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年轻人要懂得的106条人生经验
13091700000015

第15章 善于察言观色,掌握说话艺术(2)

正当为难之际,关内侯鄂君似乎揣摩出了刘邦的心思,不顾众大臣反对,上前厚脸说了一些言不由衷的场面话:“群臣的意见都不正确,曹参虽功劳很大,攻城略地很多,但那只不过是一时的功劳。皇上与楚霸王对抗五年,丢掉部队、四处逃避的事情时有发生。是萧何常常从关中调派兵员及时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才保汗王不受太大的损失。”

“楚、汉在荥阳僵持了好多年,粮草缺乏时,是萧何转运粮食补充关中所需,才不至于断了粮饷啊!再说皇上曾经多次逃奔山东,每次都是因为萧何,才使皇上万无一失,如果论功劳,萧何的功劳才称得上是万世之功。现如今,汗王即使少一百个曹参,对大汗王朝又有什么影响呢?难道我们汉朝会因此而灭亡吗?为什么你们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所以,我主张萧何排在第一位,而曹参其次。”

刘邦听了关内侯鄂君的话,自然是非常高兴,因为关内侯鄂君的场面话,说到了刘邦心坎里去了。刘邦连忙说:“好,就这么定了。”

关内侯鄂君因揣摩出刘邦一直想封萧何为侯的心思,然后顺水推舟、投其所好,挑刘邦爱听的话说,刘邦自然非常高兴,刘邦的心愿落实了,鄂君也因此被刘邦封为“安平侯”,封地超出原来的一倍。

由此可见场面话的重要作用,假如关内侯鄂君没有趁机将场面话说出去,刘邦也不会给他封侯,扩大封地面积。所以说,场面话该说时还要说,但必须掌握好度,不能太不切合实际。

有人认为:“说场面话是一件可耻的行为,那是对说出去的话不负责。”话虽有些道理,但是身处现代社会,不说场面话又寸步难行,所以场面话还是要说,只是在说之前考虑清楚,管好自己的嘴,尽量说一些稍微贴切实际的场面话。

5.话语亲和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

人类普遍渴望自己拥有“亲和力”,因为这也是渴望与他人亲近、和谐相处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可以说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人们竭尽全力让自己充满亲和力。

说话要体现出亲和力,既是使情感归依的起因,同时也是激发人际交往的动力,它对平衡人类心理、克服势单力薄起着非常好的调节作用。

人类凭借着亲和力,使自己如此坚强而有力地屹立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的这种求生动机,也是对语言严格要求的一种表现。

当人们遇到了喜悦或是悲伤的时候,往往会急欲找人倾吐,因为这样可以得到理解与宽慰,也可以使人在情感方面有所寄托。所以亲和力的第三种表现就是“归属动机”。

总的来说,人类语言的亲和力是多重的,并不是单一化的一种表现,也是非常的复杂。

就像是那些工作成绩突出、事业蒸蒸日上、经济富裕、生活档次极高的人,这也是相对而论的,这个时候,那些差的自然产生一种攀比的心理。攀比心理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积极效果。

孔子在周易《十翼》中这样写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古语也有句话如是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说的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类似的人彼此之间比较容易相处与亲近。

因此,在提高语言亲和力的时候,可以尝试用一些方式与他人配合,让他人感觉到我们是可以亲近与信赖的。

年轻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配合别人的感受方式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来感受这个世界,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三种用得比较广,因此,一般说人有三种主要的感受方式。而且不同的人,倾向使用哪个感官也是不相同的。所以,人可以分成三种:视觉型、听觉型与触觉型。

一般情况下,视觉型的人比较喜欢快节奏,说话很快,思考也很快,喜欢阅读图表,而且行动力强;听觉型的人喜欢比较有秩序的生活,说话较慢但很有条理,喜欢交谈与聆听,行动力稍次;而触觉型的人很重视感觉、爱好舒适,说话有时是不看对方的,速度也比较慢。知道了这些之后,那么我们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就可以观察一下对方是什么型主导的,之后迎合他的特性说出对方感兴趣的话,以此来增加彼此间的情分。

比如,对那种说话速度极快的人,要强调行动与成果;对那些说话时要分成一、二、三个要点的人,要强调逻辑与条理;而对于那种慢吞吞的人,多谈谈某种产品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如果你没有分辨出对方是什么类型的人,就张口说话,说好了对方可能会继续与你交谈下去,说不好对方可能会转身离去,一般情况下,第二种情况发生得比较多。所以说,在与人交谈时,一定要注意用用脑子,看看对方是什么类型的人,然后再张口说话。

(2)配合别人的兴趣与经历

人际关系大师戴尔·卡耐基的著作《人性的弱点》在世界销量上,被称为仅次于《圣经》的超级畅销书。

他在书中就写道:“我们要对他人真诚地感兴趣,聆听对方的谈话,就对方的兴趣来谈论以及鼓励他人谈论他自己。”

