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想问就问吧2:有关冷知识的2000个趣味问题
13091300000039

第39章 科学卷(4)

宇航员在航天时,如果要进行舱外活动,总是要穿着装备齐全、专门设计的厚厚的航天服以保证安全。但这厚厚的保护也意味着,宇航员也许要做出一点小牺牲。比如说如果脸突然痒痒的话,就没法通过挠痒来缓解了,只能强力忍住,让痒感过去。

但是,随着航天服的不断改进,变得越来越人性化,现在的航天服头盔里还设计了一个特殊装置。如果脸痒痒了,即使戴着头盔也可以随时挠挠。

54/为什么航天器的气闸仓都要设计为双人型?

其实我们一般看到航天员们都是两人以上同时“出动”的,这可不仅仅是为了有个伴好交流好工作,而是和严酷的航天环境有关系的。比如航天器的气闸舱一般都会设计成能容纳2位航天员,这是因为要穿着出舱航天服,航天员必须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并不是和我们自己穿衣服一样简单方便的。

55/航天员太空行走如何“方便”?

航天员为了出舱行走,要在同伴的协助下,废九牛二虎之力把航天服穿上了,还要花两三个小时做好各种准备。那如果偏偏在太空行走的时候想要“方便”,总不能回舱解决,或者直接解开衣服吧?其实,这完全是杞人忧天。早期的航天服里,就为航天员们配备了尿不湿。而改进后的航天服,还专门设计了废物收集器,以供紧急情况下收集大小便。

56/外太空有酒精吗?

事实上,英国的研究者曾经发现,太空中有一块“醉醺醺的云团”,据说其中含有几万亿升的纯酒精,这些酒精在零下148度的低温环境下,冷却形成雾状云团,在天空游荡,利用它可以制成天文数字的酒精饮料。不过这并不现实,因为它离我们足足有1万光年,实在过于遥远。

57/如果地球遭到小天体的撞击会怎样?

不少常看好莱坞灾难片的朋友,会自己琢磨起这个问题来。其实一般来说,如果这个小天体直径小于50米的话,则基本不用担心。因为它们进入地球大气层时,摩擦产生的热,足以把它们烧得仅剩一点残渣,并且成为供人们许愿的一颗流星。

如果它的直径再大些,大概在50米到1000米之间的话,就可能造成地区性的灾难;特别是如果正好撞上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则会造成更严重的死伤。

不过,最麻烦的就是它的直径如果再大一些,比如超过了1公里的话,其产生的威力几乎可以与超级核爆相当,会引发自然“核冬季”,地球的气温会在短暂的升高后,再下降5-15摄氏度左右。亚洲的季风气候会因此消失,数百万人因饥荒死亡,最终死亡人数可能达到10亿,就和恐龙可能经历过的一样。

58/火箭发射倒计时是科学家提出的吗?

火箭发现前十秒钟,都会进行倒数,数到0的时候火箭随之升空,显得很有紧张感。这个程序,并不是科学家提出的,而是科学家仿效影视作品的做法。

1926年,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在美国发射成功,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阵热潮。1927年,德国出现了太空旅行协会,航天活动在德国也饱受关注。为了迎合这种潮流,乌发电影公司拍摄了一部名为《月球少女》的电影,描写太空旅行的种种场景,这也是第一部描写太空旅行的影片。该片导演在火箭发射的镜头中涉及倒数的情节,旨在加强喜剧效果。

这部电影引起了火箭专家的兴趣,他们认为这个程序非常科学,突出了发射的紧迫感,也起到提示发射进程的作用。于是科学家受到电影的启发,在火箭发射中也采取倒数。

59/国际空间站有多大?

国际空间站是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的。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建造的迄今为止最大的载人空间站,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感觉它是一个非常宏大、复杂的工程。

事实上,国际空间站确实在设计、实施上花费了非常长的时间,规模很大、结构很复杂。但也并非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仿佛再造一个小星球,供航天员们在上面进行科研实验。因为它完全建成后,尺寸只是一个长108米、宽88米的规模;而我们最常见的足球场,尺寸是长105米、宽68米,两者看上去大小相差不大。地球上90%的人将能够用肉眼看得到它。

60/假如碰到黑洞会怎样?

黑洞极其强大的引力,使得物体只有速度比光速还快,才有可能逃脱它的拖拽——但这个速度几乎不可能达到。英国一个科学家表示,如果不小心掉入了黑洞,那无疑是“太空中最壮观的死法”。因为假设真的有人掉入了黑洞,便会向它的中心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而身体各部位的加速度的不同,会不断拉扯这个人的身体,直到被撕成碎片,最终变成一堆没有联系的原子。

61/月亮为何有时白天升起有时晚上升起?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月亮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和日出日落一样。但奇怪的是,月亮大多数时间是白天升起,有时却是在夜晚升起,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地球自东向西地自转着,从而看到月亮的升起落下。月球每次月相变化周期是29.5天,平均月球每天升起的时间会比落下晚50分钟,所以它不总是在固定的时间升起。

62/为何满月有时大有时小?

