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为民请命(中华美德)
13291000000056

第56章 夏雨

虽才是刚过立夏,但雨却已是不同。

春天的雨,疏影依稀,如一挂水晶的帘笼,朦胧着雾蒙蒙的心事。那样的雨天,是最容易怀想心事的,所有沉淀在旧年心中的过往,在那一刻都被滋润得鲜活起来,仿佛一夜间都发了芽,生了根,干瘪的身躯,突然膨胀起来,原本模糊的,早已不见形状的,也都露出了脸,眉眼都看得真真切切起来,心情也就跟着浮动起来,禁不住也把整个自己都连带在一起,走到了那个天气里,由谁在头顶之上撑起了一把伞,沿着石板的小径,一直走向花木婆娑的深处去了。

而这着了夏天节气的雨,性情则有了不小的改变。单是落地的声音,就在耳畔演变出了自己的节奏。雨的落脚节拍打得很重,砸在地上,噼噼啪啪作响,雨越大,越像是古代作战时擂响的鼓声,等那刷刷的雨点齐齐地打下来,整个的氛围与气势跟着也就来了。

我是一个喜欢雨天的人,只要是有雨,无论大小,我的心都要比平常静谧很多。许多原本浮躁着的、纷乱着的思绪,在雨声里都很自然地排好了序,任由我散漫地踱着步,在时间的面前徘徊着来来去去,这是一种很容易上瘾的情结,在多雨的季节中它几乎在我的身体里夜夜笙歌。

每逢夏雨骤至,雨声一紧,便总会有几只雀儿落到我东边的那个窗台上躲雨,窗台本来是宽大的,排上二十几只鸟也是没问题的,但是,经年的爬墙虎缠绕上来后,那扇窗就拥挤不堪了。母亲曾说,是不是修剪一些去,那扇窗里的光只能斑斑点点地散落进来。我说,由它吧。我从心里独爱上了那份幽静,那片浓密与拥挤的绿色,让我有了一个可以藏匿心事的地方,也成了鸟儿们躲雨休憩的去处。有些地方,叶子遮盖得并不那么均匀,偶尔见有镂空的地方,我便常靠在玻璃窗前,几乎鼻尖贴着鸟儿羽毛般的与它们亲近了。那种心态很微妙,无法用语言来说得清楚。我有时,故意在玻璃旁挤眉弄眼,那些小家伙们却并不怎么害怕,还常伸出嘴巴来,啄啄我的鼻头,倒是唬得我往后退,仿佛它们真能给我啄出无数个小洞一样,然后就只听见了玻璃被嘴巴碰得嗒嗒地响。

雨天里,心静的深度是与雨的大小有关的。春天的雨太轻,如飘浮着落地的羽毛一般;秋天的雨则过细,优柔绵长,撕扯不断,有时甚至几天几夜不停。而对于雨,人的思绪里更多的是一种感触,只需有一份适合的情境与氛围,就可以顺延着滋生出很多的故事与电影片段里的情节,有着一种后现代的罗曼蒂克的韵味。

对我来说,只有在夏雨的光景里,这种感触沉入的速度最快,也最深。或许,这与雨点拍打的声音大小与节奏都有关,还有,最重要的是夏雨拿捏的时间十分恰当,短了几分钟,长了多半天,激烈与舒缓都分寸有加,有时一天可以有两三场雨,而间隔的时间里却又都能看得见一角晴天,或是一缕阳光。这就让人在现实与回忆中找到了一种连接的方式,触觉里的层次愈发的鲜明,很多的思绪张开了触角。

小区门口那条河边长满了茂盛的水草,水中央的四五簇睡莲,叶面油绿地铺展在水波上,紫色的花你挨我、我挤你地开了一片,在空荡荡的水面上格外地惹眼。而紧靠河边的那片铁篱笆上,挤满了粉粉的蔷薇花。靠近了才发现,花已都开过了,颜色消淡了许多,花瓣只是张开着,没有了昨日明媚的颜色,着了雨的花都垂落着,半垂着,感伤般地叠搭在一起,让人的心绪笼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是谁说过的,着了雨的花更加妩媚,其实看来那样的赞美也只不过是对于即将逝去的生命的一重满腔情愫罢了。

夏雨初至,在我心头敲打着,有的花开着,有的花落了,心绪一片宁静而深远。而一个故事却仿佛刚刚开了头,偏又意趣盎然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就情愿那样毫无目的,却又无限盼望地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