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年轻人要懂得的106条人生经验
13091700000082

第82章 适可而止,贪婪无益

遇事较真儿、穷追不舍,这并不是做人应掌握的正确道理,这么做,于人于己都没有任何好处。聪明人在争取个人利益时,从不把对手赶尽杀绝,凡事适可而止。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说话、做事都喜欢赶尽杀绝,不给别人留余地,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事”,如此一来原本和谐的场面,搞得乌烟瘴气,使对方陷入尴尬中。其实,要想应付这样的人,就要让他亲自感受一下陷入尴尬局面的滋味。一旦他体会到其中的辛辣,再遇事时,也就能做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别人考虑了。

人一旦处于窘困状态,就不仅仅会用气来惩罚别人,也会惩罚自已,他气自己的无能,怀疑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一旦这种心理产生,就会将人的情绪打入低谷,萌生强烈的人生挫折感和失落感。如果你曾经体会过这种滋味,就应当用一颗慈悲的心,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想。

如果你的能力、财力等各个方面都要强于对方,换句话说,也就是你完全有能力收拾对方,这时,你更应该偃旗息鼓、适可而止。因为,以强欺弱,并不是光彩的行为,即使你把对方赶尽杀绝了,在别人眼中你也不是个胜利者,而是一个无情无意之徒。

如果你根本没有胜对方的把握,还一意孤行想把对方赶尽杀绝,无形中就相当于拿鸡蛋往石头上碰,毫无意义可言。

人们常说:“做人不要做绝,说话不要说尽。”廉颇就因为做人做得太绝,蔑视蔺相如,结果呢?最后,还不是要肉袒负荆,向蔺相如陪礼道歉。郑庄公因说话太绝,无奈之下只能遂而见母。常言道:“凡事留余地,日后好相逢。”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走向极端,堵自己的退路。特别在权衡得失时,务必要做到适可而止。切不可贪得无厌。

做人如同打牌,与人相交,不论对待什么样的人,同性知己或者是异性朋友,都要凭着适可而止的心态对待。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避免势尽人疏、利尽人散的最好方法。真正的友谊,并不是要走得多么亲密,往往在平淡的交往中才能体现出真感情。越是关系紧密的朋友,双方越容易产生矛盾,就越容易反目成仇。因此说:“思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著名诗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也验证了适可而止的道理。

适可而止,凡事留余地,不光可以运用到利与弊的权衡上,还可以用做阐述退却与逃跑的道理。当别人的势力强过自己,而自己尚且没有因此受到太大损失时,逃跑、退却是保全自己最好的方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走为上”,曰:“全师避敌,左次元咎,未失常也。”译为:全军退却,避开敌人,以退为进,待机破敌。

这一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退却和逃跑。当你面临对方强大的压力自己却无力回天时,只有三条道可选择,投降、和谈、退却。如果你选择投降,那代表你已经完全、彻底的失败了;选择和谈则是失败了一半的象征;可是逃跑、退却并不是人们眼中的懦夫所为,也不是失败的表现,而是转为胜利的关键。

表面看来是逃跑、退却,不是光明磊落的作为,而实际却是最高的战法,它具有切实的可用性,可使人受益无穷。

其实,以上的说法只是为了阐述一条做人的大道理,那就是“随退随进”。所谓随退随进,并不是懦弱的象征,而是生存的一种大智慧。苏东坡在《与程秀才书》中曾讲道:“我将自己的全部命运,完全交由老天爷决定,听其运转,顺流而行,如果我遇到低洼就停止下来,这样不管是行,还是止,都没有什么不好的了。”在苏东坡这一说法中,强调的是,人应当顺应天意,进退不强求。这就好比是大自然的阴晴,月亮的圆缺,四季的更换,天气的冷暖。所有美好的事情,都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生在世能一帆风顺真的很难得。

庄子曾讲,穷通皆乐;苏轼则言,进退自如。不管是庄子的主张,还是苏东坡的看法,其实都指的是同一种做事的策略。穷通说的是人实际的境况遭遇,而进退说的是人主观的态度、行动。

这时,无论是强的一方,还是弱的一方都应该权衡利弊,适可而止,别再以牙还牙,不然只会使一方遭受打击,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适可而止呢?

(1)给对方一个台阶下

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下,让他忘记你的仇,记住你的恩情。

求人办事难免会有吃亏受气的时候,如果受了气,你不妨把注意力转移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上,而不要停留在与人斗气上。与人斗气,百害而无一利,斗不斗得过对方不说,还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可是对解决问题却没有任何好处。

因此,在遇事后,必须改变一下思维模式,另辟蹊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解决后,你所受的气自然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候你还不解气,让那个气你的人陷入尴尬境地,那就显得太不会为人了,何不就此了事,适可而止岂不是更好。

这次人家给你气受,你将对方赶尽杀绝,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又会求到他,如果对方记你的仇,那你不但事情办不成,还会受更大的气。相反,如果你能适当给他一个台阶下,他还会感念你的恩情,下一次求他办事时也会更加为你卖力。

(2)别把事情做绝,化敌为友最好

有些人受了气后,难免会产生报复心理,就会寻找报复机会。这种心理绝对要杜绝,因为说不定哪天你还要有求于那个人。相反,如果一个人完全有能力收拾对方,而他却放弃了这个天然优势,从另外一个角度巧妙地应用了这一优势,以一种大度宽容的方式对待对方,以此换得对方的感激,这么做岂不是更加明智吗?不但排除了树敌的可能性,而且还有可能多一个好朋友。

朋友多了路好走,社会实力就会强大,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对于矛盾的双方而言,这样的结局无疑是最为理想。所以在处事过程中,要适可而止,别赶尽杀绝,千万不要把事情做绝,断了自己的后路。

永远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目标,更不要让自己的锋芒在别人的眼前晃动。人生好比一场战斗,要学会隐藏自己,只有学会防守,才能在运筹帷幄中等待进攻的时机,而低调做人正是隐藏自己的一把保护伞。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学会低调做人,深藏不露,决不可做那只自我炫耀的孔雀,要懂得把喜怒哀乐深藏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