我们观看美丽夜空中挂着的一轮满月,并不总是一个样子。同样是满月,有时候会又小又亮,有时候会更大却更暗淡。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形状决定的,这个轨道并非圆形而是椭圆的。所以,月球每绕地球一周也就是1个月的时间里,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看到的最大满月出现在月亮到达近地点时、而最小的满月出现在月亮运行到达远地点时,两个距离差别有42200公里,并不是一个很小的距离;而最小满月虽然比最大满月小了14%,却同时亮了30%。

63/三大历法都是以什么时间为起始点的?

国际上使用的历法有几十种,其中最主要的有公历、回历和佛历,即所谓三大历法。

我们都知道,基督教就是普遍使用的公历,是以耶稣诞生那年起算纪年,之前称作公元前,诞辰之后称作公元年;和公历不一样的是,回历是从伊斯兰教祖穆罕默德避难入麦地那一天算起的,即公元622年7月16日;而佛历则是泰国、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以及印度的部分地区通用的历法,是从佛祖释迎牟尼逝世涅磐那年即公元前543年算起的。

64/避雷针是富兰克林发明的吗?

富兰克林是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冒着生命的危险,用连接着铜线的风筝收集到了闪电,并发现硬导体将电引到地下的办法。1749年,他写信给英国皇家学会,建议给房屋顶部安装金属杆,将雷电引到地下。避雷针开始大范围的出现,富兰克林也被认为是避雷针的发明者。

其实,人类最早的避雷针还是出现在中国。早在三国和南北朝时期,建筑物上就有了类似避雷针。宋代以来,很多建筑物上都有避雷针,这种避雷针被称作“雷公柱”。古代有的建筑在屋檐上刻有龙头,龙头伸出金属舌头,由金属线接到地下,这已经和现代的避雷针如出一辙了。

大洋彼岸的富兰克林的发明,与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可谓殊途同归。

65/幼儿益智节目真的有效吗?

不少家长喜欢从小给孩子灌输科学观念,从小就给他们看专门为孩子制作的益智类电视节目,例如《小小爱因斯坦》等。但有研究者发现,这并不是有效的方式。与其让他们在这些节目中学习,不如直接与宝宝们说话互动,这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说话和社交。

66/“毛粒子”与毛泽东有关吗?

1979年,着名物理学家格拉肖提出,将亚夸克和轻子等更为基本的粒子称为“毛粒子”,即毛泽东粒子,这是为何呢?毛主席为什么和物理粒子扯上关系了呢?

原来是因为,在上世纪5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质子、中子就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最小的、不可分的了。但毛泽东根据唯物辩证法提出,质子、中子应该还是可分的。

后来,物理学家们果然发现了亚夸克等更小的粒子的存在。格拉肖因此提出毛泽东的预见具有重大意义,提倡将其命名为“毛粒子”。

67/煤气是从煤中得到的吗?

煤气的主要的成分是一氧化碳(CO),是一种燃烧稳定的气体,这种气体代替了高污染的煤炭,作为新的家用燃料。

1676年,英国人用煤干馏得到了这种气体燃料,因此就将其命名为煤气,后来获得煤气有了很多的方法,如煤解水蒸气、裂解石油等,但还是延续了煤气的名字。

煤气除了家庭使用,还被用来做为路灯的燃料,交通信号灯也曾使用煤气。英国的第一盏信号灯使用一个月后就发生了爆炸,还有一名警察因此牺牲。

由于煤气大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可谓影响深远。在天然气作为一种更安全、高效的能源代替一氧化碳后,还被习惯地称为煤气。

68/煤气的味道为什么难闻?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那种难闻的气味是人为加入的。

一氧化碳是一种清洁的可燃气体,可惜一旦泄露就会变得不再安全。一氧化碳会阻止血红蛋白输送氧气,导致人体缺氧,严重可能导致中毒死亡。如果一氧化碳大量泄漏,还会产生爆炸,后果更为严重。

所以,一氧化碳中被加入了难闻的工业硫化氢,这种刺鼻的味道让人难以忍受,一旦泄露就会立刻被发现,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危险的发生。

69/坐在飞机的尾部最安全吗?

