎实,将来才会有大出息。你看怎么样?”

唐伯虎想了想说:“您的话有道理,可到哪里去找名师呢?”

妈妈笑笑说:“我已经打听好了。咱家附近有个名画家叫周臣,他的山水花鸟和人物画,都画得很好,你跟他学绝错不了。”

于是,唐伯虎跟着妈妈,来到周臣老先生家,拜他为师,专心学画。唐伯虎本来就很聪明,再加上原来作画就有一定基础,所以在周老先生的指点下,画技进步得很快。转眼一年就过去了。唐伯虎把自己的画同老师的画加以比较,觉得差不多了,便想回家去看望妈妈。周老先生看出他的心思,就让师母做好酒菜,为唐伯虎饯行。

这一天,唐伯虎来到老师家后花园的一间小屋里,一边吃着老师准备好的酒菜,一边观察这间别致的小屋。说来也奇怪,唐伯虎到老师家已经一年时间了,可从来没进过这小屋。只见屋子四周都是门,没有窗;从门向外看,花园里鲜花盛开,鸟语花香。这时,周老先生发话了:“你到我这学了一年了,想回家了吧?”

唐伯虎点点头说:“是的。”

“我看你的画已学得差不多了,该出师了。等会儿吃完饭,就回家吧!”

唐伯虎听老师这么一说,可坐不住了。放下碗筷,向老师说声“谢谢”,就起身推门想出去。谁知门没推开,头却被重重地撞了一下。唐伯虎又去推另一个门,情况相同;再去推第三个门,还是推不开。唐伯虎说:“这门怎么都锁着呀?”

老师笑着说:“你再仔细看看。”

唐伯虎定睛一看,顿时羞红了脸。原来他推的三扇门,都是老师作的画。唐伯虎这才明白老师的用意,便对老师说:“您再教我三年吧,我一定虚心踏实地跟您学。”

就这样,唐伯虎又跟老师苦学了三年,画技和名气都超过了老师,不过,每当人们称赞他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能学有所成,全是恩师教导有方啊!”

名师点评:

唐伯虎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