有一些朋友在从事直销活动当中,说自己与准客户无话可说,或是没有切入点。这就正是因为在这方面缺乏功夫。

这时,我们需要对他人真诚地感兴趣,就像面前的这个人就是世界上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人。当我们对他人真诚地感兴趣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去关注他的一举一动。那么他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是我们与他交谈的切入点。

(3)使用“我也”的句子

如果对方的经历或见解中有跟你类似的部分,你可以多使用一些具有神奇力量的短语,它就是“我也……”

例如:“啊,您去过泰山啊,我也去过呢!是去年4月的事了。您是几时去的呢?”“哦,你也认同爱就是要给对方自由,我也这么想的。”“你同意产品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对吧?我也这么想,因此您可以比较一下我们的产品与其它同类产品的质量。”

有了这几条,你的语言亲和力就很快建立起来了。语言亲和力是如何产生的?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特对此曾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当时将5位自愿做实验的人隔离在不同的5间屋子里,给这些人提供的住宿条件是相同的,然后让他们与外界隔绝。在他们5人当中,其中坚持时间最短的只坚持了20分钟,最长的时间达8天8夜。不过在他们当中都有孤独、难受、心理紧张这些心理现象出现。

斯坦利·沙赫特在这项实验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亲和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它源于人的本能。而且还发现人类都比较喜好合群、组织家庭,也喜欢建立各种社会组织,这一点完全可以证明出来。有些人为什么会有一种恐惧感?就是因为他们太孤独了;那些不正常的人或在精神上出现毛病的人,都是因为他们离群了,这样就会在本来害怕的心理上长时间如此,使他们产生状态变异的心理。人类之间相互亲近,也是为了共同生存下去,这也是一个人的本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亲和力的产生条件来自于对生存的需要。

语言亲和力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减少心理障碍产生的几率。人们社交的范围越广,精神生活就会越丰富,语言亲和力也就越强,心理发展就越平衡;语言亲和力也是培养良好的个性、求取知识、获得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语言亲和力也是建立友谊、发展友谊的坚强动力。只要你的亲和力动机纯正,就会赢得许多朋友,就会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一位真正成功的人士,必定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从他们口中说出的话也肯定能够提高他们个人的亲和力,具备了亲和力便有了好人缘,办起事来才得心应手。所以,说出具有亲和力的话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但如果一句原本好听的话,出自你口就变了味道,那么就要检讨一下,你是否已经管好了自己的嘴。

6.善听弦外之音,领会言外之意

与人交往,要善于听他的弦外之音,领会别人传达的言外之意,这是最奥妙的人际关系操纵术。会说话的人大都擅长话里有话,一语双关,精明之人无需多言直语,就会让你心里明明白白。无论说话之人是不是故意暗藏玄机,听话者必须搞清楚别人的真实意图,方能恰当应对。

脑子不清,耳朵不灵,一定会多遇难堪。话里藏话、旁敲侧击是聪明人的“游戏”,笨人玩不了。脑子不灵光,煞风景自不必说,落下笑柄更是常有的事。话里藏话、旁敲侧击其实是一种迂回,可它既重视策略,更重视隐含之术,较之迂回更为主动,更为巧妙,是“妙接飞镖又暗中回掷”的高超人际交往手段,是聪明者才能驾驭的玄妙功夫。

社会是个复杂的大家庭。我们总会有意无意地遇到一些不平之事,不公之人,又不能不表达我们的一些不满;对自己亲近的人,有时候也需要巧加指责,让对方明白。

但怎样表达这种不满却有一定的学问,特别是对于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一定要做到既能表达出对对方的不满,又不至于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确是不太容易的。

(1)要侧面点拨

所谓的侧面点拨,就是指从侧面委婉地点拨对方,不要直言告诉他,而让他能够更明白的不满,从而打消了他失当的想法。这个技巧往往会借助于一些问句的方式而表达出来。

张杰与刘强是一对不错的朋友,他们之间也都视对方为知己。有一次,单位中的一个青年赵磊对张杰说:“张杰,我总认为刘强这小子的为人有点太认真了,可以说是已经到了顽固的程度,你说是不是呀?”张杰听到赵磊的话后,顿然产生了一种反感,当时张杰心里就想:你还说别人,你这小子在背地里贬损我的好朋友,你觉得自己缺德不缺德呀?可是他也不好发作,他假装一本正经地反问道:“赵磊,先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我在背后和你一起议论他的缺点,他要是知道了,那他会不会和我反目为仇呢?他又会怎么看你呢?”赵磊听了张杰那句话后,脸“刷”地就红了,也不再吭声了。