一直有“坐在飞机的尾部最安全”的说法,但实际上这也不准确。飞机设计专家的意见应该是最权威的,他们认为飞机上根本无所谓最安全的位置。因为一旦飞机发生事故,乘客是否安全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尤其是乘客们是否具备冷静和迅速成功离开飞机的能力。

70/电脑开机一天到底用多少电费?

很多人习惯了从早到晚开着电脑从不关闭,离开座位时记得待机的也是少之又少。我们知道空调、吸尘器、微波炉等会让家里的电表呜呜地转得飞快,却不觉得电脑费电。

一般情形下,一台电脑开机昼夜24小时不关,需要多少电费?关掉屏幕只开着主机挂网下载,又要多少电费?

其实没有所谓的一般情形,不同配置的电脑耗电量差别不小。给个参考范围的话,常见的奔二电脑会用到90w以上,而奔四普遍在120w以上。屏幕的耗电也不小,比如17寸的CRT显示屏会在50W以上,TFT屏幕的话大概在30W左右。

如果以100W为例的话,一天花费的电费大约会有2.4度左右!

71/闪电可以制造氮肥?

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每次闪电可把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氮肥,相当于80公斤。这样,一年由于闪电制造的氮肥,落到地面上,约有43800万吨之多。

农作物主要需要、磷、钾三种影响素,看来闪电是对农业生产有好处的。

72/织女星将成为新的指极星吗?

包括地球在内,所有的天体都在不停的运动中,所以我们头顶的星空也在不停地变化中。

例如北斗七星,几万年前它就不是勺子的形状。现在作为正北方向标志的北极星,也会失去现在的位置。大约12000年以后,由于地轴所指方面的变化,织女星会成为我们的指极星,像今天的北极星一样。我们在地球上看起来,天上的群星都要围绕织女星转。

73/太阳的温度是怎么测量出来的?

太阳的温度是如何测出来的呢?毕竟,那种温度和距离,都是人类和他们的仪器无法接近的。

在地球上,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每分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是1.95卡,太阳距离地球150000万公里,太阳的光和热是向四面八方辐射的。我们地球表面接收到的热量,只是太阳总辐射的很小的一部分。这就是说,假如把太阳包在一个大球中,这个大球的半径,恰好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150000万公里。那么,在这个大球面上,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都能在一分钟内接到1.95卡的热量。只要算出这个火球的面积,就能知道太阳每分钟里的总辐射热。

只是这个数字太大了点,要在6的后面加上27个“0”那么长。

74/牛郎给织女发一封E-mail要多少年?

神话传说中,牛郎子女在七夕通过鹊桥相会。而事实上,他们的相会有相当大的难度。

牛郎星和织女星彼此相隔有16.4光年。1秒钟能跑30万公里,1光年相当于10万亿公里。这样步行走过鹊桥,大概需要2亿多年。这个距离对目前的交通工具来说,也只能是望洋兴叹。

这样的话,就算发一封电子邮件,不管存在哪方的服务器上,也要16年才能收到。

75/一块木头在多少米深的海底体积会减半?

海底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不借助一定的设备是很难潜入海里较深处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不做装备就直接处在海底的话,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为海底的压力实在太大了,是大气压的大约1000倍。一根木头要是在海底1000米深的地方,它的体积将被压缩至只有原来的一半。

76/历史上第一位宇航员是谁?

真正意义上的宇航员无疑是苏联的加加林。但如果把失败的宇航员也算上,一位中国“宇航员”比加加林早了近400年。

16世纪,我国的学者万户企图飞上太空。他把47支当时最大的火箭捆绑在椅子后面,自己坐在椅子上,两手各拿一个风筝,想借助火箭的推力上天。可惜他太天真,火箭点燃后,只听一声巨响,烟雾弥漫,这位勇敢的“宇航员”也随之灰飞烟灭了。

77/微波炉是在雷达实验中被发明的?

微波炉的发明要追溯到1940年,当时有人发明了一种磁控电子管,这种东西最初是用来扩大雷达的效用范围。而美国的一位工程师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雷达装置上的磁控管能使周围的物体发热,于是他灵感大发,和雷声公司合作,研制出了一种用微波热量烹饪的炉子。1947年,雷声公司由此向市场推出了第一台家用微波炉。

78/“蓝牙”技术的名字来源于什么?

“蓝牙”的字面意思与无线传输技术并无直接关系,但现在一般用“蓝牙”这个词表示一种无需电线、电缆连接的无线连接、传输技术。“蓝牙”由英文单词“Bluetooth”意译而来。

公元10世纪征服了丹麦和挪威的德哈洛德(Harold)国王,生平爱吃蓝梅,牙齿被染成蓝色,“蓝牙”的绰号因此而得。为纪念他,SIG(蓝牙特殊利益集团)为自己的无线技术取名“蓝牙”。