张杰用的就是委婉点拨的技巧,即侧面点拨。张杰在面对赵磊的发问,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只是把话题转到另一个角度,他给赵磊出了一道难题,而他出的这道难题也正好起到点拨对方的作用,他既表明了“刘强是我的好朋友,我决不会和你一起议论他”,在他的话中又隐含了对于赵磊在背后议论、贬损别人的不满。同时,因为这种说法比较委婉含蓄,所以不会给对方一个太难堪的局面。

(2)要类比警告

警告就是指通过两种具有某一个相似点的事物来做比较,从而能够达到暗示或警告对方言行不当的效果,使他明白自己心中的不满。

例如:某公司的经理人张亮,在参加一次业务谈判时,遭到了另一家公司工作人员李某的顶撞。张亮就怒气冲冲地给李某公司的经理打电话说:“如果你们公司不能向我保证撤销上次顶撞我的那个蛮横无礼的工作人员的职务,那么,显然你们公司就没有与我们公司达成协议的诚意。”李某公司的经理听后,只是微微一笑地说:“经理先生,对于我们公司工作人员的态度问题,对他是批评还是撤职,这应该是我们公司的内部事务,没有必要向贵公司做任何保证吧!这就好比是,我们公司并不要求你们公司的董事会,一定要撤换与我们公司某个工作人员,有过冲突的经理一样,难道这才算你们具有与我们达成协议的诚意一样吗?”张亮听了他的话后,说不出一句话。

在这里,李某公司的经理就很好地使用了类比警告的技巧。虽然说他们两个公司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它们之间也有相似的一点,就是这两公司对于工作人员或经理的处分完全是各自公司内部的事务,与对方有没有诚意没有任何关系。

李某公司的经理就是抓住了这一个相似点作比较的,从而警告对方所提要求的过分和无理,也隐含了对张亮态度蛮横的不满。

(3)要柔性敲打

柔性敲打,其重在柔,即在警告对方的时候,要避免一定的冲突,借用另一种说话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例如:大部分女孩子为显示自己有个性,就经常地生男友的气,如果这个女孩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或者是家庭兄长中的一个娇妹妹,她就更不能容忍他人对她的抱怨与不满了。可能也会有一部分痴情的男孩子会因为自己的哪一句话引起女朋友心中的不快,怕得罪自己的“小公主”,而忙不迭地向她赔礼道歉,甚至还会为了所谓的原谅而贬低自己,才能表示对恋人的忠贞。其实大可不必用这种方式,这里就可以用柔性敲打了。

小丽是某局长的一位千金小姐,她和某单位的小李谈恋爱时,总是显示出她在某方面的优越感。可能是因为小李出生在农家,大学毕业时被分到局里当科员,也没有什么靠山。小丽总认为她这方面比他优越。有一次,小丽到小李家做客,她对小李家人的某些生活方式流露出不满,而且还不断地在小李耳边嘀嘀咕咕地发牢骚。特别是吃过晚饭后,把小姑子使唤得团团转,可以说是当成仆人了。小李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也不宜直接说,他就借这个机会笑着对妹妹说:“要当师傅先当徒弟嘛!你现在可得加紧培训一下呀,将来你要嫁到别人家里时,也可以摆起师傅的架子来了。”

小丽似乎从小李的话中听出了他的本意,以后在小李面前就再没有表现自己的某些过分行为了。小李就是在恰当的时机用柔性敲打的方式来表示对小丽的不满,他用一句“要当师傅先当徒弟”的俗话来提醒小丽,这就避免了一些直接冲突,也表达了对对方的不满,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4)要进行幽默式的提醒

幽默可以作为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润滑剂,在一定的时机可以利用幽默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不满,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饭店里,有一位非常喜欢挑剔的女人点了一份煎鸡蛋。她看了看女侍者,就挑剔地说:“这种煎蛋要求蛋白全熟,蛋黄是生的,而且还能在里边流动。不能用太多的油去煎,盐放得稍微少一点,还要加一点点的胡椒。其次,我要的是一个新鲜的鸡蛋,而且是乡下母鸡生的。”女侍者听后就温柔地说,“请问您一下,那只母鸡的名字叫阿珍,不知道能否适合您的心意呢?”

女侍者在面对这个爱挑剔的女顾客时,用幽默式的提醒技巧,她并没有直接表明对女顾客所提要求的不满,她是依照对方的思路,从而提出了比她更荒唐的一个可笑的问题来提醒对方:我们难以满足您过分的要求,用一个幽默的反问表达了对这位女顾客过分要求的不满。

对怀有恶意之人,不必拼个鱼死网破,只须打草惊蛇就可以了。置人于死地的事最好不要做,要做一位可方可圆之人,会说圆场话,会听弦外音,社交中就可游刃有余。

7.保持良好形象,闲谈莫论人非

闲谈是考验一个人品德高尚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一个人如果在闲谈中,总是捕风捉影、搬弄是非,说明这个人的品格欠缺完善,由此也可检测出其做人的态度。所以,在与人相处时,一定不能丢失风度,把好口风,别给自己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